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今(8日)對台灣第一個氣候訴訟案做出判決。這個案子是由綠色和平組織、環境法律人協會和四位公民在2021年初所共同提出,經濟部「用電大戶條款」太寬鬆,無有效規範企業也無助於減碳,侵害人民基本生存權利。法院以原告(個人和團體)沒有「請求權」為由,駁回訴訟,根據判決書提到,本件判決得上訴。對此,綠色和平認為與全球推動淨零碳排的共識和氣候正義的原則相違背。
2025/05/08 22:33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的藍色起源公司,再次將名人和富豪送上太空。當少部分人以數千萬美元換來幾分鐘的太空夢,地球上卻有無數人正為氣候災害與生計掙扎。5 月是臺灣的報稅季,綠色和平與您有同樣的疑問:在這個失衡的世界,誰該為環境與未來付出更多?
2025/05/05 22:31台灣證券交易所今(30)日發表第11屆「公司治理評鑑」結果,信義房屋再度榮獲前5%,這是該公司連續11年保持在頂尖行列,展示其穩健的治理架構和誠信經營文化。今年共有1,754家上市及上櫃公司參加評鑑,其中976家上市公司中,有49家進入前5%,包括信義房屋、台積電、台灣大、中華、遠傳電信、裕隆和聯電等7家企業,自評鑑開始以來均連續11年獲此殊榮。
2025/04/30 21:55在公司治理評鑑結果的嚴格評核中,連續名列前5%的公司向來被視為頂尖指標。台灣證券交易所今(30)日公布第11屆「公司治理評鑑」結果,上市公司共976家,其中僅49家進入前5%,比率不到5%。值得關注的是,去年才獲得「連續十年進入前5%」殊榮的統一超商(2912),本屆卻跌出前段班,落至第6%至20%區間,無緣續寫連11屆蟬聯紀錄。
2025/04/30 21:35台灣證券交易所公司治理部經理余宗普表示,下一屆將是最後一次以「公司治理評鑑」為名進行評比,預計自2026年起,將正式更名為「ESG評鑑」,並於2027年公布第一屆評鑑結果。
2025/04/30 17:36台灣證券交易所表示,第十一屆(113年度)的公司治理評鑑已經完成,這次總共有1,754家公司接受評鑑,其中包括976家上市公司和778家上櫃公司。為了讓評鑑結果更有參考價值,證交所將所有公司依照評鑑得分高低,分為七個級距:前5%、第6%至20%、第21%至35%、第36%至50%、第51%至65%、第66%至80%、以及第81%至100%,且各別公告上市公司與上櫃公司公告評鑑成績。
2025/04/30 16:58泛娛樂產業雖非傳統高耗能產業,但近年也積極回應永續浪潮,除了在每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發起倡議與行動,更將ESG理念融入日常營運,包括關注環境議題、員工福祉、治理機制與社會參與等層面,打破外界對遊戲產業與ESG關聯性低的刻板印象。
2025/04/28 12:38關掉不必要的電源、多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減少衝動消費,從日常小事做起,降低碳足跡,每個人都能成為環保行動的一份子,為愛地球做出貢獻。每年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是全球共同響應永續行動的重要節日,富邦金控特別於4月18日企業生日這天發起「一小時低碳放鬆行動」,號召全體員工關閉螢幕、放下工作,在生活節奏中按下暫停鍵,給自己一個恢復能量的休憩片刻,也讓地球喘口氣,實踐「每天一小時,跟地球一起低碳休息」的理念。
2025/04/22 15:26交通部觀光署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東管處)今(4/16)於台東舉辦「2025東海岸運動觀光系列活動」記者會,宣布以「旅動 東海岸」為品牌,推出長濱金剛雙浪馬拉松、秀姑巒溪泛舟鐵人三項等運動主題旅遊活動,串聯中央與地方資源,帶動觀光與在地經濟。
2025/04/16 22:53華淵鑑價於2025年3月7日舉辦「揭開ESG神秘面紗的虛實」線上研討會。此次活動由華淵鑑價總經理陳淑琴主持,並邀請到台灣法治會計學會理事長暨東吳大學會計系教授李坤璋教授,為與會者深入解讀當前企業面對的ESG(環境、社會與治理)挑戰與機遇。李教授除有多年的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服務經歷外,並且在會計、法律與企業管理領域跨足整合,長期致力於企業永續發展的理論與實務,堪稱產業界與學術界不可多得的專家。
2025/03/31 22:052025年是全球邁向永續轉型的關鍵之年,挑戰與機會並存。CSRone永續智庫聯手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信義書院,發表年度最新調查報告《2025 臺灣暨亞太永續報告現況與趨勢》。此次報告,研究分析574 本 2024 年永續報告書,聚焦資本額 20 億以上的臺灣企業,剖析臺灣及亞太區企業在治理、環境、社會三大核心面向的現況與趨勢。
