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是世界地球日,同時也是ETtoday好朋友春日趴!!快來參加「你的愛地球指數有多少?」測驗贈獎活動,一起增進知識,以具體的行動實踐愛地球!!即日起至4/22(六)只要參與測驗,就有機會獲得ETtoday限定環保好禮喔~眾多可愛的環保小物,助愛地球的你一臂之力!
2023/03/25 15:39為響應世界自然基金會(WWF)「Earth Hour 關燈一小時」活動, 台北市長蔣萬安25日表示,台北市政府及各機關學校,將於25日晚間8點30分,市政大樓和學校外牆景觀裝飾燈及非必要照明設備,熄燈一小時,與全球超過190個國家與城市,一同關燈、減碳、愛地球。
2023/03/25 12:13因應氣候變遷,減碳已成為國內外企業需面對的重要課題。今(21日)舉辦的「ESG永續台灣第三屆國際高峰會」,邀請來史丹佛大學多爾永續發展學院院長Arun Majumdar提供台灣因應氣候變遷接軌國際的新視野。除了國際視野,論壇中亦邀請經濟部政務次長曾文生、台中市長盧秀燕、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及企業信義房屋創辦人周俊吉、玉山銀行董事長黃男州、威京總部集團主席沈慶京、中華電信財務長陳宇紳等,分享永續心法。
2023/03/21 19:02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專家小組(IPCC)在台灣時間昨晚(3/20)發布最新報告,警示地球暖化已經逼近關鍵臨界值,工業國和其他國家必須即刻採取兩步驟的減排行動:一、2030年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50%,二、2050年代初期完全停止排放二氧化碳。報告中呼籲全人類把握最後一次機會,將全球暖化升溫維持在1.5℃以內,否則當代人與後代子孫都將受害。聯合國祕書長古特瑞斯更直言,此報告是「人類求生指南」。
2023/03/21 18:15IPCC科學家指出,地球可能會在未來10年內跨過暖化臨界值,各國需要立即徹底擺脫化石燃料,以防地球過熱。2030年前必須減少相較於2010年一半的碳排,才能將地球的升溫控制在1.5度內。科學家指出,地球還有最後一次改變的機會,但這樣做需要全球合作、數十億美元投入與重大變革。學者則認為,暖化已經難以避免,即使達到2050淨零,世紀末升溫1.5度恐將成常態。
2023/03/21 14:34隨著全球對於環境議題的重視,企業們也逐漸開始積極投入ESG相關的項目。遠傳電信作為其中的佼佼者,拍攝了兩支令人印象深刻的ESG形象廣告。其中,「遠傳能源管理系統」以擬人的手法呈現冷氣的心聲,讓觀眾深入了解遠傳運用能源管理系統,幫助國小學校的冷氣,可以自主調節溫度,達成卓越的減碳成果。
2023/03/15 10:00氣候法已三讀通過,在今年可以預見的未來即將由高排碳的企業開始徵收碳費,並且在可以預見的未來,產業鏈中的中小企業也即將面臨海內外各種碳盤查、碳減量的壓力。永續相關名詞百花齊放,當局者迷有如霧裡看花。
2023/02/22 18:08碳定價、碳交易、碳中和、淨零、碳關稅、碳捕捉、碳預算、碳匯、碳稅、碳信用、總量管制、自願性碳市場、強制性碳市場...「碳詞彙」的發展就像是網路用語一樣,只要你一陣子沒有關注,又會冒出幾個新的。櫛編科技整理了一部《簡明.碳辭典》,包您三分鐘上手,聊時事、秀常識兩相宜。
2023/02/22 17:56台塑新智能今(8)日宣布以8500萬元投資成功大學「微藻碳捕捉」新創事業,為台塑新智能首個投資的大學新創事業,今與成大微藻碳捕捉團隊舉辦投資協議簽約儀式,台塑新智能董事長王瑞瑜、總經理劉慧啟、成大副校長莊偉哲、東海大學副校長張嘉修共同出席。未來台塑新智能取得51.9%股權, 領導微藻碳捕捉技術、拓展商業應用層面,期望每年為台灣減碳超過10萬公噸。
2023/02/08 14:20近年來企業經營吹起「ESG風」,環境保護議題逐漸被各大公司所注重,而這股風潮也吹進廠辦中。據信義全球資產公司觀察,全國目前已有85座「綠色工廠」,其中近半數都集中於台南、高雄。
2023/02/01 18:31為協助新北轄內企業改善整體用電情形,新北市政府經發局2022年推出多項節能減碳政策,其中「淨零碳示範場域補助計畫」,以發展淨零碳建物為核心,鼓勵業者建立示範場域,每案場最高補助150萬元,受理期限至2023年1月31日,透過公私協力推展淨零行動,加速建構零碳永續城市,歡迎各界踴躍申請。
2023/01/25 20:33新年即將到來,民眾正在除舊布新準備迎接新年,環保署提醒民眾,注意室內通風配置、擺設植栽,室內擺設植栽,能透過植物吸附懸浮微粒及淨化空氣,不僅能配合年節氣氛妝點一室色彩,也可淨化室內空氣,讓身體更健康,迎接充滿活力的一年,歡迎民眾下載環保署「淨化空氣品質之植物簡介」。
