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 NEWS

OpenAI團隊揭秘GPT-5整合計畫 All in One模型即將登場

OpenAI團隊揭秘GPT-5整合計畫 All in One模型即將登場

OpenAI於日前在Reddit舉行的「有問必答」活動中,揭露下一代基礎模型GPT-5的發展方向:將整合現有的多項AI工具與功能,打造一個「All in One」的超級模型,實現跨任務、跨場景的AI應用新體驗。OpenAI研究副總裁Jerry Tworek指出,GPT-5將結合目前公司開發的多項產品,包括程式碼生成工具Codex、任務執行代理Operator、專業查詢模組Deep Research以及長期記憶系統Memory,目標是減少用戶在不同工具間切換的成本,提升效率與體驗。

2025/05/19 09:36
金融業最大健走活動 「國泰金控健康走」5千民眾河岸開走

金融業最大健走活動 「國泰金控健康走」5千民眾河岸開走

「2025國泰金控健康走」今(17)日於台北敦煌碼頭(敦煌疏散門)熱鬧登場,由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國泰人壽總經理劉上旗、國泰世華總經理李偉正、國泰證券董事長莊順裕、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及國泰產險資深副總經理許嘉元等高階主管,一同為活動揭開序幕。

2025/05/17 22:36
核能是解方? 簡又新:關鍵是「能源多元化」

核能是解方? 簡又新:關鍵是「能源多元化」

對於近日熱議的能源議題,台灣淨零排放協會理事長簡又新大使表示,「乾淨、穩定、價格合理的能源仍是所有國家追求的目標。」簡又新指出,除了德國外,目前幾乎所有先進國家都將核能視為「能源多元化」的重要選項,「能源不能太單一,否則風險很高;多元能源組合才能降低供應不穩、價格波動或戰爭等外部因素帶來的衝擊。」

2025/05/16 19:30
SMR引資本市場關注 谷月涵:技術進度仍在初期階段

SMR引資本市場關注 谷月涵:技術進度仍在初期階段

美國近日提出可協助台灣解決能源問題,並推動SMR合作,此舉也被外界解讀為潛在的外交工具。聚界潔能董事長、有「台灣先生」之稱的谷月涵指出,從長遠趨勢來看,SMR是值得台灣考慮的選項,對國土有限的島國而言,更具部署彈性。他舉例,若SMR能採離岸設計,如部署在船上,可連續運作10年後整體送回處理,將在安全與便利性上更具優勢。

2025/05/16 18:59
等黃仁勳開金口 專家:核電翻身全看產業領袖一句話

等黃仁勳開金口 專家:核電翻身全看產業領袖一句話

清華大學核子工程與科學研究所教授李敏今(16日)在出席「2025 核融合論壇」時受訪直言,最希望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站出來說這句話:「核能發電很重要,請國家支持!」藉產業領袖之口,帶動整個社會氛圍。

2025/05/16 17:30
批賴清德「幻想」 核工專家:請政府說清楚「新核能」是什麼?

批賴清德「幻想」 核工專家:請政府說清楚「新核能」是什麼?

針對總統賴清德日前提出的「新核能」概念,清華大學核子工程與科學研究所教授李敏今(16日)在出席「2025 核融合論壇」受訪時直言,目前所謂新核能技術多數尚未商轉,甚至連實際使用經驗都沒有。他點名SMR技術仍過於昂貴、尚不可得,呼籲政府「不要活在夢幻中,要面對現實」,台灣並不適合當第一個。

2025/05/16 17:10
核電停機 = 燃煤回升? 專家反駁:實際上將創30年新低

核電停機 = 燃煤回升? 專家反駁:實際上將創30年新低

來自氣候政策研究者、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開門見山說:「2025年不會缺電。核三廠除役早就在台電與能源部的規劃內,台電資料顯示,2025年備轉容量率可達8.5%,在國際上是非常安全的標準。」

2025/05/16 17:00
核三廠明天除役 彭啓明:不用擔心空氣品質變糟

核三廠明天除役 彭啓明:不用擔心空氣品質變糟

環境部今天發表《空氣品質政策白皮書》,訂定2030年PM2.5年平均值降至每立方米10微克以下,2035年降到8微克。面對核3廠2號機明(17日)正式除役,外界擔憂空品變糟。環境部長彭啓明指出,淨零目標過去雖未把核能考慮進去,但目前看來,對空品影響微乎其微,不用擔心明起沒有核能之後,台灣空氣品質會變得很糟。

