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際淨零(Net-Zero)意識抬頭,各大企業紛紛發布「永續報告」、「ESG報告」等文件,一方面提升企業體透明度,一方面也彰顯企業對永續轉型的決心。金管會也於2022年底發布「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第一階段將針對資本額逾100億上市櫃或鋼鐵水泥業,於2023年開始盤查。企業撰寫「ESG報告」的壓力越來越大,這份「ESG報告」有什麼特別之處?對企業真的那麼重要嗎?寫作ESG報告過程會遇到哪些困難?
2023/01/30 15:23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現象,全球皆然,金字塔頂端的高所得者吸納越來越多的財富,根據全球不均度資料庫(World Inequality Database),從1981年至2019年間,美國所得最高1%者的所得占比從10%成長至23%,增加12個百分點,日本、南韓、新加玻也分別增加2到5個百分點。
2023/01/12 17:07經濟部能源局於2022年底公布離岸風電第3階段區塊開發第1期競標最終得標及容量分配結果,共計3GW裝置容量將於2026年及2027年併網發電。7個雀屏中選的風場中,外資佔多數,包括了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丹麥)、科理歐(Corio/澳洲)、北陸能源(Northland Power/加拿大)、風睿(Synera/美國)、法國電力(EDFR/法國)、及天豐新能源 (Skyborn/美國) ,而本土參與者/開發商代表則有力麗及台亞。
2023/01/06 17:18大家能想像平常跟你在工作上有很多互動的高階主管,突然在課程上擔任講師,與你大談自己的管理跟領導心法,如何帶領團隊達成組織任務嗎?我在台積電接受管理培訓後,有了更多的換位思考,開始想「難怪他以前是這樣帶我們的」、「原來他背後的想法是這樣」。這對剛升上主管的我們來說,受益匪淺。
2023/01/06 01:06主計總處21日指出,2021年受僱員工全年總薪資(含經常性與獎金等非經常性薪資)中位數為50.6 萬元,較2020年增加0.5萬元;全年平均薪資則為67萬元,較前年增加2萬元。不過該份資料亦顯示,全體受僱員工中,「薪資小於平均數67萬元者」占比高達68.31%,較去年提升0.43個百分點,創下歷年來新高。
2022/12/23 12:23如果我們只聚焦在漫威「作品」本身的好壞,就會誤判漫威成功的本質。漫威走過重重困境,終於找到的「商業模式」,才是他們成功的本質所在。漫威面對商業模式的態度,可以跨越國境與業種業態的隔閡,在獲利創新方面帶給每一家企業很大的啟示。
2022/12/21 23:59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UNCBD)的COP15於19日正式落幕,本次達成一項歷史性協議,預計在2030年以前保護30%的地球自然資源(將地球上30%陸地與水域設為保護區),也就是「30x30」。此外,提高金援開發中國家,2025年前,每年提供200億美元(6,142億元臺幣)經濟援助,並於2030年提高到每年300億美元(9,213億元臺幣),用於保育生物多樣性協議涵蓋的23項目標,希望可以改變數10年來人類對物種與生態系統的破壞。
2022/12/21 10:46近年來,在少子女化、長期低薪高房價和教育政策脫軌(廣設大學、資源錯置、教育制度弱化基礎訓練、理工學生大幅減少、大學學制僵化、大學教師年金大砍等)下,台灣在育才、攬才、留才和聚才的原有優勢正在快速消逝中,而且已經造成產業人才的短缺。
2022/12/20 18:05吉卜力動畫《神隱少女》隱喻河水遭廢棄物污染、喚醒河神記憶的情節,其實在現實世界也有相似的呼應!在屏東大武山下的五溝水,是一處寧靜又優美的親水聚落,是「五溝水守護工作站」努力20年的成果;而他們所做的工作,也是喚醒人們對河水的記憶,讓河回到原來美麗的模樣,重新拉近人與水的距離。
2022/12/20 17:41各國大量印鈔的結果導致資產價格膨脹,以致於現在央行也陷入兩難的局面,若不繼續下去,將導致大量殭屍企業,甚至「殭屍國」的崩潰。但繼續下去又將導致持續通膨!這部分只需稍微觀察一下在黃金、礦業、原物料、比特幣等方面的投資,就很容易看到有越來越多人對目前的金融體系和機構失去信心。
2022/12/19 23:59台北霞海城隍廟近年啟動「送暖到偏鄉計畫」,至今範圍已遍及桃園、新竹、苗栗、台中、宜蘭等40間小學,過程發現「偏鄉其實一點也不偏,只是比較遠而已」,因此與同樣關注議題的金樹慈善基金會、三豐果多共同倡議,將「偏鄉」正名為「遠鄉」, 「希望不要有所歧視感,好像總是矮人一截的感覺。」
2022/12/19 16:50回顧2022年國際大事,不論是俄烏戰爭、裴洛西訪台、英國女王過世、安倍晉三遇刺等事件,均引起世界各地媒體高度關注。《ETtoday新聞雲》為您整理今年國際關注的6大人物。
2022/12/19 10:56台北市立委補選候選人抛出「核二核三延役」,引起反對與支持核能者激辯。惟眾多意見中,獨缺以權利為基礎的思考,尤其是在氣候變遷時代下的人權思考。而人權、權利的思考,是平衡不同(世代)利益關係者的一個重要關鍵,是在探討氣候時代下,更包容、更公正的核能政策要如何形成的過程。
2022/12/16 11:40本篇無意討論台積電赴美設廠是否因外部政治壓力所致,也不想細究攸關國安的「矽盾」是否就此喪失,但美國設廠的現實考量中,電力供給是否穩定恐怕也是眾多要素之一。尤其前董事長張忠謀才說台積電不能容忍一分鐘停電,偏偏台灣一年內就發生三次大停電,逼得台積電考慮在國內各廠區自建天然氣發電機組。
2022/12/13 11:49最具權威性的道瓊永續指數(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Index, DJSI)評選結果在台北時間10日出爐,元大金控從500多家企業中脫穎而出,蟬聯標普全球企業永續評比(S&P Global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CSA)綜合金融組世界第一。
2022/12/10 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