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菲律賓台灣形象展」, 今(17)日起至19日於馬尼拉SMX展覽中心隆重登場,有145家台灣企業參展,展出綠色永續、農漁科技、智慧科技、大健康產業,智慧生活五大主軸;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指出,東南亞國家當中菲國與台灣距離最近,台灣的醫療水準備受該國民眾肯定,來台做不孕症,重症醫療的人數成長很快,智慧農業、珍奶茶飲備受歡迎。
2025/09/17 12:43三商家購攜手雲創通訊,宣布旗下「美廉社」全台800家分店全面導入電子價卡,成為台灣零售業最大規模的應用案例。除了一年可減少上千萬張紙列印,消費者也更方便用優惠價購買短效商品,降低食物浪費。
2025/09/16 18:36經濟部長龔明鑫今(16日)與媒體茶敘表示,全球經濟正面臨極端氣候、地緣政治、關稅波動及關鍵材料限制等四大挑戰,台灣將透過新治水工程、能源轉型2.0、產業升級與先進科技布局來應對,並持續推動綠能政策,目標在2026年底達成再生能源佔比20%。
2025/09/16 15:23經濟部長龔明鑫今(16日)在媒體交流會上表示,面對傳產、中小企業與微型企業的財務壓力,政府將依照賴清德總統提出的「四大優先」方針,以經濟發展為首要目標。目前編列的特別預算總額為 460 億元,其中約 300 億元將投入協助中小微企業與傳產升級轉型,並規劃在 2 年內全數執行完畢。
2025/09/16 14:47近期台電電廠事故頻傳,高雄興達電廠與林口電廠機組接連出現問題,引發外界對供電穩定的關注。台電董事長曾文生今(16日)表示,已啟動緊急備用機組因應,預估本日至9月底夜間尖峰時段備轉容量率可維持6%以上,足以備援2.5部機組故障的情況,對此,經濟部長龔明鑫則強調:完全信任台電的調度。
2025/09/16 12:44針對媒體報導興達電廠燃氣機組使用中國大陸劣質零件「法蘭」一事,台電董事長曾文生今(16日)在經濟部長媒體交流會中澄清,新建機組由統包聯盟中的奇異公司負責,將要求其提供零件來源國文件。至於廠商是否涉及「洗產地」,以及是否與興達事故有關,仍待調查釐清。
2025/09/16 12:08台灣大哥大串聯供應鏈展開實質氣候行動,近日號召30家供應商南下台南台江國家公園,於「台灣大藍碳 紅樹林復育計畫」試驗區補植500株欖李紅樹林。
2025/09/16 11:22第51屆曾虛白先生新聞獎今(16)日揭曉入圍名單,《東森新媒體ETtoday》專題中心製作的「超高齡社會,台灣準備好了嗎?」入圍公共服務報導獎-文字類,同類組入圍的作品有7件。
2025/09/16 11:06台灣港務公司秉持資源永續零廢棄精神,以及致力成為效率、透明與永續的土方管理標竿,以「土方再利用資源零廢棄」實踐案例,榮獲2025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SDG12-促進綠色經濟,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銅獎肯定。
2025/09/13 13:01「花蓮綠色生活月」今(12)日正式啟動,環境部長彭啓明、衛福部副執行長林名男、慈濟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以及東森集團董事王令一等人共同啟動開幕儀式,宣告永續行動全面展開。
2025/09/12 19:23台灣港務公司於今(11)日在台北世貿一館「2025亞太永續博覽會」由交通部主辦的「啟航淨零論壇」上,由王錦榮總經理與國內、外航商及貨櫃集散站等10家業者,共同簽署「淨零減碳」MOU宣言,交通部陳世凱部長及現場超過100位貴賓一同見證台灣港群淨零減碳往前邁進一大步。
2025/09/11 17:56為全方位改善校園空品,環境部今(11日)宣布推動「校園空品四層防護」,以學校為核心,篩選出對校園具較大影響的22處潛勢工業區,高雄、桃園最多,優先進行系統性「空污體檢」,並在校園周邊道路劃設「空品維護區」,限制高污染車輛進入,並運用科學儀器進行污染監測溯源、稽查、輔導改善與追蹤,從源頭降低對校園影響。
2025/09/11 16:38全聯福利中心以「全聯永續新生活」為核心,於「2025亞太永續博覽會」展出多項減碳、減塑與永續農業等成果,更於「台灣永續行動獎」頒獎典禮上一舉奪下1金3銀1銅的佳績,展現企業在社會責任與環境永續上的全方位承諾與努力。
2025/09/11 14:31百貨業者近年積極將永續理念融入日常購物體驗,從鼓勵減碳消費到舉辦親子共學活動,都希望用實際優惠吸引民眾加入。新光三越即日起至年底推出「減袋加碼回饋」活動,只要消費滿300元並選擇不索取紙袋,就能獲得額外10點skm points點數;汐止iFG遠雄廣場則以「植感綠生活」為主題,規劃溪流守護、有機市集與會員回饋,打造全方位的綠色行動力。
2025/09/09 15:44融資業法推動聯盟今(5日)召開記者會,痛批金管會宣布自9月15日起將12家融資公司納入《金保法》是「敷衍了事」,根本無法解決融資市場亂象。台灣社會福利總盟秘書長孫一信直言,金管會不願承擔責任,《金保法》「充其量只是隔靴搔癢」。聯盟強調,全台融資公司多達數千家,但金管會在一年半內僅納管40家,形同對大部分問題視而不見,更將風險完全推給業者與消費者之間的契約糾紛。
2025/09/05 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