桃園復興區大溪第六林班地,一片翠綠竹林隨風搖曳。這裡不僅是自然生態的一部分,更是中華電信「泰舊換新 竹構未來」計畫的重要舞台。2025 年,主持人小孟再度帶領觀眾回到現場,見證一年的撫育成果,這次還特別邀請了泰雅族女星小薰,一同走訪並體驗竹筒飯的傳統智慧,讓文化與撫育在山林間交織。
2025/10/23 15:47
2025年第八屆「網路口碑之星」頒獎典禮10/21於西門紅樓登場,以「AI領航 信任先行」為主題,表彰在數位轉型與永續實踐中表現卓越的企業。在推動這類居家生活服務創新的企業中,信義房屋以推動誠信治理、數位永續與社區共好三大行動脫穎而出,榮獲「ESG永續發展領域居家生活消費類」領航創新獎。
2025/10/22 14:57
根據《經濟學人》最新研究指出 Z 世代焦慮與壓力過載的情形,儘管全台多所大專院校為此也自 2022 年起陸續推出「心理健康假」,希望讓學生能暫時喘口氣。仍有許多青少年在面對焦慮、孤單或課業壓力時,難以直接尋求學校輔導老師、心理諮商或精神科醫師的協助。
2025/10/22 09:00
台灣大哥大積極落實永續發展,獲得高度肯定。根據《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指出,自2024年7月1日起至2025年6月30日期間,台灣大哥大ESG正面聲量年增1,634.9%,正面聲量佔比高達92.5%。
2025/10/21 18:25
為因應海洋環境變遷與生物多樣性銳減挑戰,新北市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SDGs14的「保育與永續利用海洋生態」,今(20)日上午舉辦「新北市政府X緯穎永續基金會海洋永續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
2025/10/20 17:45
由永豐基金會主辦的「第三屆小店永豐故事展」日前在華山文創園區登場,展期三天吸引上千人參觀,現場公布10間用創意改變地方的店,著眼於小店能否「看見」帶來正向改變的機會,並提出具啟發性、可複製、可延續的營運機制,永豐基金會即會挹注資金與資源,支持店家落實計畫。
2025/10/20 10:00
台南七股的秋日午後,陽光映照在潮間帶的水面上,一群身穿防滑膠鞋的志工,在9月20日這天,緩步踏進海水齊膝的泥灘地,雙手捧著如豆芽般纖細的海草苗,小心翼翼地將它們植入沙泥中。一群人,親手在七股六號小島種下象徵希望的「藍碳寶寶」,希望透過小小的行動,成就大大的永續未來。
2025/10/13 15:39
臺灣指數公司主辦的「TIP台灣永續評鑑」,自去年底開始每半年評比全體上市櫃公司,台灣大哥大於最新一期評鑑中榮獲AAA最高評等,於1,075家上市櫃公司中名列全產業前5%,展現「超5G策略」,包括Gift、Group、Grit、Green、GSEA(Greater South East Asia)等5大面向的長期永續耕耘成果。
2025/10/13 14:45
為什麼我們要出來講冒險性運動?為什麼它們對我們如此重要?原因很簡單:不論是協會、業者,甚至運動員,我們都希望能降低活動中「不該存在的風險」。
2025/10/02 22:33
在政府法規正式上路之前,資本市場早已展開一場「無聲立法」。透過投資人的資金流向、供應鏈的採購條件、評級機構的標準設定,使得企業永續治理已從過往的品牌妝點,悄然蛻變為攸關生存的核心競爭力。
2025/10/01 22:23
合作金庫長期關注國內高齡化社會議題,並積極落實永續經營,為利害關係人創造永續價值,今年已經是第六年舉辦推廣退休理財知識的合庫講堂。「2025合庫講堂-樂活安養 幸福特訓班」致力打造全民樂活安養藍圖,近日於北、中、南一連舉辦三場,於9月26日台北場畫下圓滿句點,合計吸引近千名民眾參與。
2025/09/27 08:00
又是什麼樣的「學術良知」,能讓研究者做出如此明知故犯的決定?在教練與選手、師長與學生這種「特別權力關係」中,「同意」極易變得「無聲」。即便選手簽署了同意書,但在資訊不透明、權力不對等的情境下,這種同意也缺乏真正的「知情」與「自願」,這不僅是不道德的,更是對弱勢參與者個人尊嚴的徹底漠視。
2025/07/17 14:22
隨著AI和數位平台等創新科技的快速發展,數發部推動「促進資料創新利用發展條例草案」,希望建構更友善的產業資料取得與再利用環境,以帶動產業創新與規模經濟。然而,資料共享雖有助於促進產業合作與效率,卻也可能帶來市場壟斷等公平競爭的隱憂。
2025/07/10 06:06
隨著美國前總統川普在2024年底的選舉中再次勝出,一時間,「ESG是否氣數已盡?」的疑雲籠罩在國際社會上空。然而,當我們撥開政治表層的迷霧,深入探查全球政策的真實走向與企業的實際行動,一幅截然不同的圖景躍然紙上:ESG非但沒有偃旗息鼓,反而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體質調整」,卸下過往繁複的文書包袱,更聚焦於實質影響與績效連結,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務實韌性。
2025/06/08 14:17
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的藍色起源公司,再次將名人和富豪送上太空。當少部分人以數千萬美元換來幾分鐘的太空夢,地球上卻有無數人正為氣候災害與生計掙扎。5 月是臺灣的報稅季,綠色和平與您有同樣的疑問:在這個失衡的世界,誰該為環境與未來付出更多?
2025/05/05 22:31第1頁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