2025/05/16 12:25
Expedia行銷長:生成式AI正在改寫品牌行銷與消費者接觸方式

Expedia行銷長:生成式AI正在改寫品牌行銷與消費者接觸方式

在OpenAI最新一集《Executive Function》中,Expedia Group行銷長Jochen Koedijk分享了生成式AI如何大幅擴展其行銷團隊的規模與效能。這場對話深入探討行銷角色的轉變、AI在內容與分析上的應用,以及年輕消費者行為改變對流量策略的挑戰。

2025/05/16 12:13
SMR是缺電「救世主」 環團質疑:資本「賣夢操作」不是技術突破

SMR是缺電「救世主」 環團質疑:資本「賣夢操作」不是技術突破

在環保團體眼中,SMR並不是那麼值得期待。地球公民基金會專員林冠伶表示,目前,SMR在全球尚無任何實際商轉案例,這一點必須被認真看待。她認為,我們在討論核能時,不能只將它當成技術問題,更應理解它作為一種「能源產業」,也同時是一門「需要被行銷包裝的生意」。

2025/05/16 11:00
Grok疑煽動白人滅絕言論 xAI:將公開所有提示詞接受社群監督

Grok疑煽動白人滅絕言論 xAI:將公開所有提示詞接受社群監督

由馬斯克創辦的人工智慧公司xAI,近日因旗下聊天機器人Grok在 X(前推特)上發表具政治立場偏向的回應,引發外界質疑AI的中立性與安全性。xAI隨後證實,該政治性回應源於一項未經授權的prompt(提示詞)修改行為,已違反公司內部政策與價值觀,並坦承原有內部審核流程遭「繞過」,導致此一失誤發生。

2025/05/16 10:31
Cursor推出0.50大改版 可導出聊天、Max Mode支援所有前沿模型

Cursor推出0.50大改版 可導出聊天、Max Mode支援所有前沿模型

AI編輯器工具Cursor推出0.50版本更新,帶來一系列針對開發者需求設計的重大功能升級,包括支援多資料夾工作區(Workspace)、完整專案語境導入(@-folder)、聊天對話導出與複製分支,以及Max Mode模型支援全面解鎖。同時,也針對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進行深度強化,標誌著Cursor正朝向「全方位AI開發平台」邁進。

2025/05/16 10:07
Windsurf推出「SWE-1模型家族」 全面升級軟體工程AI體驗

Windsurf推出「SWE-1模型家族」 全面升級軟體工程AI體驗

Windsurf今(16日)宣布推出全新軟體工程模型系列「SWE-1」,標榜優於現有開源模型,接近Claude 3.5 Sonnet級別的推理能力,並可免費提供付費用戶限時試用。

2025/05/16 09:17
「電夠用」是幻覺 美推 SMR「從非核變新核」台灣準備好了嗎?

「電夠用」是幻覺 美推 SMR「從非核變新核」台灣準備好了嗎?

2025年5月17日,台灣最後一座核電廠,核三廠2號機將正式除役,「非核家園」的願景正式落地。然而,隨著氣候變遷、用電需求成長及AI發展的用電潮來襲,「電夠不夠用?」成為全民焦慮的問句。SMR是什麼?真能成為解方?《ETtoday東森新媒體》專題,將從科學、政策與環境三方角度,解析SMR的爭議與矛盾。

2025/05/16 07:00
核三517停機!台灣進入「非核家園」 日韓卻走向不同道路

核三517停機!台灣進入「非核家園」 日韓卻走向不同道路

2011年3月日本東北大地震引發海嘯,造成福島核電廠重挫。災後,日本當局下令國內54座核反應爐全部關閉,核能發電量從2010年288,230GWh(百萬度),驟降到2012年15,939GWh,並大量進口天然氣、燃煤,同時增加再生能源發電。不過,2022年因能源危機與減碳壓力,促使日本「重啟核電」,計畫2040年占比20%,顯示在能源安全與永續的兩難抉擇。

2025/05/15 17:06

第8頁共14頁

go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