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Gs

揭開ESG神秘面紗的虛實 李坤璋:企業「這樣」應對

華淵鑑價於2025年3月7日舉辦「揭開ESG神秘面紗的虛實」線上研討會。此次活動由華淵鑑價總經理陳淑琴主持,並邀請到台灣法治會計學會理事長暨東吳大學會計系教授李坤璋教授,為與會者深入解讀當前企業面對的ESG(環境、社會與治理)挑戰與機遇。李教授除有多年的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服務經歷外,並且在會計、法律與企業管理領域跨足整合,長期致力於企業永續發展的理論與實務,堪稱產業界與學術界不可多得的專家。

智庫公布2024永續調查 台灣企業關心「職安」首次超越「經濟績效」

2025年是全球邁向永續轉型的關鍵之年,挑戰與機會並存。CSRone永續智庫聯手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信義書院,發表年度最新調查報告《2025 臺灣暨亞太永續報告現況與趨勢》。此次報告,研究分析574 本 2024 年永續報告書,聚焦資本額 20 億以上的臺灣企業,剖析臺灣及亞太區企業在治理、環境、社會三大核心面向的現況與趨勢。

醫療廢棄物成災難? 紐西蘭8成醫院使用循環再製醫材

紐西蘭B型企業Medsalv 是以循環經濟原則來回收、修復和再製造的製造商,處理如病人轉移床墊、預防深部靜脈栓塞的袖套、血壓袖帶和止血帶及醫療鞋套等的醫材的再清潔及滅菌;透過延長醫材料的使用壽命和資源節約,使醫院減少成本,更減少原本新產品製造的環境排放負擔。

生物多樣性與企業責任:不可分割的夥伴關係

過去半個世紀以來,全球野生動物數量平均驟減 73%;約 100 萬個物種面臨絕種世界自然基金會(WWF)《2024 年地球生命力報告》顯示:自 1970 年以來,全球脊椎動物種群規模減少 73%。政府間科學政策平台估計,超過 100 萬種動植物正面臨滅絕危機,其中許多物種可能在未來數十年內消失。此外,入侵外來物種每年造成全球 4,230 億美元經濟損失,自 1970 年以來其影響力每 10 年增長 4 倍。這些數據顯示,人類活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破壞生態系統。

搶減碳商機 荷蘭B型企業建100%再生能源的電動車充電站

台灣為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2040年起台灣將禁售燃油車,且推動廣設電動車充電設備。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 估計到 2030 年則需880萬個充電點,預計 2023 年到 2029 年全球電動車快速充電系統市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 7.31%。

NG有機香蕉變零食 投入350萬美金確保農民福祉

人們很容易認為平價的香蕉是理所當然的,《富比士》雜誌報導,它那黃澄澄的外表看似陽光明媚,但種植香蕉的農民卻面臨著極大的困境。因傳統種植香蕉在大型單一栽培的農場,密集種植的農法致土壤退化,迫使農民持續依賴化學肥料和殺蟲劑,危及當地水資源及工人和周邊社區人們的健康。

葡萄酒莊的環保之道:循環水資源與再生有機農業

全球葡萄酒已受更極端的氣候如乾旱、高溫導致的火災威脅,有葡萄酒莊想盡辦法循環使用水資源、及進行再生有機農法種植葡萄,讓土壤恢復健康、且能固碳、減碳,不止扭轉氣候變遷,更吸引對永續或有機關注的消費者。

二手衣該回收還是捐贈? 環團「揭」:二手衣氾濫危機

歲末年終、換季或搬家時,我們常整理舊物,為生活環境帶來新氣象。翻翻衣櫃,發現許多少穿的衣服,正好趁機處理。但二手衣該怎麼處理?哪些能回收或捐贈呢?

上市櫃公司新制上路! 永續資訊管理須納入內控制度

隨著永續發展浪潮,金管會要求,今年起(2025年),全台逾1,800家上市櫃公司都必須編製永續報告書,並建立「永續資訊管理」的內控制度,這些內容需納入年度稽核計畫。

林之晨談AI代理與邊緣AI:未來科技的主軸如何影響你我?

AppWorks董事長暨合夥人、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日前在「財經起床號」節目中的訪談中,談及AI如何深刻地影響各行各業,對此,企業AI培訓講師黃敬峰特別撰文分享個人觀點。

2024十大綠能新聞:英關煤電場、德淘汰核能、台「暫時零核」

2024年幾乎可確定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在這個被稱為全球沸騰時代 (the era of global boiling)的氣候危機中,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TRENA)選出2024國際及國內10大綠能新聞,掌握國內外再生能源的重要脈動,以做為下一步為氣候變遷展開行動的重要參考。

台灣資本市場新雙引擎:AI與永續並行

2024年,台灣IPO市場在全球經濟挑戰下表現優異,掛牌家數與募資額雙雙創下新高,分別達67家和新台幣576億元,顯示出台灣資本市場的強勁動能。其中,AI 與永續,兩大熱門議題,也將是驅動台灣資本市場發展的雙引擎。展望2025年,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服務市場發展長徐明釧提醒,ESG永續資訊的揭露複雜度堪比財報,企業如欲進入資本市場,應儘早與會計師及券商討論IPO策略,並提前規劃完善的揭露流程和系統,確保符合主管機關及投資人對永續資訊的要求。

產創條例修法提高投資抵減至多18億元 今將通過院會版本

針對即將屆期的《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之1投資抵減,經濟部已預告修正草案的三大方向,包括協助產業因應人工智慧(AI)與全球淨零排放趨勢,提高投資抵減金額上限至18億元,並促進投資新創事業和強化公司對外投資。該草案將於今(19日)交付行政院會討論與通過院會版本,力拼在立法院本會期三讀。

