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指數公司主辦的「TIP台灣永續評鑑」,自去年底開始每半年評比全體上市櫃公司,台灣大哥大於最新一期評鑑中榮獲AAA最高評等,於1,075家上市櫃公司中名列全產業前5%,展現「超5G策略」,包括Gift、Group、Grit、Green、GSEA(Greater South East Asia)等5大面向的長期永續耕耘成果。
2025/10/13 14:45
2025年被視為台灣氣候政策的轉捩點,10個環保團體聯合發起「為氣候而走——打造韌性台灣」遊行,預計於11/1上街,呼籲政府在聯合國COP30大會前,提出更嚴格的2035減碳目標、堅守非核減煤的能源轉型,並展現符合淨零路徑的承諾。這次行動邀請各行各業參與,強調共同打造氣候韌性、確保台灣永續發展。
2025/10/09 22:20
文化永續不僅僅是保存古物,更在於讓傳統信仰在當代社會中持續傳承與發展。今年,北部地區最大遶境盛事桃園護國宮「太子忠孝文化季」為宮廟文化的永續注入新生命,即將到來的盛會將於10/18起舉行5天,活動響應ESG理念,更打破傳統由年僅25歲的陳冠樺擔任爐主,展現擁抱年輕世代的決心。
2025/10/09 21:16
羽球天后戴資穎親臨高雄國小,揮拍教學、指導小球員,現場笑聲與球拍擊球聲交織。中華電信攜手永續大使,捐贈羽球運動物資與「FunPark童書夢工廠」數位閱讀平台帳號,讓孩子在運動與學習中同步成長。
2025/10/09 15:54
臺灣產業鏈面臨永續轉型競爭挑戰,歐盟碳邊境關稅CBAM(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啟動、美國強化對等關稅與供應鏈規範,世界各國將氣候合規納入貿易與投資核心,企業經營規則重塑,臺灣企業面臨制度錯位與資源斷層的雙重壓力。
2025/10/08 11:44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環境部今(8日)指出,而這次溢流砂土總計約2000萬立方公尺,截至昨日為止,已清除垃圾量(含淤泥)約8.5萬噸,淤泥檢測無重金屬與污染疑慮,由於廢棄物數量龐大,將妥託專業廠商辦理現場分選作業。分選後若為私人財物,交縣政府保管。
2025/10/08 10:45
為促進農業副產物的高值化應用,台糖公司與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結合台糖的農業資源與技術,以及塑膠中心的推廣平臺,共同推動農業資材的循環利用及加值開發,並鼓勵中小企業參與永續材料研發,為台灣農業開創更多元且永續的發展契機。
2025/10/07 18:32
面對中小企業買不起、買不到的綠電困境,經濟部推出「中小企業平價綠電專案」,由彰濱產業園區標租光電案場釋出三成綠電,可釋出約36MW、4,500萬度綠電,並透過標準檢驗局國家再生能源憑證中心平台公開競標,專供中小企業購買使用。
2025/10/07 16:02
應氣候變遷及國家政策,並落實港埠工程全生命週期減碳管理,台灣港務公司積極推動港埠工程減碳作為,今(7)日宣布啟動PAS 2080建築與基礎建設碳管理標準,朝2050年淨零排放與永續港群的目標邁進。
2025/10/07 12:43
亞昕集團(5213.TWO)今日宣布,其對林口扶輪公園的認養正式邁入第十五個年頭。為紀念此一重要里程碑,集團透過旗下的亞昕環境保護基金會,再度投入約1,600萬元啟動「花園景觀改造工程」,將公園的永續發展推向新高。
2025/10/03 16:28
渣打銀行與三商美邦人壽分別在女性創業及金融教育領域,集結產官學資源,推動社會共融與永續發展。透過創業獎項、導師諮詢、專業課程與金融教育下鄉,鼓勵多元參與,縮短城鄉落差,激發青年、女性及學童的自我成長與社會責任,共同打造更具包容性與永續價值的台灣社會。
2025/10/02 23:05
為什麼我們要出來講冒險性運動?為什麼它們對我們如此重要?原因很簡單:不論是協會、業者,甚至運動員,我們都希望能降低活動中「不該存在的風險」。
2025/10/02 22:33
在數位時代,「內容為王」已不只是口號,而是驅動文化影響力與產業創新的核心。近期,信義房屋、星展銀行,分別在影視文學與電競遊戲領域出手,展現企業如何以實際行動支持原創內容,並以不同方式陪伴新世代。
2025/10/02 21:48
外貿協會與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旗下綠能暨永續發展聯盟共同主辦「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與「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將於今年10月29日至31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1、4樓盛大登場。匯聚450家企業,使用近1600個攤位,展示從廣為人知的太陽能、離岸風電到近年著重的科技儲能、深度節能等先進技術,預計3天展期國內外參觀者約2.8萬名。
2025/10/02 12:52
台灣企業與社會團體持續以多元行動推動弱勢關懷與環境永續,展現企業社會責任的深化與創新。今年,台灣萊雅與RE-THINK、全家便利商店等組織,分別透過志工服務、環保教育與公益合作,觸及更多族群,推動社會共融與環境守護。
2025/10/02 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