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碳

東森集團積極推動ESG機制 「綠色物流包裝」 實踐節能減碳 

為達到2050 淨零目標,ESG已成為台灣企業亟需應對的課題,近年來,東森集團不僅關注自身的商業發展,更重視對社會的貢獻與環境的保護,積極推動ESG責任。

碳權產品22日開賣 碳交所:每噸5至15美元

台灣碳權交易所今年8月正式揭牌,預計12月22日啟動碳權交易。碳交所表示,環境部規劃2025年開徵碳費,因此目前首批掛牌國外碳權暫不可抵充國內碳費,也不能直接抵歐盟碳關稅,但可做為「碳中和」之用。

揪用戶愛地球共創多贏!永豐銀行幫你養成「休碳好習慣」滑手機就能減碳賺優惠

當「節能減碳」成為大家朗朗上口的口號,卻還是有許多人忽略從日常生活開始累積做起的重要性!其實包括從簡單的隨手關燈、選擇節能設備、減少用紙、透過方便的網路直接以手機數位化交易等,都是有效減少碳足跡的作法。

7月第一週「熱」破10萬年紀錄 專家:明年會更熱

7月第一週全球迎來有史以來最熱的一週,美國國家環境預報中心更指出,7月6日的全球日均溫攀升至17.23°C,已打破10萬年來的紀錄。世界氣象組織(WMO)在7月10日記者會上也指出,從6月底開始,所有的觀測數據都非常高,包含海水的溫度、氣溫。此外,南極海冰覆蓋的程度也創下史上新低,前所未見。面對「史上高溫」,台灣應該如何應對?銘傳大學都市規劃與防災學系副教授石婉瑜、中央氣象局長期預報課課長羅資婷、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研究所研究員陳主智對此現象皆強調,全球暖化的影響已不容小覷。

這間公司從「垃圾產生100%再生材料」 大廠紛紛搶合作

由以色列潔淨科技B型企業UBQ公司研發及製造,UBQ™是一種使用廢棄物製造且100%可回收的生物基可回收材料,每生產一噸 UBQ™ 竟能減少從掩埋場或燃燒分解過程中多達11.7 噸二氧化碳當量排放。應用的產業很廣,客戶從汽車大廠賓士、到專業複合材料製造商Teknor Apex等、及品牌如麥當勞、百事可樂及百威英博啤酒集團及全球最大衣架製造商Mainetti等。共募資1.7 億美元(約新台幣52億),在荷蘭興建第一個大型工廠且於 2023 年開始營運,每年將生產8萬噸 UBQ™。

救缺電!台電推「四接3.0」 環團:外木山生態大破壞

基隆協和電廠改建計畫爭議不斷,2022年台電提出「四接3.0」,預計在7日舉行第5次環評會議,不過,環團質疑協和更新計畫必要性。台電表示,預估2025年北東電網供需缺口恐達470萬瓩以上,將面臨電力短缺,因此計畫在外木山海岸填海造陸18.6公頃,興建兩部燃氣機組與第四座天然氣接收站(簡稱四接),以天然氣代替燃油發電。但環保團體抗議這將嚴重破壞生態,外木山1/4的海洋生物恐消失、活埋7萬多株珊瑚、趕走保育類綠蠵龜及玳瑁,因此呼籲台電應轉型為再生能源電廠。

美國第1名冰淇淋Ben&Jerry's 打造「減碳排」牛奶救地球

美國知名的B型企業、全美第一名的冰淇淋品牌Ben & Jerry's,在最新的報導中提到,其主要原料牛奶佔了整桶冰淇淋的碳排放的53%。該公司全球永續發展經理Jenna Evans在接受《Fast Company》的採訪時表示:「過去我們與酪農供應商合作時,要求他們採用再生農業做法,但從未真正全面看待牧場的溫室氣體排放。」因此,Ben & Jerry's制定了一項計劃,減少冰淇淋加工廠鄰近的15家酪農供應商牧場的甲烷和總排放量。

最強「蔬食Buffet餐廳」是哪家? 鄉民狂推這間:贏同價位葷食

每人每天只要吃1餐蔬食,就可為地球減碳約2公斤,1天更可減少達4.1公斤排碳量,隨著近年蔬食主義者增加,也出現許多高質感的蔬食餐廳,不只菜色豐富,店內裝潢也很時尚,就有網友好奇問,推薦哪間蔬食吃到飽的餐廳?貼文掀起網友討論。

經濟部失職「害我窮!」 首宗氣候訴訟今開庭:籲檢討用電大戶條款

綠色和平、環境法律人協會,與4名氣候災難的潛在受害者,主張現行的「用電大戶條款」對企業的再生能源設置要求過低,忽略其減碳義務,違反環境基本法,侵害人民基本生存權利,2021年初對經濟部提告,發起「臺灣第一起氣候訴訟」。歷經2年時間,終於迎來正式開庭程序,現場出席者包含臺灣大學氣候行動社社員、律師、法律系學生、企業人士、NGO、政府機關、媒體等。

