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UNCBD)的COP15於19日正式落幕,本次達成一項歷史性協議,預計在2030年以前保護30%的地球自然資源(將地球上30%陸地與水域設為保護區),也就是「30x30」。此外,提高金援開發中國家,2025年前,每年提供200億美元(6,142億元臺幣)經濟援助,並於2030年提高到每年300億美元(9,213億元臺幣),用於保育生物多樣性協議涵蓋的23項目標,希望可以改變數10年來人類對物種與生態系統的破壞。
2022/12/21 10:46近年來,在少子女化、長期低薪高房價和教育政策脫軌(廣設大學、資源錯置、教育制度弱化基礎訓練、理工學生大幅減少、大學學制僵化、大學教師年金大砍等)下,台灣在育才、攬才、留才和聚才的原有優勢正在快速消逝中,而且已經造成產業人才的短缺。
2022/12/20 18:05吉卜力動畫《神隱少女》隱喻河水遭廢棄物污染、喚醒河神記憶的情節,其實在現實世界也有相似的呼應!在屏東大武山下的五溝水,是一處寧靜又優美的親水聚落,是「五溝水守護工作站」努力20年的成果;而他們所做的工作,也是喚醒人們對河水的記憶,讓河回到原來美麗的模樣,重新拉近人與水的距離。
2022/12/20 17:41各國大量印鈔的結果導致資產價格膨脹,以致於現在央行也陷入兩難的局面,若不繼續下去,將導致大量殭屍企業,甚至「殭屍國」的崩潰。但繼續下去又將導致持續通膨!這部分只需稍微觀察一下在黃金、礦業、原物料、比特幣等方面的投資,就很容易看到有越來越多人對目前的金融體系和機構失去信心。
2022/12/19 23:59台北霞海城隍廟近年啟動「送暖到偏鄉計畫」,至今範圍已遍及桃園、新竹、苗栗、台中、宜蘭等40間小學,過程發現「偏鄉其實一點也不偏,只是比較遠而已」,因此與同樣關注議題的金樹慈善基金會、三豐果多共同倡議,將「偏鄉」正名為「遠鄉」, 「希望不要有所歧視感,好像總是矮人一截的感覺。」
2022/12/19 16:50回顧2022年國際大事,不論是俄烏戰爭、裴洛西訪台、英國女王過世、安倍晉三遇刺等事件,均引起世界各地媒體高度關注。《ETtoday新聞雲》為您整理今年國際關注的6大人物。
2022/12/19 10:56台北市立委補選候選人抛出「核二核三延役」,引起反對與支持核能者激辯。惟眾多意見中,獨缺以權利為基礎的思考,尤其是在氣候變遷時代下的人權思考。而人權、權利的思考,是平衡不同(世代)利益關係者的一個重要關鍵,是在探討氣候時代下,更包容、更公正的核能政策要如何形成的過程。
2022/12/16 11:40本篇無意討論台積電赴美設廠是否因外部政治壓力所致,也不想細究攸關國安的「矽盾」是否就此喪失,但美國設廠的現實考量中,電力供給是否穩定恐怕也是眾多要素之一。尤其前董事長張忠謀才說台積電不能容忍一分鐘停電,偏偏台灣一年內就發生三次大停電,逼得台積電考慮在國內各廠區自建天然氣發電機組。
2022/12/13 11:49最具權威性的道瓊永續指數(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Index, DJSI)評選結果在台北時間10日出爐,元大金控從500多家企業中脫穎而出,蟬聯標普全球企業永續評比(S&P Global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CSA)綜合金融組世界第一。
2022/12/10 11:27據研究顯示,每年全球約有480萬噸至1270萬噸廢棄塑膠流入海洋 ,並且有其他研究預計2050年後海洋中塑膠重量的總和,可能將大於海洋中的魚群總重量 。國泰世華銀行自2018年起,連續5年舉辦淨灘活動,號召員工與眷屬一同守護海洋,獲員工踴躍響應,至今已辦理超過10場淨灘活動,足跡遍布全台。
2022/12/02 17:57初始綠電申請制度複雜,需要完成租客、房東、綠電供應商三方的合約,恐面臨耗時長、專業度不夠的問題,成為能源轉型上的絆腳石。在台灣坐擁多棟商辦大樓的國泰人壽,決定成為領航者,駐大家一臂之力!
2022/11/29 10:00原本預定在11月18日結束13天的大會,卻因談探陷入僵局,在最後幾個小時宣布延後一天閉幕。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蕭代基觀察,今年度的COP27最重要的成就,就是延會一天後,達成有關「損失與損害」的協議。從COP27峰會觀察與台灣需關注之處,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蕭代基認為,應評估全球各地的氣候危機與衝擊對台灣造成衝擊的風險。
2022/11/22 15:08聯合國COP27氣候峰會上週日(20)於埃及落幕,並成立過渡委員會協助建立「損失與損害」基金,希望幫助氣候風險最高的低度開發國家,因應氣候變遷造成的災害之損失與損害。面對國際上新的制度,台灣未來要如何跟上腳步?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提供對這次COP27峰會的觀察,與台灣需關注之處。
2022/11/22 14:40國泰世華銀行長年以來積極投入「ESG」議題,積極發揮金融核心職能,於2022年TCSA台灣永續獎報名角逐5項「單項績效獎」,共獲得5大獎「社會共融領袖獎」、「資訊安全領袖獎」、「創新成長領袖獎」、「人才發展領袖獎」、「創意溝通領袖獎」等大獎,充分反映國泰世華銀行在永續經營議題上的卓越成效。
2022/11/17 08:00後疫情時代,世界變得越來越數位化,民眾的捐款行為改變,「數位行善」也成為趨勢。台灣最大的公益團體聯盟型組織「社團法人台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今(15日)發表「2022數位時代下的公益現況」調查報告,發現近1年超過85%的民眾曾用線上捐款,而超過74%的捐款人為女性,39歲以下捐款人超過6成,其中30~39歲佔38.4%為捐款主力。值得注意的是,逾8成民眾捐款前做足功課,但捐款後卻只有14%的人會追蹤公益團體如何運用善款,而「捐後不理」高達44%,不定期不定額超過7成,顯見捐款人公益素養尚待加強。
2022/11/15 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