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與企業責任:不可分割的夥伴關係

▲玉管處呼籲民眾進入山區「停、看、聽」,與野生動物和平共處。(圖/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生物多樣性並非與經濟無關。(資料圖/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 林志謙/政大法學院碩專班

過去半個世紀以來,全球野生動物數量平均驟減 73%;約 100 萬個物種面臨絕種世界自然基金會(WWF)《2024 年地球生命力報告》顯示:自 1970 年以來,全球脊椎動物種群規模減少 73%。政府間科學政策平台估計,超過 100 萬種動植物正面臨滅絕危機,其中許多物種可能在未來數十年內消失。此外,入侵外來物種每年造成全球 4,230 億美元經濟損失,自 1970 年以來其影響力每 10 年增長 4 倍。這些數據顯示,人類活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破壞生態系統。

瀕臨危機的生態與企業使命

生物多樣性並非與經濟無關,75% 的主要農作物依賴動物傳粉,然而昆蟲數量下降導致每年 2,350 億至 5,770 億美元的農業產值面臨風險。若生態系統崩潰,其影響將無法逆轉,對全球食物供應、醫藥研發、能源資源和經濟穩定造成深遠衝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已達前所未有的程度。這不僅是生態問題,更關乎企業的生存與責任。世界經濟論壇(WEF)《2025 全球風險報告》將生物多樣性喪失列為未來 10 年全球 3 大風險之一,企業若忽視此趨勢,恐將面臨供應鏈中斷、原物料短缺、金融市場動盪等挑戰。因此,企業應正視這場生態危機,將生物多樣性視為核心經營議題,轉危為機。

▲玉管處呼籲民眾進入山區「停、看、聽」,與野生動物和平共處。(圖/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玉管處呼籲民眾進入山區「停、看、聽」,與野生動物和平共處。(資料照/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生物多樣性喪失對企業的衝擊

生物多樣性的衰退正迅速演變為經濟與商業風險。自然為企業提供如水資源淨化、氣候調節、授粉、害蟲控制等「隱形服務」,其崩壞將直接影響企業營運。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研究指出,全球約 55% 的 GDP約58兆美元依賴自然資源。普華永道(PwC)報告也顯示,供應鏈風險尤為嚴峻,農業、漁業、林業首當其衝,而製造業與零售業則因上游原料短缺,面臨成本上升與產能下降的風險。

此外,自然災害頻率升高(如森林砍伐導致水土流失、洪水風險增加),企業基礎設施暴露於更大營運風險中。供應鏈全球化亦加劇這些風險,使任何地區的生態危機都可能透過多米諾效應波及跨國企業。

金融市場同樣高度關注生物多樣性風險。研究顯示,全球主要上市公司中,超過一半的市值直接暴露於自然風險,投資人日益關切企業是否妥善管理生物多樣性議題。WEF指出,生物多樣性喪失將引發自然資源短缺,影響企業長期競爭力。企業若不積極應對,將面臨融資成本上升、投資人撤資、品牌價值受損等挑戰。

企業決策的新動力:政策與市場機制

面對生物多樣性危機,全球政策與市場機制迅速演進,推動企業採取行動。

政策層面:

●《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GBF)設定 2030 年前保護 30% 陸地與海洋的目標,要求企業降低對生態的負面影響。

●歐盟《無毀林產品法規》(EUDR):自 2024 年底起,凡進入歐盟市場的高風險商品(如牛、可可、咖啡、棕櫚油、大豆等)須證明其來源不涉及森林砍伐。

金融市場:

●自然相關財務揭露工作小組(TNFD)於 2023 年發布指引,目前全球已有超過 500 家企業與金融機構採用,促進生物多樣性風險資訊揭露。

●投資者關注自然資本,未來企業若未妥善管理生物多樣性風險,將影響融資條件,甚至面臨股價波動。

消費市場:

●ESG意識高漲,消費者越來越關注產品的環境足跡,企業若涉足生態破壞,可能遭受市場抵制。

企業長期戰略:邁向與自然共生的未來

企業應將生物多樣性納入永續發展策略,採取具體行動以降低風險並創造新機遇。

1. 評估依存與風險:透過自然資本核算、生命週期分析等工具,盤點供應鏈對生態的影響。

2. 強化數據與資訊揭露:運用 TNFD 框架,定期公開企業與生物多樣性相關的影響與減緩措施。

3. 設定目標與行動計畫:承諾「無淨損失」(No Net Loss)或「自然正向」(Nature Positive),落實棲地保育與供應鏈管理。

結語

生物多樣性危機不僅是環境挑戰,更關乎企業長期競爭力與風險管理。企業應從被動合規轉向積極創新,將生態保育視為競爭優勢的一環。率先行動的企業將透過永續產品與供應鏈轉型,贏得市場與投資者青睞。

展望未來,隨著 2030 年生物多樣性目標逐步推進,企業不僅能扮演重要角色,更能透過與自然共生的策略,為自身創造長遠價值。企業責任不應止步於減少破壞,而應致力於「積極造福」,將商業運轉轉化為生態系統的正向力量,將迎來一個生態與經濟共榮的永續未來。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關鍵字: ESGSDGs氣候氣候損失與損害基金生物多樣性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go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