企業都錯了! 學者:減碳不是在做善事,而是排放者的責任與義務

去年3月,國發會公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藍圖」,一直為專家學者所詬病:「太保守!」各界批判淨零相關部門的路徑評估模式、資料分析並不透明,亦缺乏參與式治理之落實。時隔一年,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中心於31日發布《淨零之路 台灣的雙贏策略》專書,直指台灣邁向淨零必須先「深度減碳」,並點出現階段政府無法做到淨零的原因,同時,提出6大積極方案。

聯合國發布「人類求生指南」 氣候炸彈進入倒數10年

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專家小組(IPCC)在台灣時間昨晚(3/20)發布最新報告,警示地球暖化已經逼近關鍵臨界值,工業國和其他國家必須即刻採取兩步驟的減排行動:一、2030年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50%,二、2050年代初期完全停止排放二氧化碳。報告中呼籲全人類把握最後一次機會,將全球暖化升溫維持在1.5℃以內,否則當代人與後代子孫都將受害。聯合國祕書長古特瑞斯更直言,此報告是「人類求生指南」。

33歲以下「這」衝擊最大! 學者:世紀末增溫1.5度恐成常態

IPCC科學家指出,地球可能會在未來10年內跨過暖化臨界值,各國需要立即徹底擺脫化石燃料,以防地球過熱。2030年前必須減少相較於2010年一半的碳排,才能將地球的升溫控制在1.5度內。科學家指出,地球還有最後一次改變的機會,但這樣做需要全球合作、數十億美元投入與重大變革。學者則認為,暖化已經難以避免,即使達到2050淨零,世紀末升溫1.5度恐將成常態。

遠傳電信徹底落實ESG 以AI技術及綠能科技打造永續環境 展現「節能減碳 寶衛地球」的決心!

隨著全球對於環境議題的重視,企業們也逐漸開始積極投入ESG相關的項目。遠傳電信作為其中的佼佼者,拍攝了兩支令人印象深刻的ESG形象廣告。其中,「遠傳能源管理系統」以擬人的手法呈現冷氣的心聲,讓觀眾深入了解遠傳運用能源管理系統,幫助國小學校的冷氣,可以自主調節溫度,達成卓越的減碳成果。

3分鐘搞懂碳詞典:內部碳定價

氣候法已三讀通過,在今年可以預見的未來即將由高排碳的企業開始徵收碳費,並且在可以預見的未來,產業鏈中的中小企業也即將面臨海內外各種碳盤查、碳減量的壓力。永續相關名詞百花齊放,當局者迷有如霧裡看花。

一次搞懂16個碳名詞! 碳定價、碳交易、碳中和、淨零、碳關稅......

碳定價、碳交易、碳中和、淨零、碳關稅、碳捕捉、碳預算、碳匯、碳稅、碳信用、總量管制、自願性碳市場、強制性碳市場...「碳詞彙」的發展就像是網路用語一樣,只要你一陣子沒有關注,又會冒出幾個新的。櫛編科技整理了一部《簡明.碳辭典》,包您三分鐘上手,聊時事、秀常識兩相宜。

台灣的碳捕捉技術不輸人 專家:搶進國際市場仰賴跨部會政策支持

牛津大學今(20日)在台灣時間凌晨12:00發布《全球碳移除報告》指出,當前全球CDR的方式有99.9%來自傳統的方法,如:造林;僅0.1%來自新的技術方法,如:生物炭等。研究團隊呼籲,各國的CDR計畫數量與實踐巴黎協定所需的移除數量有極大落差,新技術的CDR需增加1,300倍,傳統方式的CDR(樹木與土壤)需要增加2倍,才可能將升溫限制在攝氏2度的目標之下。

全球第1份「碳移除」報告出爐 減碳與碳移除雙管齊下才來得及

科學家警告,全球暖化1.5°C內能否達成,不只減碳要給力,還得加緊腳步部署二氧化碳移除。以牛津大學史密斯企業與環境學院為首的科學家,20日發布《全球碳移除報告》(State of Carbon Dioxide Removal),該報告是全球第一份追蹤碳移除的獨立科學評估。

拜登COP27再推氣候政策想當領頭羊 國會洗牌恐添變數

美國8日期中選舉才剛結束,總統拜登(Joe Biden)11日隨即飛往埃及參加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7),藉由一連串的氣候政策,試圖讓美國在氣候戰場上取得領導地位。據《BBC》報導,拜登在COP27上發表談話,承諾為遭受氣候災害的貧窮國家提供資金、並加嚴對石油與天然氣排放甲烷的規範。

第1頁共1頁

go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