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這名詞開始受到廣泛關注,但仍有很多人不清楚碳中和的意思。示意圖為林務局國家森林遊樂區。(圖/林務局提供)
● 周加恩/櫛構科技行銷長
隨著氣候變遷對人類社會的危害越來越明顯,氣候危機步步逼近,「碳中和」這個名詞開始受到廣泛關注,成為去年的熱門行銷文案詞彙。有碳中和商品、碳中和巧克力、負碳商品...等。儘管如此熱門,很多人對碳中和仍然有許多誤解,時常不清楚碳中和的意思,以及企業如何實現碳中和。甚至有人望文生義,認為碳中和只是和酸鹼中和一樣的化學現象。
在本文中,我們將列舉碳中和的7大常見迷思,並解釋碳中和的正確觀念,以及對企業而言,理解碳中和的正確概念為何重要。
迷思一:碳中和意味著零排放
碳中和並不意味著沒有排放任何溫室氣體,而是指任何排放都將被「補償」、「中和」、「抵銷」,不論是通過自然方法如森林或海洋、濕地復育等吸收二氧化碳的自然負碳手段,或通過科技解決方案如碳捕捉技術、碳儲存等方式移除同等量的二氧化碳。
當一個企業對氣候的淨影響是中性的「排放量等於移除量」,企業活動並未新增更多的二氧化碳於大氣層中,才稱之為碳中和。而若企業活動並未新增任何「溫室氣體」於大氣層中,則稱為「淨零」,與碳中和概念稍微有所不同。
迷思二:碳中和太昂貴且不可行
一個普遍的悲觀想法是認為,國家政策若追求碳中和,大量投資於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和低碳技術,這些投資成本將損害經濟。然而這樣的悲觀想法,往往忽略了後續的投資回報。碳中和的好處不只是減緩氣候危機,還有種種附加價值:改善公共健康、減少空氣污染、增強能源安全和創造新的綠色就業機會。
這個悲觀想法也忽略了不行動的可能代價:極端天氣事件產生的災害損失、海平面上升影響台灣國土安全、生物多樣性損失和社會動盪。而這些代價與國家追求碳中和真實成本相比,追求碳中和將會是更划算的一件事:根據麥肯錫近期報告,實現2050年淨零排放只需要每年全球 GDP 的 7.5%。
▲實現 2050 年淨零排放只需要每年全球 GDP 的 7.5%。(圖/翻攝自mckinsey)
您會使用年收入的 10% 投資於保險嗎?答案很可能是會的。使用人類社會產值的 1/10 來避免毀滅性的自然氣候災害,並非不合理的高昂成本。
碳中和轉型也非空中樓閣,而是已經有國家完成這件事了。不丹(Bhutan)自 2009 年開始優先考量氣候政策,是全球第 1 個達成碳中和的國家,甚至已經是一個負碳國家,其所抵銷的二氧化碳當量為所排放的 4 倍。
歐盟也承諾,並且入法在 2050 年成為碳中和的經濟體。而另外根據科學基礎 目標倡議組織(SBTi),全球共有 2,468 家公司已經提出自身的科學基礎減量目標,並有 1,748 家企業承諾達成淨零排放。碳中和轉型是世界必須前往的趨勢。
迷思三:碳中和就足夠了
有些人認為,只要做到碳中和就足以阻止氣候危機。研究指出,我們很可能已經跨越了氣候危機的「不歸點」(Point-of-no-return),而單純藉由碳中穩定溫室氣體濃度,並無助於減緩氣候危機。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指出,若要維持在安全範圍內,人類社會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高峰的時間必須控制在最晚 2025 年以前,接下來必須要達到「負碳」社會,移除過去排放的大量溫室氣體,才能符合巴黎協議,將人類社會升溫控制在工業革命前 1.5 度 C。
迷思四:不需減少排放,只要購買碳信用進行抵銷就可以碳中和
「碳抵銷(Carbon Offset)」意思是一個企業體或國家可以藉由投資、購買在世界他方的「減碳額度」(Carbon Credit),將自身產生的碳排放,結合在他方別人的減碳成效,互相抵銷,達成排放淨值為零。
