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型企業由B Lab®推動,旨在使商業活動對社會和環境產生正面影響。認證依據B Impact Assessment(BIA)標準,強調透明與當責。成為B型企業可加入全球社群,引領永續趨勢,吸引人才,強化品牌聲量,維護企業使命。BIA持續協助企業優化商業影響力,成為企業永續發展的黃金標準。
2023/11/20 23:27由以色列潔淨科技B型企業UBQ公司研發及製造,UBQ™是一種使用廢棄物製造且100%可回收的生物基可回收材料,每生產一噸 UBQ™ 竟能減少從掩埋場或燃燒分解過程中多達11.7 噸二氧化碳當量排放。應用的產業很廣,客戶從汽車大廠賓士、到專業複合材料製造商Teknor Apex等、及品牌如麥當勞、百事可樂及百威英博啤酒集團及全球最大衣架製造商Mainetti等。共募資1.7 億美元(約新台幣52億),在荷蘭興建第一個大型工廠且於 2023 年開始營運,每年將生產8萬噸 UBQ™。
2023/07/05 23:00美國知名的B型企業、全美第一名的冰淇淋品牌Ben & Jerry's,在最新的報導中提到,其主要原料牛奶佔了整桶冰淇淋的碳排放的53%。該公司全球永續發展經理Jenna Evans在接受《Fast Company》的採訪時表示:「過去我們與酪農供應商合作時,要求他們採用再生農業做法,但從未真正全面看待牧場的溫室氣體排放。」因此,Ben & Jerry's制定了一項計劃,減少冰淇淋加工廠鄰近的15家酪農供應商牧場的甲烷和總排放量。
2023/06/19 23:12運動文化發達的美國,一旦NBA球星轉隊或球季結束,大量過剩的過季球衣該何去何從?不管是打入Outlet還是留在倉庫,都是乏人問津。2009年成立的美國B型企業Looptworks,早在升級再造的市場中展現其價值及實力。2018~2020年營業成長300%,總共節省 7,800萬加侖的水!
2023/01/12 09:10韓國B型企業Continew專注用廢棄高檔汽車,如:勞斯萊斯(Rolls-Royce)、法拉利(Ferrari)、賓利(BENTLEY)、特斯拉(Tesla)的皮革座椅、安全帶、和安全氣囊等,設計加工製作成手提包、肩背包、鞋子、文具及鑰匙圈等時尚單品!回收理念透過線上募資,1個多月募達4,000多萬韓元(約98萬元新台幣),超過最初目標的14倍,一舉登上熱銷榜外,更獲防彈少年BTS隊長RM的青睞。之後,美國Kickstarter募資時,也於短時間內達標,更獲得SK Innovation控股公司注資。
2023/01/10 16:33B型企業協會秘書長黃惠敏發表「2022 台灣中小企業ESG策略問卷」調查結果,好的方向是受訪企業有86%認為在做ESG或CSR的企業,可以兼顧公益與獲利;53%表示在評估公司營運績效時會納入ESG等非財務指標衡量;23%已完成或正在進行組織/產品碳盤查做好ESG的最大動機是提升品牌形象;然而,只有26%的企業表示已制定ESG策略及行動,高達81%的企業尚無設置專責的ESG人力;做ESG最大的挑戰在於擔心成本增加、缺少人才、不知如何著手;一般印象受投融資方要求,或者因同儕壓力而做ESG,在中小企業中則不顯著
2022/12/06 09:16由3個女生創辦,成立至今14年的「印花樂In Blooom」,在2019年參與資本市場,成為台灣微型文創市場首獲得創投投資的品牌。一切的起源,因為一個理由:「我們,好喜歡畫畫。」邱瓊玉、蔡玟卉、沈奕妤三位嘉義高中美術班摯友,以取材台灣在地元素為原創圖案設計的靈感,成立台灣設計品牌「印花樂In Blooom」,以印花創造美感與共好生活,經過5年的努力,今年申請到B型企業認證。
2022/10/28 17:02Armanino LLP是全美排名前20名的會計師事務所,曾獲《富比士》評選全美最佳會計稅務事務所,年營業額為5.2億美元(約166億元新台幣)。2021年已認證成為B型企業,成為全球第16家擁有B型企業認證的會計師事務所。
2022/10/19 16:51多元價值已是現今社會的指標,台灣創亞洲同性婚姻之先例、獲國際認同,在台灣同志遊行20週年前夕,王道銀行(O-Bank)推出彩虹認同卡現金回饋限時加碼優惠,共同慶祝、擁護愛的多元價值,十月底前持彩虹認同卡刷卡消費,可享最高10%現金回饋,新申辦用戶還有機會加碼獲得新台幣486元。
2022/10/13 11:04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全球創業潮,帶動共享空間(Co-Working Space)蓬勃發展;在台灣,甚至被認為已是飽和市場。然而,「Impact Hub Taipei 台灣好室」卻不只是個共同辦公室,還扮演著社會創新實驗室、孵化器和社群中心等多元角色,同時提供資源、靈感、合作機會與擴大社會影響力。打造這套獨特生態系統的、是熱血栽進創業路的陳昱築(Rich)與張士庭(Oliver),目的只有一個,「我們想重新定義『成功的商業模式』!」
