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都錯了! 學者:減碳不是在做善事,而是排放者的責任與義務

▲全台最強「電動車480kW充電樁」插旗內湖!3種槍頭極速回血。(圖/記者張慶輝攝)

▲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的影響應該是橫跨各個產業,《淨零之路 台灣的雙贏策略》專書提出積極版本的「深度減碳」策略。(圖/記者張慶輝攝)

記者潘姿吟/台北報導

去年3月,國發會公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藍圖」,一直為專家學者所詬病:「太保守!」各界批判淨零相關部門的路徑評估模式、資料分析並不透明,亦缺乏參與式治理之落實。時隔一年,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中心於31日發布《淨零之路 台灣的雙贏策略》專書,直指台灣邁向淨零必須先「深度減碳」,並點出現階段政府無法做到淨零的原因,同時,提出6大積極方案。

什麼是「深度減碳」?中央研究院院士王寳貫指出,就是透過政策與技術兩個面向,強力執行減碳。他解釋,氣候變遷已經轉變成氣候危機,聯合國開始呼籲,已開發國家應負擔更快速減碳的責任,在2040年達到淨零,也屬於已開發國家的台灣,作為全球前20大的經濟體,不能還在談輕鬆的節能減碳,而是有義務履行減碳的道德責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王寳貫強調:「我們不用妄自菲薄說台灣只是個小國家,就可以不用負什麼責任!不是這樣的!我們還是有很多國際義務,如果不履行,尤其在目前的國際淨零碳排氛圍下,一定會引發很多國際社會的經濟制裁,台灣勢必得要往這個方面走。」

其實,這也不會只是責任,王寳貫以正面角度看待,「其實也可能開拓一些新的機會。」他解釋,不管是有很正當的理由進行產業轉型,或者是台灣一直面臨國際上錯綜複雜的局勢與限制,在政治或經濟面向,若藉由深度減碳獲得國際社會的讚許,也可能會是融入國際社會的一個很好的契機。

不過,為什麼專家們認為台灣達不到2050淨零排放?主要是因為,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的影響應該是橫跨各個產業,但在官方版本本的「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總策略說明」中,完全缺乏對環境、經濟、社會的影響評估,因此,《淨零之路 台灣的雙贏策略》專書直接點出現行路徑與策略無法達標的主要原因:

1、由於邊際減量成本遞增,直線的2050淨零排放路徑未包含階段性目標與策略。

2、電力需求成長預估,未考慮到能源稅與碳稅的能源節約效果。

3、新興能源(如:氫能、地熱能、海洋能)、除碳(負碳)技術,以及智慧電網與儲能智慧設備來源,潛力與不確定性過於粗略與保守。

4、未納入低成本的減碳與除碳措施,如:碳稅、能源稅、更新造林、永續森林經營。

5、未有明確管制化石能源發電措施,也無明確規劃運輸部門與產業部門的低碳轉型策略。

6、沒有考慮到利用碳稅稅收,可用於弱勢及低所得者全民回饋、除碳工作。

為提供政府更具企圖心的淨零政策建議,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中心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全球升溫1.5度C》報告,朝6個面向提出積極方案:綠能政策、碳稅、管制化石能源發電、電動車政策、能源密集產業轉型以及負碳技術。

當中,最大差異在於納入碳稅機制,將碳稅稅收57%儲蓄於除碳基金;43%以每人等額的方式發還全民現金。此外,更早10年啟動管制化石能源發電、電動車政策。

▲▼台灣2050淨零碳排策略時間表。(圖/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提供)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中心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朝6個面向提出台灣2050淨零碳排策略時間表的積極方案:綠能政策、碳稅、管制化石能源發電、電動車政策、能源密集產業轉型以及負碳技術。(圖/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提供)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中心於31日發布《淨零之路 台灣的雙贏策略》專書,深度減碳6大方案。(圖/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提供)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蕭代基指出,企業界普遍認為碳費應用在企業身上,但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講法,「減碳是排放者的責任與義務,不是在做善事!排碳一定是轉嫁到人民身上,不能說要求企業減碳就要政府給予補助。」

雖然,全球各國甚至台灣,仍有不少人對2050淨零排放抱持懷疑或負面態度,甚至認為,「環境保護不利於經濟成長!經濟成長應該『優先』於保護現在及未來的環境品質與人民的生存空間。」

但專家們認為,現在全球剩餘碳預算(Carbon Budget),也就是碳排放量上限,大約只剩10年就會用完,之後新增的排放量就是欠後代子孫的「碳債」。淨零排放是我們世代正義的道德責任,必須履行。

中原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特聘教授林師模表示,本研究建議可以採取更積極的策略,其中,雖然課徵較高的碳稅會使經濟面臨短期的陣痛,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效果將更為顯著,且大大降低面臨碳邊境調整稅的負面衝擊。此外,當適當地將徵收所得之稅收妥適分配給全民或特定之族群,將有機會創造環境、經濟及社會三贏的局面。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陳于高指出,只要努力推動新科技發展,再配合以政策工具之協作,有機會達成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

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副教授張瓊婷則認為,台灣每年排碳量遠超過2億公噸,若企業、政府和個人未有大幅度的行為改變,單單寄望於技術進步,恐怕僅是癡人說夢。

▲▼基隆港,港口,碼頭,太陽能板,海漂垃圾移除。(圖/基隆港務公司)

▲基隆港碼頭太陽能板。(圖/基隆港務公司)

關鍵字: ESG永續雲ESG永續經濟部淨零排放能源減碳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go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