然而,「碳抵銷」為一種「購買他人的努力」手法,只是「治標」,企業針對自身的減碳努力才是真正「治本」。
不先進行減碳,只是一昧購買碳信用,這樣的行為無異於購買贖罪券,也使得立意良善的碳抵銷經濟制度成為不肖企業進行「漂綠」的手法。
要持續年年達成減碳目標,企業必須持續尋找各式各樣符合自身特性的減碳工具,提升內部管理流程,其中提升自身的數據治理能力是極為重要的環節。櫛構科技藉由 AI 演算法分析車輛運轉數據,提出數據洞察驅動的減碳方案,能幫助企業以數據提升減碳表現。
迷思五:碳中和是一個遙遠的目標
氣候變遷、全球暖化、極端災害...等,這些發生在全球規模與遙遠的他方的事情,以及完全隱形的溫室氣體,讓人總感覺氣候危機是個遠在天邊,和現實無關的口號。
然而,我們現在所做的選擇,都正在影響明天的氣候。根據 IPCC AR6 最新總結報告指出,氣候變遷的負面影響將會在目前這 10 年間持續發生,氣候危機已經在門口。
任何推託與遲緩氣候行動,都將增加不可逆和災難性的氣候風險。我們需要在未來 10 年內立即採取行動,針對能源、交通、工業、農業和消費系統進行永續轉型。
▲▼我們需要在未來10年內立即採取行動,針對能源、交通、工業、農業和消費系統進行永續轉型。(上圖/業者提供)(下圖/記者梁建裕攝)
迷思六:理解不全,未經驗證自稱碳中和
有些企業未做足功課,購買到未經過可靠單位驗證的碳信用,藉此抵銷自身碳排放並宣稱達成碳中和,而當碳信用被第 3 方查驗單位宣告無效時反使商譽受損,被貼上「漂綠」之名。
碳市場是一個正在快速發展中的新興市場,有非常多規範與認證標準仍亟需統一,甚至有許多交易都仍然停留在檯面下,價格不透明也缺乏規範保障。進行碳權交易之前一定要先做大量功課,並且確保所購買的碳信用有得到國際認可的第 3 方認證,如 VCS 或 Gold Standard 等。
碳中和不是自家自行算一算,發現打平了就可以在報告書上宣稱達標。目前,國際認證碳中和的驗證標準是由英國標準協會制定的 PAS2060:2014,建立在 ISO 14000 系列和 PAS 2050 等基礎上,將組織碳足跡,透過自身的減量(Reduction)及抵換 (Offset)來抵銷,達成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
迷思七:不同碳權概念的混淆
有幾種不同類型的碳信用,如基於項目、基於政策和基於配額的信用。不同類型的信用可能會令人困惑,因此了解它們的細微差別和限制是至關重要的。
最基本的劃分,是區分「自願性碳市場」與「強制性碳市場」 。
「自願性碳市場」所交易的是並未被政府法規強制要求必須交易,純粹出於企業承諾而購買的「碳信用」(Carbon Credit),藉此抵銷企業自身碳排放,這個行為也被稱為「碳抵銷」(Carbon Offset);而「強制性碳市場」則時常結合總量管制,由主管機關針對未來每一年的碳排放總量,發放或拍賣一定數量的碳排放權—「碳權」(Carbon Permit)給高碳排放企業。
排放量超過政府發放的碳權數量的企業受法規強制規定,必須向其他企業購買碳權,藉以合法化自身的碳排放,因此稱為「強制性碳市場」。
然而,「自願性碳市場」所交易的「碳信用」再細分下去,也有分為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認證頒發的 CER、由第 3 方認證機構核定的 VER...等。甚至有些減碳計畫只是「展示性」的,並未真的受到認證機構核發碳信用,企業在進行交易之前必須做好功課,以免被冠上「漂綠」的名號,影響商譽。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櫛構科技」。專欄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