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少子化及高齡化處境的台灣,勞動力短缺及老化是未來不可避免的趨勢,此情況不僅會影響國家之經濟成長,長久下來,也會對國家競爭力和經濟長遠發展帶來隱憂,因此面臨少子化及高齡化挑戰的台灣,必須對於目前移工或移民政策進行規劃,以調整勞動力之配置。
2023/01/16 11:21「讓理所當然的事成為現實」,也就是說,如果希望某件事成為現實,就要改變自己,讓自己相信某件事成為現實是自然的。只要改變自己,現實就會跟著改變;反過來說,當現實有所變化,就表示你已經成為適合這個現狀的人。
2023/01/15 01:15隨著環保意識提高,許多人出門會攜帶環保杯、環保餐具,希望可以達到減少垃圾的效果,一名網友表示,日前到花蓮東大門夜市,意外發現夜市推廣環保不塑比以往還要積極,不僅如此,除了帶環保杯享有5元的折扣,自備餐盒也同樣享5元優惠。
2023/01/14 17:41中華航空今(13)日與華山基金會再度攜手合作舉辦「愛老人 愛團圓」關懷活動,於農曆春節前夕致贈年節關懷禮盒,以年味十足的實質物資讓長者感受到溫暖,歡喜迎新春。面對後疫情時代,華航持續投入公益,關心在地弱勢,落實企業公民責任,回饋社會及社區。
2023/01/13 17:34缺工、缺料不是只有台灣,而是全世界都會遇到的問題。於是政府研擬了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要擴大引進外國人才。在目前全球競爭的環境下,引進必要的各種國外資源為正確的做法,問題主要是在於「我們要如何才能引進必要的國外資源,同時避免引進有害的國外資源」。
2023/01/13 11:30政府應打破移民政策由中央政府單方面主導的模式,讓地方政府依據當地在經濟發展與勞動力需求,決定所需要移民人才的類別與數量。如此,不但能增加稅收,也讓一些經濟情況較差的縣市能夠長遠發展。
2023/01/13 01:13文化部日前宣布上市上櫃企業支持文化發展,可納入ESG「永續發展指標」年度成果中,對此,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呼籲,文化部應研擬補助「員工福利藝文禮券」,建立藝文生生不息機制;文化部長李永得今(12)日也回應,這個建議非常好,概念來說可以討論,也表示自己認為「一定可行」。
2023/01/12 19:35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現象,全球皆然,金字塔頂端的高所得者吸納越來越多的財富,根據全球不均度資料庫(World Inequality Database),從1981年至2019年間,美國所得最高1%者的所得占比從10%成長至23%,增加12個百分點,日本、南韓、新加玻也分別增加2到5個百分點。
2023/01/12 17:07台灣的少子化及人口老化路徑已是一條不歸路,國發會預估2026年將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一旦「生之者寡,食之者眾」,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將反映在勞動參與率下降。因勞動人口減少、生產力弱化,產經政策也須隨之改變,攬才留才宜未雨綢繆。
2023/01/12 16:00台灣港務公司董事長李賢義指出,111年在新冠疫情、俄烏戰爭及通貨膨脹內外衝擊下,公司仍努力推動各項港口經營業務,111年全年營收創新高預計達219.2億元,較110年成長5.4%。貨櫃業務方面,全台貨櫃裝卸量雖受到經濟景氣影響致市場需求緊縮,111年預估1,468萬箱(20呎櫃),較110年衰退5%。
2023/01/12 12:51金門古寧頭南山出海口周邊,有秀麗海岸線,廣闊良田,景色優美,但卻有不肖民眾隨意丟棄垃圾,甚至有不少建築廢棄物,造成環境髒亂。金寧鄉民代表李俊龍日前接受民眾的陳情反映,邀請環保單位共同前往實地現勘,並由清潔隊清理現場垃圾,一一進行破袋翻找棄置者資料,經查獲會先以勸導為主,若屢勸不聽,將可依廢棄物清理法處以1200元至6000元的罰鍰。
2023/01/12 11:27為促進上市上櫃企業支持文化發展,文化部經與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臺灣證券交易所協調,促成「企業促進文化發展」明確納入我國永續發展實踐範疇。自今年第10屆公司治理評鑑,上市櫃公司投入資源支持國內文化發展,並在企業永續發展報告書中揭露相關內容,即可於評鑑中得分。文化部長李永得表示,預估2024年企業贊助支持國內藝文發展規模將達80億元。
2023/01/12 10:59運動文化發達的美國,一旦NBA球星轉隊或球季結束,大量過剩的過季球衣該何去何從?不管是打入Outlet還是留在倉庫,都是乏人問津。2009年成立的美國B型企業Looptworks,早在升級再造的市場中展現其價值及實力。2018~2020年營業成長300%,總共節省 7,800萬加侖的水!
2023/01/12 09:10裕民航運(2603)2022年第四季營收共31.13億元,與第三季的38.14億元相較季減18.38%,主要是受海岬型船運價走低影響,新的一年因為中國傳出今年4月將恢復進口澳洲煤碳,救房市策略也很明確,市場相當看好海岬型船今年運價走勢,而裕民在今年首季有4艘21萬噸大海岬型船與3艘19萬噸LNG雙燃料海岬型船交船,4月與9月各有1艘10萬噸超巴拿馬極限型散裝貨輪交船,今年營收、獲利預料都將加高。
2023/01/11 04:00回應國際間「氣候主流化」的趨勢,《氣候變遷因應法》今(10日)於立法院三讀通過,這次《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大修為《氣候變遷因應法》,條文第4條正式將「2050淨零排放目標」入法,碳定價機制正式啟動,將於2024年開徵碳費,也增訂氣候變遷調適專章。
2023/01/10 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