2022/10/07 09:47每週工作5天、工時40小時的制度是目前全球通行標準,也是工薪階層最為常見的生活方式。疫情爆發前,早有一些公司導入「4日工作制」,讓勞方一週只上4天班、工資照發,結果超乎預期:員工上班更準時、有衝勁、壓力小、心情好,而資方則節省了運營成本。但COVID-19帶來大改變,疫情後的工作型態正在轉變,不少企業主折衷採取高度彈性的混合工作模式,「4日工作制」再度引起討論。
2022/10/05 15:20新冠疫情爆發後,改變了許多人的思考及消費行為。零售業面臨更多關於「我」的個人化價值,消費者更關心商品的環境友善程度;在職場上,也面對主管與新世代員工要培養彼此尊重互動的員工關係。企業如何做,才能靠新關係成功圈粉員工與消費者?台灣B型企業成真咖啡董事長王國雄表示,先讓員工有同理心,先要分享財富,二要關懷照顧來經營,他們就會對他人產生同理心。
2022/09/16 19:06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衝擊國內中小企業,王道銀行(O-Bank)今(31)日宣布,從4月1日起推出「B型企業與社會企業融通貸款專案」,提供額度最高600萬元、年利率1%的優惠貸款,並提供多項申貸手續費減免等優惠,以響應政府政策,並協助B型企業與社會企業共同度過難關。
2020/03/31 20:042017年,台灣工業銀行正式轉型為王道銀行,成為台灣第一家原生數位銀行,也是全球第一家通過B型企業認證的上市銀行,王道銀行副董事長駱怡君接受《ETtoday新聞雲》專訪時指出,公司講求「利他圓己」企業精神,透過B型企業認證,體檢公司體質,有助王道銀成為一家更有效率、更健康的公司,重新定義商業成功。
2019/11/02 08:00甫於半年前上市的王道銀行 ,近來喜事連連。不僅被列入穩健獲利能力的MSCI指數行列,還是全球首家B型企業認證的上市銀行。身為王道銀行接班人的副董事長駱怡君接受本刊專訪,暢談4年來如何帶領王道走出與其他銀行不同之路的心路歷程。
2017/12/06 06:14王道銀行多年前開始推動B型企業,要兼顧獲利又能做公益,副董駱怡君的取經對象竟是這家全球最有名的連鎖咖啡店。
2017/12/06 05:16台灣高齡化問題嚴重,光靠政府無力解決,這時,非營利機構(NPO)的力量,更顯重要。NPO Channel(社會網絡公司)創辦人張幼霖,致力替公益組織籌措資源,4年來,已「燒掉」1,000多萬元,他強調,「人生不是只想著賺錢,是做讓自己感動的事!」
2016/06/11 18:46被視為保健聖品的苦茶油,未來恐面臨本土原物料短缺窘境。71年次的茶籽堂總經理趙文豪表示,台灣苦茶樹農平均年齡超過70歲,在多數年輕人不願投身農業的情況下,「如果哪天他們不種了,或過世了,怎麼辦?」
2016/06/10 19:04「大家誤解了徵信真正的涵義!」中華徵信所總經理張大為說,在台灣,很多人認為,徵信等於捉姦;事實上,徵信源自17世紀的英國,當時,企業信用已被視為交易時的重要參考,而中華徵信所的主要工作,就是調查、評鑑公司信用,「替企業打分數」。
2016/06/09 19:03清大資工所畢業的陳碩鴻、林筱玫是戰友,也是終生伴侶,3年前,兩人頂著2011年微軟創意盃全球冠軍的光環誤闖創業叢林,一路卻走得跌跌撞撞,期間不乏被眾人小覷、奚落等不堪經驗,兩名初出社會的年輕人甚至還親眼見識過投資人落井下石,甚至想把自己一口吞下的那股貪婪。
2016/04/15 12:00一株小巧芽菜,蘊含著綠藤生機的遠大理想。6年前,擁有台大財金系學歷的鄭涵睿、廖怡雯、許偉哲,辭去外商金融公司工作,放棄百萬年薪,一起創辦綠藤生機,希望種出富含酵素、營養成分高、無硝酸鹽的「活體芽菜」;不做商場菁英,改當種菜達人,只因他們認為,「台灣人值得吃更好的食物!」
2016/04/15 11:30「我的員工可能沒那麼好看,沒那麼優秀,無法與其他高級連鎖企業相比,但我們的員工都是真誠的服務」建築設計起家的銘宇興業董事長楊博宇說,2008年跨業開餐廳,旗下「御之饌」連鎖拉麵店遍布全台,員工近7成是弱勢族群,雖然客訴案件不斷,但生意仍好到開了16家分店,今年還要擴大至20家。
2016/04/15 11:00「當老闆,就是要讓員工錢多、事少、離家近!」嘉威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張威珍,畢生奉行「利他」精神,強調企業在追求利潤的同時,也要照顧員工、回饋社會;嘉威的待遇平均較業界高15%,加班時數少,還提供宿舍,友善的工作環境,不僅帶來穩定營收,員工流動率也一直維持在3%以下。
2016/04/15 10:302014年台灣誕生了第一家B型企業「DOMI(綠然能源)」,這是由6名有科技、網路、經濟、品牌與公關專業背景的創業家所組成,他們不只是一家單純販售LED節能燈具的公司,在賣產品的同時,還會把收益拿來幫客戶種樹。
2016/04/15 10:00看似好好老闆的張威珍,其實也很清楚資本主義的重要性,「台灣所謂的幸福企業,早已經被血汗工廠打敗了。」他直言,沒有競爭力的幸福企業根本無法在目前社會存活,「會計師剛好屬於高技術門檻,今天如果是低技術門檻的工作,我的經驗很可能又不適用了,恐怕也會選擇提高工時。」
2016/04/15 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