綠色和平、立委共推《產創》修法 納綠電自用發電與儲能補助

因應半導體、AI等高科技產業蓬勃發展所增加的用電需求,並促進企業加速綠電轉型以維持產業競爭力,綠色和平今(18日)呼籲經濟部調整《產業創新條例》第10-1條修法內容,將「再生能源自用發電和儲能設備」納入母法補助範圍,以有效提升企業轉型再生能源產消者、投入再生能源市場的意願,達成政府和企業公私協作加速臺灣再生能源發展。

義裕攜手紡織大廠康那香、至成 掀染整業「綠」革命

台灣染整大廠「義裕」,今(18日)宣布,與康那香、女媧、至成、皇加、晉愷、群建、媽祖風帆等企業共同成立「超臨界無水染聯盟」,象徵著全產業鏈的共同決心,致力於推動綠色紡織、永續發展。

新國病!4成台灣人有睡眠障礙 安眠藥用量亞洲第一

精神健康基金會今(17日)公布2024年「全國精神健康指數調查」結果,整體得分81.67,僅僅超過及格線80分。這項每兩年進行一次的調查,再次揭露一現象:每逢大選年,國人的精神健康得分就會下滑。精神健康基金會精神健康指數組召集人楊聰財表示,唯一的例外是2020年的新冠肺炎防疫年,當年全民團結抗疫,相較之下大選已沒這麼重要,精神健康得分因此提升至83.31分。

推出一站式碳數據解析平台 櫛構科技獲得創新獎勵

櫛構科技在近千個提案中脫穎而出,獲得數位發展部「通訊傳播社會價值創新獎勵 – 公益創新類」大獎。此次競賽歷時一年半,櫛構科技經過層層評選與嚴格的「營運驗證」及「永續營運」實績評比,榮膺「具創新通傳價值」大獎。桃園市長張善政4日親自頒獎表揚,展現桃園市政府對永續與創新的高度肯定。

LED路燈汰換成生態照明 環保照明守護馬祖雌光螢

馬祖的雌光螢面臨棲息地破碎化和光害威脅,族群數量逐年減少。為了保護這些珍貴生物,政府、企業和學校合作,將LED路燈換成生態照明。此舉旨在滿足照明需求的同時保護雌光螢。族群數量逐漸回升,顯示合作成果。

全球唯一「AI」全自動洗機車設備  COP29展現台灣製造力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9次締約方大會」(UNFCCC COP29)(11日)於亞塞拜然巴庫舉行,台灣的藍斯特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與「50淨零解方聯盟」,以NGO的角色受邀參加,並於大會藍區展出全球唯一的省水省電AI全自動洗機車設備——XMOTO。

核廢料比較少是迷思! 美核安專家:SMR「小」不代表安全

由於反應爐的成本較高,小型模組化反應爐開發者會想方設法降低成本。如先前所述,在其他條件相同時,「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 Small Modular Reactor)的成本更高,但如果變更設計,以降低成本,就可能在某個程度彌補成本問題。但變更設計卻會降低安全性。

SMR解用電荒? 規模化可能是技術與發展關鍵

目前世界上幾乎所有的核子反應爐都是大型輕水式反應爐,裝置容量約為1,000 MW,並以水為冷卻劑。此外,輕水式反應爐所使用的燃料,稱為低濃縮鈾,這是從地下開採的鈾礦經過加工後,在濃縮設施中提高鈾235的濃度,以便使其可用於輕水式反應爐。輕水式反應爐的鈾235濃度約為5%或更低。此外,經過濃縮的鈾燃料無法直接用於製造核武,因此輕水式反應爐的核武擴散的風險相對較低。

核電延役的兩大基本問題 美核安專家:業者敢面對嗎?

關於核電廠延役安全的基本問題有兩個。首先,核電廠業者是否能夠確實,並且定期地檢查和維護所有經歷老化、劣化的零件,以在問題惡化成為隱患之前,及時發現。其二,對於無法修復或更換的零件,業者是否能確保,它們在核電廠延役期間內保持完整性和功能性?業者可否證明,這類零件在核電廠最終關閉時,它們仍然正常運作?在考慮更新核電廠運轉執照時,我們應該確實提問。

核電與氣候變遷的關係 綠盟邀美核安專家討論「核電延役」邏輯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整理於2024年10月16日舉辦的講座「科學觀點看核能科技與風險—談核電延役與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邀請憂思科學家聯盟(The 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核電安全主任埃德溫.萊曼博士(Edwin Lyman)進行線上演講,從科學觀點出發,討論關於核電延役與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的科學觀點。

醫療碳排放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4.4% 台29醫院發布永續報告

醫療產業的碳排放約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4.4%,台灣醫療產業積極尋求減碳之道。目前,全台已29家醫院發布永續報告書,並有96家醫療院所簽署由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發起的「醫院永續發展倡議書」。CSRone永續智庫與TAISE,邀請國內外醫療業者及大廠代表共同分享低碳與智慧轉型的成功經驗。

160萬助女性創業 2024「渣打女力創業獎」得主出爐!

為了培育女性創業家,渣打國際商業銀行推動了專為女性創業者設計的培力課程,主要針對員工數10人以下的微型企業。今年,共有31個專注於科技創新、社會共融及環境永續這三大核心領域的女性創業團隊參加了「渣打女力創業獎」的競賽。最終,陪灶企業社創辦人陳昀鎂、珄笙工作室共同創辦人陳亞筑,以及大島嶼群相有限公司負責人陸以寧,分別榮獲獎項。

第1頁共7頁

go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