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近日悄悄更新其經典的「G」圖示標誌,這是該圖案十年來首度改版。新設計保留了招牌色彩與字母形狀,但採用了全新的漸層風格,引發外界關注。
2025/05/13 10:41蘋果今(13日)正式向所有用戶推送iOS 18.5更新,經過一週的RC(Release Candidate)測試後順利上線。這次更新除了先前測試版已知的新功能外,還包含數項變更與錯誤修復
2025/05/13 10:10國泰世華銀行每年舉辦CMA儲備幹部計畫,為國內最具歷史的銀行儲備幹部計畫之一,更針對CMA定期舉辦跨屆百人聚會。今年國泰世華以「職人精神」為主題,邀請擁有「不死鳥」封號的前旅美棒球好手郭泓志,以親身經歷出發,與上百位海內、外CMA出身的主管同仁,分享棒球場上的挫折與堅持。
2025/05/13 10:09LINE宣布,自5月29日上午10點起,將調整「原創靜態表情貼」的售價。這次調整將影響手機 App 裡的貼圖小舖與網頁版LINE STORE的價格。
2025/05/13 09:45OpenAI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最近在Sequoia Capital頻道的一場訪談中,深入剖析了OpenAI從小型研究機構蛻變為全球AI樞紐的歷程,並首次明確描繪出未來產品的野心輪廓:將ChatGPT打造成「你的AI作業系統」與「智慧核心訂閱」。
2025/05/13 08:18Google今(13日)宣布推出全新創業支持計畫AI Futures Fund,針對AI領域的新創團隊提供技術資源、專家協作與潛在資金挹注,協助創業者加速實現下一代AI應用。此計畫由Google DeepMind與Google Labs聯手推動,旨在與具潛力的創業團隊共同打造AI的未來。
2025/05/13 07:49OpenAI今(13日)宣布推出HealthBench,一項全新開源評估基準,用以測量大型語言模型(LLMs)在醫療領域的效能與安全性。該基準由全球262位執業醫師共同設計,涵蓋5,000個多輪醫療對話、48,562個醫師撰寫的細緻評分標準,標誌著AI醫療能力評估邁入全新階段。
2025/05/13 07:235月17日,核三廠2號機組將停機。這一刻,台灣將不再有運轉中的核能發電廠,正式邁入「非核家園」。這一天,對於當年首位提出「非核家園」口號的78歲施信民來說,是一個等待了40年的日子。
2025/05/13 07:06今早(13日)將迎來立法院院會審議的《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修法,推動老舊核電廠延役重啟,但此舉引發民間團體強烈反彈。12日晚,全國廢核行動平台舉辦「反對核電重啟 拒絕草率修法」晚會,痛批藍白兩黨完全跳過實質討論,草率將多達14個修法草案送進立院,重演去年的黑箱修法模式。
2025/05/13 00:12蘋果日前正式發布「FastVLM(Fast Vision Language Model)」系列模型,為首度針對iPhone、iPad與Mac等裝置優化的高速視覺語言模型(VLM),強調能以極低延遲完成圖文理解任務,並實現與大型語言模型(LLM)如GPT或Qwen的高度整合。
2025/05/12 14:49星宇航空正式邁向永續航空新里程碑,於4月23日完成正式導入通過ISCC CORSIA國際認證的永續航空燃油(SAF)首航班JX717台北至河內的飛行,此次使用的燃料為Jet A-1與純SAF(NEAT SAF)混合,比例約為5%,並成為首家在桃園國際機場透過油栓系統完成SAF加注的國籍航空公司。
2025/05/12 13:16多名使用者近日發現,ChatGPT「深度研究(Deep Research)」服務介面悄悄出現「下載為 PDF」按鈕,讓長篇研究報告得以一鍵匯出保存。雖然OpenAI尚未發布正式公告,但前端程式碼與使用者實測皆顯示該功能正在小規模上線。
2025/05/12 11:47人工智慧邁入新階段,「代理式AI瀏覽器」正式問世。中國新創公司蒸汽記憶科技有限公司近日推出Fellou瀏覽器,打破傳統瀏覽器只能查資料的限制,具備自主搜尋、分析、執行任務等多種功能。該產品不僅能幫助用戶進行跨平台研究、撰寫貼文與發送郵件,還支援自動化表單處理、資料整理等任務,預示著瀏覽器將成為AI數位工作助手的下一個核心應用。
2025/05/12 10:55馬斯克(Elon Musk)近日在社交平台X上回應網友提問時透露,其AI公司xAI所開發的最新模型「Grok 3.5」仍有待打磨,預計最快下週正式推出。他直言「Grok 3.5目前還有點粗糙,還需要一週的時間優化。」
2025/05/12 09:53由Anthropic公司開發的大型語言模型Claude近期傳出重大內部資訊外洩事件,有開發者在社群平台上公開Claude 3.7版本的「系統提示詞(system prompt)」,內容長達數千字,詳列了模型行為指引、語氣設定、安全準則與道德限制。這份資料原本應屬高度保密,卻意外揭示了當前生成式AI背後真正的控制機制,也讓「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重新成為關注焦點。
2025/05/12 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