2023/01/20 15:30牛津大學今(20日)在台灣時間凌晨12:00發布《全球碳移除報告》指出,當前全球CDR的方式有99.9%來自傳統的方法,如:造林;僅0.1%來自新的技術方法,如:生物炭等。研究團隊呼籲,各國的CDR計畫數量與實踐巴黎協定所需的移除數量有極大落差,新技術的CDR需增加1,300倍,傳統方式的CDR(樹木與土壤)需要增加2倍,才可能將升溫限制在攝氏2度的目標之下。
2023/01/20 14:58科學家警告,全球暖化1.5°C內能否達成,不只減碳要給力,還得加緊腳步部署二氧化碳移除。以牛津大學史密斯企業與環境學院為首的科學家,20日發布《全球碳移除報告》(State of Carbon Dioxide Removal),該報告是全球第一份追蹤碳移除的獨立科學評估。
2023/01/20 14:32如何能開發具有環保價值的綠能產品,是 2050 淨零排放重要的課題之一,國立成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鄭友仁講座教授研究團隊,3 年前與中鋼合作,經過不斷的實驗,找到植物油不容易氧化的配方,翻轉植物油的市場,未來盼能取代潤滑油市場中具高污染性的礦物油與合成油。
2022/12/20 10:38外貿協會執行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委辦的「智慧機械海外推廣計劃」,今(30)日於印尼製造展(Manufacturing Indonesia)首日辦理以「台灣智慧製造協助印尼永續復甦為主題的發表會,針對印尼主要應用產業汽機車等,由我商上銀、協易、友嘉、東台、盟立等發表協助客戶智慧製造轉型與節能減碳等產品解決方案。
2022/11/30 22:58全球各國國境鬆綁,在減碳與宗教信仰因素下,中華航空在2019年疏食旅客已經達到一成,公司在後疫情時代,選擇在經營素食16年,獲得米其林認證的陽明春天餐廳蔬食餐,提供台灣出發全艙等旅客素食選擇。
2022/11/30 13:33美國8日期中選舉才剛結束,總統拜登(Joe Biden)11日隨即飛往埃及參加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7),藉由一連串的氣候政策,試圖讓美國在氣候戰場上取得領導地位。據《BBC》報導,拜登在COP27上發表談話,承諾為遭受氣候災害的貧窮國家提供資金、並加嚴對石油與天然氣排放甲烷的規範。
2022/11/15 11:48當國際追求ESG永續理念的聲音此起彼落,全球電腦領導品牌技嘉科技GIGABYTE也秉持「二十大國際台灣品牌、亞洲科技百強」榮耀與肯定,十餘年間不遺餘力推展友善產品,成為永續企業代表的同時,更被肯定當初引領業界愛護地球的遠見。
2022/11/03 10:00淨零轉型已是全球共同的目標,今年初政府公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為落實淨零轉型,開啟電業新時代,台電的任務除持續確保穩定供電、發展再生能源並落實能源轉型,今年也因應國家淨零排放路徑正式宣示2050「電力淨零」目標,將從三大面向、八大策略,由低碳、減碳循序漸進走向零碳未來,逐步推動電力淨零排放。
2022/10/29 10:00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日前接受媒體訪問時,批評總統蔡英文「2050淨零轉型」做不到,引發立委關注,環保署長張子敬今(26日)在立院表示,2050淨零排放目標不變,政府相關單位已經提出12大戰略,今年底會提出2030年的階段目標,但減碳要公正轉型,不能讓很多人受到傷害,環保署也會每5年檢討一次。
2022/10/26 10:57為持續朝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努力,臺中市政府110年訂定臺中市商場低碳認證辦法,今(111)年率全國首度針對大型商場推動低碳認證作業,邀請臺中市商場踴躍申請參加,並邀請專家至各商場實地輔導。
2022/10/05 17:22環境汙染問題層出不窮,為保障縣民健康,彰化縣長王惠美上任後,打擊環保犯罪絕不手軟,多管齊下守護宜居家園,交出亮眼成績單,日前出爐的「2022永續城市大調查」評比中,彰化也獲得「永續城市優等獎」肯定,環境力表現突出,成為健康宜居的低碳永續城市。
2022/10/01 14:55國民黨籍屏東市長參選人周佳琪,自從宣布參選以來勤跑基層,她受訪時強調,永續的議題,為所有城市發展所重視的課題,小而美的屏東市,非常適合做智慧城市的發展示範,透過數位科技與減碳綠能做結合,以及未來正規劃的科技產業園區,將營造屏東市成為一個真正綠能環保的城市。
2022/09/22 12:35全球氣候變遷加劇,二氧化碳及甲烷等溫室氣體被認為是致災的主因,而畜牧業正是甲烷的主要排放源。最近有研究指出,在牛、羊飼料中添加海門冬,可大幅降低牛、羊的甲烷排放,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東港生技研究中心投入「減碳海藻」海門冬的人工養殖技術,為「淨零排放」盡一份心力。
2022/09/12 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