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葡萄酒已受更極端的氣候如乾旱、高溫導致的火災威脅,有葡萄酒莊想盡辦法循環使用水資源、及進行再生有機農法種植葡萄,讓土壤恢復健康、且能固碳、減碳,不止扭轉氣候變遷,更吸引對永續或有機關注的消費者。
2025/02/14 22:20世界最大碳揭露組織CDP (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國際碳揭露計畫)公布2024年評比成績,台灣大哥大從全球22,000家參與CDP受評企業中脫穎而出,連續5年獲得「氣候變遷(Climate Change)」最高等級A級肯定,永續表現領先全球。
2025/02/07 17:26國泰再度延續「Better Together共創更好」信念,適逢元宵佳節,在2025台北燈節期間,要與民眾「年」在一起,從中山堂到西門町、再到北門廣場一路熱鬧滾滾。國泰金控以「共創美好永續」主題設計,用森林氛圍創作多邊形環景燈組,希望喚醒民眾對於生物多樣性的重視。
2025/02/03 11:48歲末年終、換季或搬家時,我們常整理舊物,為生活環境帶來新氣象。翻翻衣櫃,發現許多少穿的衣服,正好趁機處理。但二手衣該怎麼處理?哪些能回收或捐贈呢?
2025/01/18 00:05上市建設品牌皇普建設(2528.TW)佈局全台房市,今年同步於新北、桃園推出4大指標案,更致力推動品牌全方位的嶄新價值與進化;特別專注於企業ESG領域,積極承擔企業責任。繼攜手4所大專院校舉辦「明日設計家」校園徵獎,提供學子一個自我實現的舞台。
2025/01/07 17:21盛源PERSONA持續深耕教育與科技的融合,不光是深入新北及桃園地區,2024年還成功將智慧教育觸角延伸至宜蘭與花蓮,落實前瞻計畫,為多所中小學導入觸控螢幕與智慧黑板;不僅提升偏鄉數位教學水準,更有效縮小城鄉教育資源的數位落差。
2024/12/26 11:53人類活動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地球的氣候系統。為加速全球ESG永續行動,台灣大哥大攜手經濟日報今(23)日共同舉辦第六屆「台灣大永續論壇」,以「原生.多樣.創新.共融—用科技守護美好」為主題,聚焦全球迫切的氣候危機、減碳解方。
2024/12/23 20:55近一世紀以來,勞力士不斷支持探險先鋒,而隨著世事變動,品牌已將探險從最初純粹的探索發現,逐漸轉變為保護地球的方式,於2019年推出「保護地球.恒動不息」計劃(Perpetual Planet Initiative),支持傑出人士及組織運用科學了解當今環境挑戰並制定解決方案。
2024/12/18 10:55青年是未來的希望,而他們的夢想,為了幫助更多年輕人超越自我、追逐夢想,國泰公益集團以行動力挺青年學子!12/10由國泰慈善基金會、國泰世華銀行文教基金會及國泰建設文教基金會共同舉辦「2024國泰卓越獎助計劃」頒獎典禮,現場不少青年學子分享奮鬥故事與公益熱情,溫暖了在場每一位來賓!
2024/12/13 13:57馬祖的雌光螢面臨棲息地破碎化和光害威脅,族群數量逐年減少。為了保護這些珍貴生物,政府、企業和學校合作,將LED路燈換成生態照明。此舉旨在滿足照明需求的同時保護雌光螢。族群數量逐漸回升,顯示合作成果。
2024/12/10 00:03竹子不僅是製作日常用品的材料,可以做成桌椅、傢俱,以及筷子、提籃、工藝品等各式各樣生活器具,用途很廣,它還是「超級吸碳高手」,可以有效的淨化空氣,是國際認定極具潛力的綠色資源。中華電信作為台灣重要的電信業者,長期以來致力於提供優質的通訊服務,也積極參與環境永續發展,發起「泰舊換新 竹構未來」計畫,未來四年內將持續投入資源進行竹林撫育工作,為這片土地盡一份心力。
2024/12/05 15:57日前,國泰世華於新北市大都會公園舉辦「2024 Cathay Run」員工路跑活動,活動現場在銀行董事長郭明鑑鳴槍帶領下,近3,000名員工與其眷屬、朋友甚至是毛小孩一起活力開跑。本次Cathay Run以「Run our way」為口號,希望同仁不論是工作或是運動習慣上,都「一起邁步,走我們的路」。
2024/12/04 18:03亞馬遜雨林被譽為「地球之肺」,一直是全球保育關注焦點,相形之下,亞馬遜縱橫交錯、連接森林的龐大河流網絡卻往往遭到忽略,此流域不僅孕育出壯麗景觀,還對整個地球影響深遠。
2024/11/20 10:56近期,國發基金推動四個百億元投資方案,包括AI、文創、智慧健康以及綠色成長,有立委提及,希望行政院考慮加入第五支箭,納入金融科技。行政院表示,在兩大前提,包括周延計畫、財政許可條件下,會五箭齊發,可見金融科技的發展也成為國家整體發展重要策略一環。
2024/11/06 09:00由於反應爐的成本較高,小型模組化反應爐開發者會想方設法降低成本。如先前所述,在其他條件相同時,「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 Small Modular Reactor)的成本更高,但如果變更設計,以降低成本,就可能在某個程度彌補成本問題。但變更設計卻會降低安全性。
2024/11/02 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