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前總統川普在2024年底的選舉中再次勝出,一時間,「ESG是否氣數已盡?」的疑雲籠罩在國際社會上空。然而,當我們撥開政治表層的迷霧,深入探查全球政策的真實走向與企業的實際行動,一幅截然不同的圖景躍然紙上:ESG非但沒有偃旗息鼓,反而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體質調整」,卸下過往繁複的文書包袱,更聚焦於實質影響與績效連結,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務實韌性。
2025/06/08 14:17國泰世華銀行越南20週年,在世界地球日(4月22日),國泰世華胡志明市分行以集團精神「共創更好」為20週年慶主題,於越南舉辦了「ESG:永續發展的挑戰與實踐」研討會,展現對永續發展和創新的堅定承諾,共同探討全球及越南當地的ESG趨勢及挑戰,也共享國泰世華在越南與企業客戶們共同努力的永續成果。
2025/06/06 10:00一場沒有台詞的表演,卻讓偏鄉孩子們看得目不轉睛,愛麗絲與兔子先生在舞台上穿梭跳躍,奇幻的肢體語言配上絢麗服裝,讓孩子們笑聲連連、驚呼不已,這是南山人壽推動的「南山舞動列車」巡演計畫,在高雄衛武營劇場帶給台南偏鄉宅港國小孩子們奇幻的現場藝術體驗。
2025/06/05 17:26台灣港務公司基隆港務分公司為結合在地觀光與推動蘇澳港活化,針對港區各項設施進行全面檢測,並依檢測結果進行修復,以維蘇澳港碼頭結構安全及延長使用壽年。目前已陸續完成#6、#7、#9、#10~#12碼頭修復,現正辦理#13碼頭修復工程,該客貨碼頭優化後可兼顧散雜貨及旅客之多元發展需求。工程積極落實ESG之企業社會責任及SDGs環境永續發展目標。
2025/06/05 10:39臺灣法治會計學會今(2日)舉辦114年度會員大會暨第二季研討會,金管會金融市場發展及創新處處長胡則華發指出,截至今年4月底,我國綠色與永續金融授信餘額達3.38兆元,永續發展債券發行規模也達7,465億元,顯示資金正快速流向具永續價值之經濟活動。同時,與會各界也針對ESG揭露的監理政策發展、企業永續揭露、法律風險及查核確信等核心議題,展開橫跨監理、會計與司法的深度對話。
2025/06/02 17:53元大金控永續經營實力受肯定,連續6年入選標普全球(S&P Global)永續年鑑(The Sustainability Yearbook)評比,今(2025)年名列Top 1%殊榮,於永續年鑑卓越企業表彰儀式中獲得表揚。
2025/05/27 16:32中華航空今 (24) 日於高雄旗津海水浴場舉辦淨灘,由董事長高星潢及高雄分公司總經理陳鵬宇率隊,聯合高雄旗津區公所號召員工與親友投入環保行列。
2025/05/24 19:32面對氣候變遷挑戰,台灣大哥大秉持「Open Possible 能所不能」品牌精神,攜手產官學界啟動全球首創的「台灣大藍碳 紅樹林復育計畫」,選定台南台江國家公園2.7公頃閒置魚塭,轉型為融合生態保育與科學研究的藍碳復育示範基地。
2025/05/23 18:01台灣港務公司今(22)日指出,國際海事組織MPEC 83會議今年4月已定案溫室氣體減排中期措施,將於西元2028年實施,淨零碳排已成為必然的趨勢,公司身為國際商港經營者,將隨時掌握海運替代燃料脈動,與國輪航商業者共商因應策略,一同迎接新能源世代來臨,將持續透過「台灣港群綠能關聯產業座談會」,持續助攻國家綠能政策。
2025/05/22 19:07綠色和平於今(19日)發布最新報告,檢視總統賴清德上任一年來的氣候與能源政策進展。綠色和平專案主任忻儀表示,雖然賴政府成立「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展現高度重視相關議題,但政策執行仍以經濟發展和產業擴張為優先,導致減碳與能源轉型目標進展緩慢,恐影響台灣達成淨零碳排的承諾。
2025/05/19 23:437-ELEVEN與「台灣紫斑蝶生態保育協會」攜手,首創「紫斑蝶友善門市」,在盤點全台門市據點後,選擇位於墾丁國家公園內紫斑蝶生態廊道核心位置的「有魚門市」,透過生態佈置、海報、桌貼,傳遞「防止路殺」與「友善棲地」,也響應聯合國永續指標。
2025/05/19 13:55「2025國泰金控健康走」今(17)日於台北敦煌碼頭(敦煌疏散門)熱鬧登場,由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國泰人壽總經理劉上旗、國泰世華總經理李偉正、國泰證券董事長莊順裕、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及國泰產險資深副總經理許嘉元等高階主管,一同為活動揭開序幕。
2025/05/17 22:36對於近日熱議的能源議題,台灣淨零排放協會理事長簡又新大使表示,「乾淨、穩定、價格合理的能源仍是所有國家追求的目標。」簡又新指出,除了德國外,目前幾乎所有先進國家都將核能視為「能源多元化」的重要選項,「能源不能太單一,否則風險很高;多元能源組合才能降低供應不穩、價格波動或戰爭等外部因素帶來的衝擊。」
2025/05/16 19:30美國近日提出可協助台灣解決能源問題,並推動SMR合作,此舉也被外界解讀為潛在的外交工具。聚界潔能董事長、有「台灣先生」之稱的谷月涵指出,從長遠趨勢來看,SMR是值得台灣考慮的選項,對國土有限的島國而言,更具部署彈性。他舉例,若SMR能採離岸設計,如部署在船上,可連續運作10年後整體送回處理,將在安全與便利性上更具優勢。
2025/05/16 1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