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對全球造成的影響日益嚴重,尤其是對開發中國家而言。為了應對這一挑戰,國際社會提出了「氣候損失與損害基金」的概念。本文將探討該基金的歷史背景、面臨的挑戰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
2024/10/24 16:47綠色和平與國際藝術家丹·安克(Dan Acher)合作一項全球環境藝術行動「萬眾矚目」(We are watching),11 月 25 日至 12 月 1 日,多國領袖將齊聚韓國釜山,展開《全球塑膠公約》第五次談判會議(INC 5),現場將升起這幅由全球公民的照片集結成的巨大馬賽克眼睛旗幟,傳遞塑膠危機迫切需要解決的訊息給各國領袖。
2024/10/22 22:42碳交所總經理田建中,今(21日)表示,國內碳權除了能用於碳中和,還有兩大法定功能:一是環評增量抵換,企業擴廠增加碳排的1/10必須取得國內碳權,並有10年計畫;二是國內碳權可以抵減碳費徵收計算的排放額度。他強調,長期來看,碳權的剛性需求一定存在,並期望未來3、4年後,可以接軌ETS碳交易機制。
2024/10/21 20:05高雄市長陳其邁今(21日)出席「國內減量額度交易平台啟用典禮暨企業分享會」時表示,高雄市溫室氣體淨排放量達5235萬公噸,其中82%來自工業,約佔全台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兩成,遠高於台北市。他特別指出,僅中鋼(2002)一家,每年碳排放量就達2400萬公噸,其一座煙囪的排放量就超過台北市一年總排放量。隨著碳費的課徵,這對大型企業而言,挑戰巨大。
2024/10/21 17:07隨著台灣邁入碳有價時代,碳交易已成為推動產業減碳、促進綠色經濟轉型的關鍵機制。今(21日),高雄舉行了「國內減量額度交易平台啟動暨企業分享會」,高雄市長陳其邁、副市長羅達生、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金管會副主委邱淑貞、環境部次長施文真、金管會證期局局長張振山、經濟部主任秘書莊銘池等多位中央部會及地方主管出席。
2024/10/21 15:42環境部長彭啓明17日在環境部召開臨時記者會,針對碳費相關議題進行說明。他強調,依據《氣候變遷因應法》,碳費收入將進入「溫室氣體管理基金」,用於補助地方政府。然而,根據《財政紀律法》規定,不得訂定固定的經費額度或比例,因此無法承諾具體的分配金額。彭啓明進一步解釋,「碳排放」與「空氣污染」不同,碳費主要向排碳大戶徵收,這些資金將優先用於需要調適氣候遽變的區域,而不是單純依照課徵碳費較多的地區來分配。
2024/10/18 20:56由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Google 台灣、鴻海科技集團、台灣大哥大共同主辦的「2024 Google Project Hatcher 創新國際論壇」,8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舉行。論壇匯聚產業領袖、創業家、投資人與技術專家,共同探討創新技術、商業模式和產業未來趨勢,以推動台灣新創產業蓬勃發展,並提升台灣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2024/10/09 12:16台灣金融研訓院7日攜手社會福利總盟,共同推動社福機構員工的金融知識與技能培養。這是台灣首度為社福機構員工設計的金融培能課程,目的在於提升員工的財務知識與技能,以提高抵禦生活風險的能力,並進一步提升社會安全網的服務品質。
2024/10/08 00:01環境部即將在下週一(7日)舉行第6次「碳費審議委員會」,預期將正式定案碳費費率。中研院經濟學研究所助研究員楊宗翰今(3日)在「碳費未來規劃的科學建議」線上記者會表示,碳費實質費率應至少達每噸500~600元,才能極小化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帶來的經濟衝擊。
2024/10/03 23:59證交所於今(30日)舉辦「「壯大臺灣資本市場高峰會」,邀請市值百億以上及各項評鑑前5%,總計超過300家上市公司參與,占國內上市公司市值逾90%。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在會中表示,綠色轉型和低碳發展,將是台灣資本市場發展的新契機;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則提到,證交所的壯大台灣資本市場計畫,與金管會最新提出的亞洲資產管理中心計畫,兩者異曲同工,將可形成良性循環。
2024/09/30 20:35為了實踐企業社會責任,台灣萊雅與信義房屋在不同的社會服務面向,進行了一系列的推動活動。台灣萊雅透過與「1919陪讀計畫」及「1919食物銀行」的合作,關懷陪讀班學童及弱勢家庭,並進行台灣萊雅象山公園生態專案,以保護台北市的生物多樣性。信義房屋支持社造20年,以社區一家「全民社造行動計畫」,推動社區營造,並力挺在地國際音樂節,結合生態與藝術的活動,帶領民眾更深入地了解地方社區。
