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好觀點

呂秀蓮帶隊「愛和平保台灣」遊行!呼籲三強國領導人「放下戰爭」

呂秀蓮帶隊「愛和平保台灣」遊行!呼籲三強國領導人「放下戰爭」

前副總統呂秀蓮號召「反核武,救地球;愛和平,保台灣」遊行在今(12)日展開,由國父紀念館行進至二二八和平公園,除了強調「台灣拒當第二個烏克蘭」之外;也公開給拜登、習近平、普丁的信件,呼籲世界三強的國家領導人放下戰爭,針對世界和平、地球的永續發展認真討論解決之道。

2022/11/12 15:11
全台最小圖書館!廢棄加油站變身「青鳥圖書館」打造知識永續

全台最小圖書館!廢棄加油站變身「青鳥圖書館」打造知識永續

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內,一座廢棄加油站大變身,由青鳥書店改造為「青鳥圖書館」,也是全台最迷你的圖書館。目前以「繪本、圖像書」為主要選書,也讓全台青鳥書店的輕微破損、泛黃、具有意義及年代性較高的書籍,定期運送至此,提供民眾免費閱讀,打造書與知識的永續循環。

2022/11/11 22:22
陳清河/積極導入粉絲變現新平台 企業永續經營之道

陳清河/積極導入粉絲變現新平台 企業永續經營之道

當眾人從網路回到馬路,離家途中最可能接觸到的媒體,除了閱讀報章雜誌、下載影音內容與瀏覽手機訊息之外,當然還包括街頭商家廣告、大型看板、櫥窗廣告、LED顯示板、智慧穿戴裝置、電梯間的螢幕、捷運與公車廣告等實體廣告模式。本文將聚焦在上述這些家外媒體,如何結合社群發揮極大化的宣傳效益。

2022/11/10 11:10
讓台灣變成壯壯的番薯!蔻蘿蘭基金會攜手慈心「樹造未來」打造生態樂園

讓台灣變成壯壯的番薯!蔻蘿蘭基金會攜手慈心「樹造未來」打造生態樂園

蔻蘿蘭品牌於1994創立蔻蘿蘭植物基金會,秉持著:保護、探索、分享的理念,行動遍及全球27個國家,種植超過150,000棵樹,他們也了解在臺灣海岸造林的重要性,今年特別與慈心基金會合作,透過「樹造未來Seeding for Future 」活動,於宜蘭海岸線親手種下750株守護臺灣的樹苗。

2022/11/09 15:00
江賢二藝術園區限定開放!30年不賣畫老了才成名 粉絲見本人哭了

江賢二藝術園區限定開放!30年不賣畫老了才成名 粉絲見本人哭了

台灣藝術家江賢二從15歲就立志要成為畫家,卻直到中年才認可自己夠格、老了才成名。今年已經80歲的他,認為台東給自己第二個藝術生命,決定在落腳處成立「江賢二藝術園區」,分享給其他創作者和想獲得平靜的旅人。近來局部空間落成,期間限定開放,有粉絲朝聖時巧遇他本人,還激動到淚流不止。

2022/10/31 19:48
考上教師資格一定要當老師? 印花樂仨人創業發揮社會影響力

考上教師資格一定要當老師? 印花樂仨人創業發揮社會影響力

由3個女生創辦,成立至今14年的「印花樂In Blooom」,在2019年參與資本市場,成為台灣微型文創市場首獲得創投投資的品牌。一切的起源,因為一個理由:「我們,好喜歡畫畫。」邱瓊玉、蔡玟卉、沈奕妤三位嘉義高中美術班摯友,以取材台灣在地元素為原創圖案設計的靈感,成立台灣設計品牌「印花樂In Blooom」,以印花創造美感與共好生活,經過5年的努力,今年申請到B型企業認證。

2022/10/28 17:02
高齡化少子化擋不住 更要加強基礎建設

高齡化少子化擋不住 更要加強基礎建設

各國紛紛導引長期性資金進入基礎建設投融資的優勢很清楚:基建執行方,可更快取得資金,縮短建設進度,創造下一代更好生活;而這群好命世代的投資方,也能取得基建投資回報的穩定現金流,保障自己老年生活。這種利己利他,創造多贏的局面,端看政府與民間能否共同合作。

2022/10/27 23:37
長照家庭哪裡去?僅11%住機構 學者籲提高補助

長照家庭哪裡去?僅11%住機構 學者籲提高補助

國內重症家庭照顧長期依賴移工,導致長照資源集中在輕、中症家庭,政府調查也顯示民眾憂心機構品質,入住住宿型機構意願低落,學者與民間團體批評長照制度對重症家庭入住機構補助太低。衛福部回應,正研擬調高入住機構補助金額,朝失能等級越高、補助金額的方向研擬,但因國人孝道觀念影響,對入住機構補助仍會低於對社區與居家服務補助,避免出現由照顧者主導讓長輩入住機構的誘因。

