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為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2040年起台灣將禁售燃油車,且推動廣設電動車充電設備。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 估計到 2030 年則需880萬個充電點,預計 2023 年到 2029 年全球電動車快速充電系統市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 7.31%。
2025/03/22 11:31紐西蘭B型企業Medsalv 是以循環經濟原則來回收、修復和再製造的製造商,處理如病人轉移床墊、預防深部靜脈栓塞的袖套、血壓袖帶和止血帶及醫療鞋套等的醫材的再清潔及滅菌;透過延長醫材料的使用壽命和資源節約,使醫院減少成本,更減少原本新產品製造的環境排放負擔。
2025/03/26 23:27人們很容易認為平價的香蕉是理所當然的,《富比士》雜誌報導,它那黃澄澄的外表看似陽光明媚,但種植香蕉的農民卻面臨著極大的困境。因傳統種植香蕉在大型單一栽培的農場,密集種植的農法致土壤退化,迫使農民持續依賴化學肥料和殺蟲劑,危及當地水資源及工人和周邊社區人們的健康。
2025/02/14 22:50全球葡萄酒已受更極端的氣候如乾旱、高溫導致的火災威脅,有葡萄酒莊想盡辦法循環使用水資源、及進行再生有機農法種植葡萄,讓土壤恢復健康、且能固碳、減碳,不止扭轉氣候變遷,更吸引對永續或有機關注的消費者。
2025/02/14 22:20英國Cafédirect是以農民利益為中心的B型企業,透過直接採購及夥伴計畫提高農民生活水平。透過婦女賦權、氣候應變訓練和科技導入提升農場效率。重新造林計畫以碳信用額激勵社區植樹。消費者支持這種正向影響,使企業成為改善世界的力量。
2024/01/26 01:44B型企業由B Lab®推動,旨在使商業活動對社會和環境產生正面影響。認證依據B Impact Assessment(BIA)標準,強調透明與當責。成為B型企業可加入全球社群,引領永續趨勢,吸引人才,強化品牌聲量,維護企業使命。BIA持續協助企業優化商業影響力,成為企業永續發展的黃金標準。
2023/11/20 23:27時尚改革倡議者正在向品牌施壓,要求在其供應鏈中呈現更好的環境和社會影響力來提高透明度。消費者越來越希望更多地了解購買的產品是在何處及如何生產的,他們積極用消費來獎勵這些透明供應鏈的企業,並拒絕購買來警示不這樣做的公司。投資者也批評違反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的企業,據估計在美國,此類事件於上市公司中造成了近5,000億美元的損失。
2024/08/21 21:15Notpla是一家英國B型企業,致力於使用大自然界存在的材料取代一次性的塑料包裝。該公司的產品已成功應用於食品和個人清潔用品產業,並且已募資達1千6百萬英鎊。Notpla的目標是用海藻取代一次性塑料包裝,並希望海藻能更廣泛取代一次性塑料包裝。
2024/04/03 06:29英國果汁品牌純真飲料透過採購實現永續目標。與供應商合作,評估環境、再生能源等,確保合作共享價值觀。如,與西班牙合作降低草莓種植水耗。在印度,教導芒果農民節水、使用有針對性農藥,提高產量,提供賦權領導力訓練,增加農民收入。與千多品牌合作,推動農場永續評估,促進飲食業改善永續農法。
2024/03/18 22:04英國B型企業One+All透過員工持股、樹立良好供應鏈關係、提供福利及環境友善產品,獲利激增八倍。重視員工幸福,提升客戶體驗;關注供應商員工福祉,降低疾病率並增強工人發言權。環境方面,確保材料安全,採用淨零目標,注重碳排放意識,力爭2028年實現淨零排放目標。
2023/12/20 01:13在2022年9月喬納德將Patagonia的所有權捐出給環境信託及環保組將近一年後,他接受麥肯錫採訪,問到Patagonia如何超越傳統的資本主義,在獲利的同時保護環境、照顧員工及社區?