2024/09/28 16:03政府近日提出將邁向「能源轉型2.0」,引起民間的高度關注。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與立法院聯合國永續發展策進會於20日舉行「能源轉型2.0關鍵議題座談會」,討論如何在推動能源轉型的同時,解決先期所需面對的困境,以期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的目標。
2024/09/20 19:33「臺灣法治會計學會」日前舉辦了2024年年會暨第3季研討會,主題聚焦於「ESG永續報告書之評價與法律責任」。這場會議,檢察總長邢泰釗親自蒞臨,由理事長、東吳大學會計系教授李坤璋主持,並宣布由今年7月卸任法官轉任律師的紀凱峰接任新任祕書長。
2024/09/20 16:10時尚改革倡議者正在向品牌施壓,要求在其供應鏈中呈現更好的環境和社會影響力來提高透明度。消費者越來越希望更多地了解購買的產品是在何處及如何生產的,他們積極用消費來獎勵這些透明供應鏈的企業,並拒絕購買來警示不這樣做的公司。投資者也批評違反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的企業,據估計在美國,此類事件於上市公司中造成了近5,000億美元的損失。
2024/08/21 21:15彰化縣第三屆青年議事體驗營圓滿落幕,為期三天的活動,由50位青年學子親身體驗議會運作,並透過模擬質詢,深入探討地方議題。學生們在質詢過程中,針對彰化火葬場設置、農業產銷平衡、長照政策優化、2025台灣設計展及運動經濟等5大議題展開討論,並提出了許多實質性的建議,獲得了彰化縣議長謝典林高度評價。
2024/07/18 23:53彰化縣議會的年度青年議事體驗營今(15日)揭幕。這項為期三天的活動,集結了來自全縣8所高中的50名學生,在議會殿堂中進行模擬論政活動,以培養青年公共參與的意識與能力。
2024/07/09 22:10輔仁大學自2010年起舉辦「鐵馬環台、攀登玉山、泳渡日月潭」三大運動主題活動。其中,鐵馬環台因需在烈日下完成11天、長達千里的遠征,被視為最具挑戰性的活動。今年是第15屆鐵馬環台,將於8月25日出發。特別的是,今年新任校長藍易振,不僅親自率隊全程參與,還融入了四大永續發展主題,擴大履行社會責任的範疇。
2024/07/04 11:53金管會於今(30日)宣布「金融機構防漂綠參考指引」,直接明定「漂綠」三大行為。金融機構在永續相關的聲明、行動或陳述中,提供「無法讓人清楚理解或過於誇大的訊息」、「僅選擇性揭露正面影響」、「缺乏證據支持其永續特徵的訊息」,進而誤導金融消費者、投資人或其他市場參與者的判斷,這些行為就視同「漂綠」。然而,目前尚未設定相關裁罰,外界則質疑其實際效力。
2024/05/30 18:00世界公平貿易組織(WFTO)今年以「商業革命」為世界公平貿易日的主題,呼籲全球企業攜手合作,共同設計更具永續性的商業模式,以實現聯合國2030年永續發展目標。台灣公平貿易協會響應WFTO的倡議,25日在台北大稻埕商圈舉辦台灣響應世界公平貿易日活動。活動包括「FAIR OPENinnng」論壇、「公平貿易散策」和「OPEN FAIR 打開公平貿易」等,推廣公平貿易理念。
2024/05/26 14:13電視劇《不夠善良的我們》在前幾天上演完結篇。戲劇中提到乳癌,在這幾天也引起相對多的討論。乳房專科醫師陳柏長指出,有些非乳房專科的網紅醫師,提出他們看過“少數”乳癌病患的經驗,來賺取流量,他認為,這些對於相對片面的經驗,很有可能讓女性朋友更不敢去面對乳房檢查、甚至是治療乳癌。
2024/05/03 16:43環境部於4月16日公告「紅樹林植林」與「海草復育」溫室氣體減量方法草案,若獲通過審查,企業將可藉由此取得碳權,引發熱議。學者建議,政策制定應審慎評估生態影響,並優先採取減排等根本性措施,確保實際減碳效益,而非一昧期待藍碳對淨零排放目標的貢獻、自欺欺人,帶頭「漂綠」。
2024/05/03 00:19Notpla是一家英國B型企業,致力於使用大自然界存在的材料取代一次性的塑料包裝。該公司的產品已成功應用於食品和個人清潔用品產業,並且已募資達1千6百萬英鎊。Notpla的目標是用海藻取代一次性塑料包裝,並希望海藻能更廣泛取代一次性塑料包裝。
2024/04/03 06:29歐盟禁止使用農藥三賽唑,使西班牙種植Bomba米的農民受損。產量減少導致成本上升,國外米競爭激烈。農民抗議不公平貿易政策,要求政府支援。雖歐盟力求環保,但民眾需求實惠食品。政治人物提出應對方案,但歐盟撤回降低農藥使用提案引起爭議。
2024/04/01 11:172020年1月,台東長濱海灘擱淺的藍鯨,經過三年整理後,成功大學、海洋生物博物館等合作,於海生館展出。標本呈現頭部粗尼龍繩勒痕,使用三軸式龍骨裝架法,首次展示藍鯨頭骨結構,對未來研究有價值。展示同時提醒漁具纏繞為死因,呼籲回收廢漁具,共同參與海洋保育。
2024/03/19 22:04英國果汁品牌純真飲料透過採購實現永續目標。與供應商合作,評估環境、再生能源等,確保合作共享價值觀。如,與西班牙合作降低草莓種植水耗。在印度,教導芒果農民節水、使用有針對性農藥,提高產量,提供賦權領導力訓練,增加農民收入。與千多品牌合作,推動農場永續評估,促進飲食業改善永續農法。
2024/03/18 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