2022/10/27 20:25
移工在他家中風 他讓她住院養病還照樣給薪

移工在他家中風 他讓她住院養病還照樣給薪

長照和移工制度銜接困難,只要移工一逃跑或辭職,重症家庭馬上天下大亂。在這「亂世」之中,也有人找出解法。陳先生聘用移工20多年來,沒有一位移工逃跑,甚至他還反過來照顧移工,靠的就是同理心與建立「交接」制度。

2022/10/27 20:20
「我只是想幫兒子找安身立命的地方」身處高位的官員一樣找不到看護

「我只是想幫兒子找安身立命的地方」身處高位的官員一樣找不到看護

國內長照制度與移工制度銜接出現斷層,不只是社會底層的弱勢民眾受害,連看似更有資源的政府官員,同樣面臨難解的長照問題。身為監察委員,國家發給王幼玲每月近20萬元的薪水,還賦予她糾正、彈劾行政部門缺失的權力,但面臨照顧人手問題,她同樣身處困境。

2022/10/27 20:15
「我是不是要辭職回家照顧阿嬤?」青壯族的人生長照困境

「我是不是要辭職回家照顧阿嬤?」青壯族的人生長照困境

依政府調查,近年為了照顧家人而離職的「照顧離職」,已經突破2萬人,連續兩年增加;另有高達6成勞工表達曾考慮要為照顧家人而辭職的念頭。近年民間團體不斷倡議要求比照公務員,替勞工增設「有薪家庭照顧假」,才能緩解照顧離職潮;但勞動部認為此舉恐增加雇主每年百億元負擔,社會共識不足。學者則建議可仿效德國制度,勞工請家庭照顧假時可向政府無息貸款支應。

2022/10/27 20:10
「她們為什麼可以拒絕照顧我爸?」缺乏支持的照顧體系

「她們為什麼可以拒絕照顧我爸?」缺乏支持的照顧體系

「這是她們的專業,為什麼她們可以拒絕提供照護?」吳小姐的爸爸已經中風20多年了。這20年來,吳小姐換過20多個照服員、10個台籍看護、8個外籍家庭看護工,但幾乎沒有人能達到她的照顧需求。專家分析,移工來台後遇到病人身體有變化,或和先前學到的照顧方式不同,也不知道能向誰求助,呼籲政府重視移工在台的訓練。

2022/10/27 20:05
「我妹妹說她照顧得很想死!」台灣長照家庭圖鑑凸顯無奈慘況

「我妹妹說她照顧得很想死!」台灣長照家庭圖鑑凸顯無奈慘況

台灣長照人力長期依靠移工和長照制度,但新冠疫情後讓原先脆弱的結構崩塌,讓兩項制度的銜接問題浮上檯面。讓許多失能重症者家庭被制度「漏接」,四處求助無門。《東森新媒體ETtoday》推出「台灣長照家庭圖鑑」專題,從5個重症家庭故事出發,深入採訪多位照顧者、被照顧者、學者、團體與官員,發現衛福部主管的長照制度,與勞動部主管的移工制度長期脫節,導致不論哪一項制度都無法解決重症家庭面臨的困境,是造成問題的主因。究竟台灣未來的長照要走去哪?要怎麼走?

2022/10/27 20:02
打造多元共融的幸福職場!P&G寶僑家品鼓勵員工做自己 疫情下業績逆勢成長創高峰

打造多元共融的幸福職場!P&G寶僑家品鼓勵員工做自己 疫情下業績逆勢成長創高峰

性別平等、婦女權利一直是全球關注的議題,近年在台灣推動多元平權的P&G寶僑家品不但年年參與同志大遊行,更從公司內部建立多元共融,讓多元性別員工能在職場真實做自己,成為堅強的團隊P&G寶僑家品香港台灣總裁James 林劍洪說疫情挑戰大,P&G過去4年業績不受影響,平均雙位數成長,創下歷年新高!

2022/10/25 09:30
來一球「魚鱗」冰淇淋吧! 愛地球新妙招也可以在台灣吃到

來一球「魚鱗」冰淇淋吧! 愛地球新妙招也可以在台灣吃到

循環經濟及產業共生的新食尚,悄然為趨勢。成立於2019年的新創公司愛莉兒食品生技,運用養殖漁業重鎮、高雄在地水產品副產物取得容易的優勢,透過生物技術、從「魚鱗」中萃取「魚膠原蛋白」,取代豬皮明膠、黏稠劑等食品添加物,再用來製作冰淇淋以及湯包,達到循環經濟及產業共生。

2022/10/25 09:10

第5頁共6頁

go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