2023/11/19 18:45一杯國產鮮奶的「交易」模式中有政府制訂基礎收購價、酪農飼養乳牛、食品大廠按基礎收購價收購生乳,過程中,酪農承擔高度風險;而飼料價格飛漲、鮮乳銷售量下滑、外國鮮乳進口、大廠中斷收購等等,均會造成酪農生乳滯銷、倒掉、被迫賣掉牧場。目前台灣的乳品生產供應體系韌性不足,產業也潛在永續風險。
2023/09/11 22:50倫敦交易所上市的英國 B 型企業,數位轉型及客戶體驗顧問公司 Kin + Carta ,全球擁有 2000 多名數位轉型的工程師及策略顧問,於17個城市設有辦公室,服務3萬多家企業客戶,如:波克夏·海瑟威( Berkshire Hathaway)、ASICS、地中海俱樂部(Club Med)、LEXUS 汽車等。
2023/07/27 00:13由以色列潔淨科技B型企業UBQ公司研發及製造,UBQ™是一種使用廢棄物製造且100%可回收的生物基可回收材料,每生產一噸 UBQ™ 竟能減少從掩埋場或燃燒分解過程中多達11.7 噸二氧化碳當量排放。應用的產業很廣,客戶從汽車大廠賓士、到專業複合材料製造商Teknor Apex等、及品牌如麥當勞、百事可樂及百威英博啤酒集團及全球最大衣架製造商Mainetti等。共募資1.7 億美元(約新台幣52億),在荷蘭興建第一個大型工廠且於 2023 年開始營運,每年將生產8萬噸 UBQ™。
2023/07/05 23:00美國知名的B型企業、全美第一名的冰淇淋品牌Ben & Jerry's,在最新的報導中提到,其主要原料牛奶佔了整桶冰淇淋的碳排放的53%。該公司全球永續發展經理Jenna Evans在接受《Fast Company》的採訪時表示:「過去我們與酪農供應商合作時,要求他們採用再生農業做法,但從未真正全面看待牧場的溫室氣體排放。」因此,Ben & Jerry's制定了一項計劃,減少冰淇淋加工廠鄰近的15家酪農供應商牧場的甲烷和總排放量。
2023/06/19 23:12提倡性別平權不遺餘力的渣打國際商業銀行,攜手勵馨基金會、B型企業Impact Hub Taipei,推出「渣打女力創業獎(Women in Entrepreneurship, WiE)」,透過渣打銀行的國際網絡,帶入資源,從創業相關課程、育成培力、業師輔導,及總金額160萬元獎勵金等面向,支持並協助年輕創業女性擴大影響力。
2023/03/24 16:59運動文化發達的美國,一旦NBA球星轉隊或球季結束,大量過剩的過季球衣該何去何從?不管是打入Outlet還是留在倉庫,都是乏人問津。2009年成立的美國B型企業Looptworks,早在升級再造的市場中展現其價值及實力。2018~2020年營業成長300%,總共節省 7,800萬加侖的水!
2023/01/12 09:10韓國B型企業Continew專注用廢棄高檔汽車,如:勞斯萊斯(Rolls-Royce)、法拉利(Ferrari)、賓利(BENTLEY)、特斯拉(Tesla)的皮革座椅、安全帶、和安全氣囊等,設計加工製作成手提包、肩背包、鞋子、文具及鑰匙圈等時尚單品!回收理念透過線上募資,1個多月募達4,000多萬韓元(約98萬元新台幣),超過最初目標的14倍,一舉登上熱銷榜外,更獲防彈少年BTS隊長RM的青睞。之後,美國Kickstarter募資時,也於短時間內達標,更獲得SK Innovation控股公司注資。
2023/01/10 16:33B型企業協會秘書長黃惠敏發表「2022 台灣中小企業ESG策略問卷」調查結果,好的方向是受訪企業有86%認為在做ESG或CSR的企業,可以兼顧公益與獲利;53%表示在評估公司營運績效時會納入ESG等非財務指標衡量;23%已完成或正在進行組織/產品碳盤查做好ESG的最大動機是提升品牌形象;然而,只有26%的企業表示已制定ESG策略及行動,高達81%的企業尚無設置專責的ESG人力;做ESG最大的挑戰在於擔心成本增加、缺少人才、不知如何著手;一般印象受投融資方要求,或者因同儕壓力而做ESG,在中小企業中則不顯著
2022/12/06 09:16由3個女生創辦,成立至今14年的「印花樂In Blooom」,在2019年參與資本市場,成為台灣微型文創市場首獲得創投投資的品牌。一切的起源,因為一個理由:「我們,好喜歡畫畫。」邱瓊玉、蔡玟卉、沈奕妤三位嘉義高中美術班摯友,以取材台灣在地元素為原創圖案設計的靈感,成立台灣設計品牌「印花樂In Blooom」,以印花創造美感與共好生活,經過5年的努力,今年申請到B型企業認證。
2022/10/28 17:02Armanino LLP是全美排名前20名的會計師事務所,曾獲《富比士》評選全美最佳會計稅務事務所,年營業額為5.2億美元(約166億元新台幣)。2021年已認證成為B型企業,成為全球第16家擁有B型企業認證的會計師事務所。
2022/10/19 16:51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全球創業潮,帶動共享空間(Co-Working Space)蓬勃發展;在台灣,甚至被認為已是飽和市場。然而,「Impact Hub Taipei 台灣好室」卻不只是個共同辦公室,還扮演著社會創新實驗室、孵化器和社群中心等多元角色,同時提供資源、靈感、合作機會與擴大社會影響力。打造這套獨特生態系統的、是熱血栽進創業路的陳昱築(Rich)與張士庭(Oliver),目的只有一個,「我們想重新定義『成功的商業模式』!」
2022/10/07 09:47每週工作5天、工時40小時的制度是目前全球通行標準,也是工薪階層最為常見的生活方式。疫情爆發前,早有一些公司導入「4日工作制」,讓勞方一週只上4天班、工資照發,結果超乎預期:員工上班更準時、有衝勁、壓力小、心情好,而資方則節省了運營成本。但COVID-19帶來大改變,疫情後的工作型態正在轉變,不少企業主折衷採取高度彈性的混合工作模式,「4日工作制」再度引起討論。
2022/10/05 15:20新冠疫情爆發後,改變了許多人的思考及消費行為。零售業面臨更多關於「我」的個人化價值,消費者更關心商品的環境友善程度;在職場上,也面對主管與新世代員工要培養彼此尊重互動的員工關係。企業如何做,才能靠新關係成功圈粉員工與消費者?台灣B型企業成真咖啡董事長王國雄表示,先讓員工有同理心,先要分享財富,二要關懷照顧來經營,他們就會對他人產生同理心。
2022/09/16 19:06第1頁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