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下雨了!很多人抱怨天氣濕冷的時候,卻不知道,多雨的臺灣其實是全球排名前18名的缺水國家,而且,缺水狀況比大家想像的更嚴重。在世界先進經濟體中,臺灣的降雨量世界排名第1,既然如此,為什麼臺灣還缺水?為什麼國人分配的水量卻很少?在水資源短缺的現在,那些從我們生命中路過的雨水,有沒有可能透過有效的方式,留下來變成有用的資源呢?
走逛生鮮超市大賣場,冷藏區的陳列架上愈來愈常見水蓮,一包150公克要價40-50元,適合作為現代人的輕食料理。10多年前水蓮不是那麼常見,只有在海產攤、快炒店,點上一盤炒水蓮,大火快炒馬上就能上桌,脆嫩爽口很受喜愛。是什麼原因讓水蓮愈來愈普遍?從產地到餐桌循著脈絡去探究,竟然是一部歷經40多年,史詩級的傳奇故事。
2022/09/15 00:00原本在公司上班的沈致軒,為了吃雞蛋而決定在租屋處的陽台養雞,他還製作每顆雞蛋的產銷履歷,創立臉書粉絲專頁「雞本設計」分享養雞過程。2020年,沈致軒的「養雞場」進駐新竹六燃大煙囪的保溫基地,建立「保溫雞舍」實驗永續生活在社區發展的可能性。
2022/07/07 00:00「孤獨」是一種病!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在今年(2023年)5月2日發表一份報告《我們的孤獨與隔絕流行病》,直接認定「孤獨是種流行病」,對健康的危害不下於肥胖、缺乏運動和吸菸。這個看似無形的疾病,正在以驚人的速度蔓延,影響現代人身心造成嚴重後果,已成為重大的公衛議題。而一場席捲全球的疫情,更是催化了一切。
2023/06/26 00:00台灣長照人力長期依靠移工和長照制度,但新冠疫情後讓原先脆弱的結構崩塌,讓兩項制度的銜接問題浮上檯面。讓許多失能重症者家庭被制度「漏接」,四處求助無門。《東森新媒體ETtoday》推出「台灣長照家庭圖鑑」專題,從5個重症家庭故事出發,深入採訪多位照顧者、被照顧者、學者、團體與官員,發現衛福部主管的長照制度,與勞動部主管的移工制度長期脫節,導致不論哪一項制度都無法解決重症家庭面臨的困境,是造成問題的主因。究竟台灣未來的長照要走去哪?要怎麼走?
2022/10/28 00:00四年一度世足熱,台灣社會又關心起足球,有人看著現實排名認為世界盃遙不可及,有人看見基層足球蓬勃發展感到未來一片希望。台灣是不是足球沙漠?當大家爭論不休,有一群人珍惜著這裡所有能踢球的機會,就算在沙漠,也能開出自己的花。
2022/12/14 00:00在過去3年的疫情催化下,非現金交易已深入生活。根據主計總處去年底所發布國情統計,電子支付使用者1,857萬人,年增27.9%,佔全台人口的78.78%。同在這3年期間,央行正在進行「數位新台幣」(CBDC)技術的可行性研究與經過一年的封閉式驗證,去年6月展現5大情境試驗成果。CBDC是一項複雜且龐大的工程,不容易一步到位。究竟CBDC是為了跟上世界潮流而做準備,還是面對地緣政治和經濟夾擊下的戰略意義?
2023/03/14 00:00原本貢寮是平靜的。1980年核四「龍門發電廠」選址在貢寮,從此抗爭就變成居民的日常。2000年核四停工又續建,貢寮人的心就像洗了一場三溫暖。2011年日本福島核災,讓台灣社會形成共識,促成政府在2014年封存核四,貢寮人歡天喜地,以為抗爭終於有成。
2022/12/21 00:00靜宜大學女學生因男友在緬甸淪為「豬仔」被詐騙集團控制,獨自搭機前往緬甸,目前和家人聯絡上了,卻表明不想回台灣。去年,許多台灣人因求職詐騙被誘騙到柬埔寨當「豬仔」限制自由。過往20年間,詐騙型態持續更新,受害人和金額直線上升,根據刑事局統局,2022年全年度全台詐騙金額逼近70億,許多民眾「人在家中坐,詐騙從天上來」。《東森新媒體ETtoday》整理過往20年台灣詐騙演變走程,各式詐騙的手法、金額等變化,接下來連續六個星期,從事件、警界、法界、被害民眾和學者等等,每天不同面向來談詐騙,讓讀者們識讀「台灣詐騙調查報告書」。
2023/04/10 00:00第1頁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