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廢核行動平台舉辦「反對核電重啟 拒絕草率修法」晚會。(圖/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記者潘姿吟/綜合報導
今早(13日)將迎來立法院院會審議的《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修法,推動老舊核電廠延役重啟,但此舉引發民間團體強烈反彈。12日晚,全國廢核行動平台舉辦「反對核電重啟 拒絕草率修法」晚會,痛批藍白兩黨完全跳過實質討論,草率將多達14個修法草案送進立院,重演去年的黑箱修法模式。
廢核平台公布「老舊危險核電不延役」連署名單,其中36名立委表態支持,包括林楚茵、張雅琳、陳瑩、王美惠、賴瑞隆等。平台表示,核電延役不僅風險高昂,更違背全球趨勢,呼籲各界共同抵制草率修法。
媽媽氣候行動聯盟秘書長楊順美指出,聯合國智庫4月發布《2025年互聯災害風險報告》,強調核能雖具低碳特性,但放射性廢料的壽命高達十萬年,目前全球尚無完善處置方案。報告更點名芬蘭地質儲存設施啟用時間一再延後,凸顯核廢問題的嚴峻性。
▲民團與民進黨立委指出,核電延役修法朝野協商形同過場,未進行法條實質審查,甚至通過不記名表決,形同黑箱作業。(圖/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楊順美批評台灣核電廠老舊且位於斷層帶,藍白強推修法延役,徒增核災風險與社會代價。她呼籲立委正視核廢問題,拒絕將難題推給後代,以永續安全為核心推動能源轉型。
民進黨立委陳培瑜痛批,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與民眾黨主席黃國昌過去皆公開主張「無法處理核廢,就不能使用核電」,如今卻聯手推動核電延役,顯示言行不一。她強調,台灣核電設施設計壽命僅40年,延役恐面臨設備老化與安全隱患。此外,核三廠位於恆春活動斷層帶,興建時未經環評,核廢料問題至今無解。陳培瑜呼籲,核電議題不應淪為政治籌碼,應以安全為前提,凝聚社會共識,為子孫打造安全的未來。
民進黨立委郭昱晴則批評,核電延役修法朝野協商形同過場,未進行法條實質審查,甚至通過不記名表決,形同黑箱作業。她指出,延役必然衍生更多核廢料,台灣尚無處置方案,將高昂費用與風險轉嫁至下一代。郭昱晴強調,核安議題攸關公共安全,立法程序不容草率。她呼籲立委誠實面對民意,停止政治操作,並要求延役修法須有充分審查與社會共識。
▲郭昱晴強調,核安議題攸關公共安全,立法程序不容草率。▼民進黨立委范雲批評藍白陣營強行推動《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修法是假協商、真放水。(圖/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民進黨立委范雲也批評藍白陣營強行推動《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修法是假協商、真放水,完全跳過實質條文討論,形同國會濫權。她警告,若此法案在未充分審議下倉促通過,將引發「四反」問題,包括反族群正義、反民主程序、反能源轉型以及反社會共識。范雲指出,核廢料長期強制儲存於蘭嶼,未經當地原住民族同意,嚴重侵犯族群正義與基本人權。此外,她質疑藍白立委是否真心討論核廢料遷置方案,並呼籲立法院正視核廢料無解的現狀,停止虛假改革,應將資源轉向發展儲能技術與再生能源,推動非核家園及公平的能源轉型。
民進黨立委林宜瑾則表示,藍白陣營的修法意圖在於為老舊核電廠延役解套,尤其核三廠即將除役,象徵台灣核電逐步走向終結。然而,她痛批藍白完全漠視核安風險,試圖鬆綁延役限制。林宜瑾指出,今日的協商過程草率且混亂,14個版本的草案在不到一小時內便宣布協商無共識,完全缺乏專業審查與程序正義。她譴責這種政治操弄,並呼籲公民密切關注明日院會,共同監督罔顧世代正義的立委行為。
對於核三廠延役將涉及核安問題,更可能危及國防安全。台灣經濟民主連合智庫召集人賴中強指出,若台海爆發衝突,核三廠作為發電設施恐成中國導彈攻擊目標,癱瘓政府救災與軍事應變能力。
根據《日內瓦公約》規定,若核三廠被認定支援軍事行動,中國可視其為合法攻擊目標。賴中強警告,核三廠供電屏東多處軍事設施,風險不容忽視。他呼籲政府堅守核三廠如期除役,避免延役成為國安破口。
野薑花公民協會理事王守誠表示,地熱能源具備穩定供電與低成本特性,且無放射性廢料,是能源轉型的關鍵解方。他強調,台灣再生能源近五年平均年增率達21.9%,地熱發展潛力巨大。王守誠呼籲各界支持地熱技術研發,克服政策與資金挑戰,推動台灣走向乾淨、安全的非核家園。他批評擁核團體曲解地熱能源價值,呼籲認清趨勢,專注發展再生能源,守護台灣永續未來。
主婦聯盟董事長林玉珮嚴正指出,再過5天台灣即將實現非核家園,卻遭藍白立委強推修法企圖延役核三廠。她批評核三廠老舊且位於活動斷層帶,延役迫使居民再承受核災風險,極不人道。林玉珮呼籲政府應專注立法處理核廢,停止延役核電的倒行逆施。她強調,公民社會推動非核家園已有30多年歷史,如今更需團結守住最後一步,拒絕核電延役,為台灣守護安全與永續。
▲社民黨台北市議員苗博雅強調,立法院應以「科學、理性、務實」面對能源政策,而非為政治利益強推老舊核電延役。(圖/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社民黨台北市議員苗博雅強調,立法院應以「科學、理性、務實」面對能源政策,而非為政治利益強推老舊核電延役。針對藍白陣營提出的核三延役與《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修法,苗博雅指出,目前核電發電佔比僅約3%,但儲能與智慧電網建設才是真正能源轉型的關鍵。此外,苗也揭露包括國民黨與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曾主張新建核五、核六等計畫,卻無任何藍白執政縣市願意承擔。她呼籲立委應放下黨意,停止虛假議題操作,將資源投注於發展儲能與再生能源,真正邁向非核家園。
台灣經濟民主連合智庫召集人賴中強律師警告,如果台海爆發衝突,核三廠作為發電設施一旦遭中國導彈攻擊,不論核災規模大小,都可能嚴重打擊民心士氣,癱瘓政府救災和軍事應變能力。此外,根據《日內瓦公約第一附加議定書》第56條規定,若中國主張核三廠的電力支援軍事行動,該設施即可視為合法攻擊目標。賴中強進一步指出 屏東的空軍基地、陸戰隊與聯訓基地等軍事設施目前均由核三廠供電,使這一風險更為迫切。
他還提到,中國已具備精準打擊能力,例如:東風-17導彈的誤差僅約10公尺,足以直接摧毀反應器設施。若因此引發核災,中共可能藉由犧牲屏東南部,換取佔領台灣其他地區的戰略利益。賴中強批評中華民國核能學會刻意淡化核三廠延役的風險 並呼籲政府及立委堅守核三廠如期除役 避免國安問題成為核電延役的代價。
面對核電延役爭議,民間團體呼籲公民密切關注立法院審議進程,共同監督罔顧核安與程序正義的立委。各界強調,核電議題不僅涉及環境與安全,更攸關世代正義。唯有凝聚共識,推動再生能源,才能為台灣打造永續未來。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