2025/03/26 23:40紐西蘭B型企業Medsalv 是以循環經濟原則來回收、修復和再製造的製造商,處理如病人轉移床墊、預防深部靜脈栓塞的袖套、血壓袖帶和止血帶及醫療鞋套等的醫材的再清潔及滅菌;透過延長醫材料的使用壽命和資源節約,使醫院減少成本,更減少原本新產品製造的環境排放負擔。
2025/03/26 23:27過去半個世紀以來,全球野生動物數量平均驟減 73%;約 100 萬個物種面臨絕種世界自然基金會(WWF)《2024 年地球生命力報告》顯示:自 1970 年以來,全球脊椎動物種群規模減少 73%。政府間科學政策平台估計,超過 100 萬種動植物正面臨滅絕危機,其中許多物種可能在未來數十年內消失。此外,入侵外來物種每年造成全球 4,230 億美元經濟損失,自 1970 年以來其影響力每 10 年增長 4 倍。這些數據顯示,人類活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破壞生態系統。
2025/03/26 22:59台灣為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2040年起台灣將禁售燃油車,且推動廣設電動車充電設備。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 估計到 2030 年則需880萬個充電點,預計 2023 年到 2029 年全球電動車快速充電系統市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 7.31%。
2025/03/22 11:31麗寶集團旗下麗寶文化藝術基金會日前在松菸誠品表演廳主辦「綠色建築,建築永續」國際建築公益講座,並特地邀請荷蘭知名建築所MVRDV的合夥人暨策略長楊‧可尼克和台灣總監廖慧昕,一起暢談零碳建築的挑戰。國內建築大師李天鐸和前台北市都發局長林洲民、前內政部長李鴻源也前來聆聽。
2025/03/19 15:55人們很容易認為平價的香蕉是理所當然的,《富比士》雜誌報導,它那黃澄澄的外表看似陽光明媚,但種植香蕉的農民卻面臨著極大的困境。因傳統種植香蕉在大型單一栽培的農場,密集種植的農法致土壤退化,迫使農民持續依賴化學肥料和殺蟲劑,危及當地水資源及工人和周邊社區人們的健康。
2025/02/14 22:50全球葡萄酒已受更極端的氣候如乾旱、高溫導致的火災威脅,有葡萄酒莊想盡辦法循環使用水資源、及進行再生有機農法種植葡萄,讓土壤恢復健康、且能固碳、減碳,不止扭轉氣候變遷,更吸引對永續或有機關注的消費者。
2025/02/14 22:20長虹教育基金會長期致力於兒童建築教育,每年舉辦公益建築營回饋偏鄉學童,今年1月13日至15日與新北市三峽國小合作,舉行為期三天的「長虹小學公益建築營」。
2025/01/20 11:36歲末年終、換季或搬家時,我們常整理舊物,為生活環境帶來新氣象。翻翻衣櫃,發現許多少穿的衣服,正好趁機處理。但二手衣該怎麼處理?哪些能回收或捐贈呢?
2025/01/18 00:05隨著永續發展浪潮,金管會要求,今年起(2025年),全台逾1,800家上市櫃公司都必須編製永續報告書,並建立「永續資訊管理」的內控制度,這些內容需納入年度稽核計畫。
2025/01/17 23:42AppWorks董事長暨合夥人、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日前在「財經起床號」節目中的訪談中,談及AI如何深刻地影響各行各業,對此,企業AI培訓講師黃敬峰特別撰文分享個人觀點。
2025/01/05 22:012024年幾乎可確定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在這個被稱為全球沸騰時代 (the era of global boiling)的氣候危機中,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TRENA)選出2024國際及國內10大綠能新聞,掌握國內外再生能源的重要脈動,以做為下一步為氣候變遷展開行動的重要參考。
2025/01/03 22:452024年,台灣IPO市場在全球經濟挑戰下表現優異,掛牌家數與募資額雙雙創下新高,分別達67家和新台幣576億元,顯示出台灣資本市場的強勁動能。其中,AI 與永續,兩大熱門議題,也將是驅動台灣資本市場發展的雙引擎。展望2025年,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服務市場發展長徐明釧提醒,ESG永續資訊的揭露複雜度堪比財報,企業如欲進入資本市場,應儘早與會計師及券商討論IPO策略,並提前規劃完善的揭露流程和系統,確保符合主管機關及投資人對永續資訊的要求。
2025/01/02 22:45人類活動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地球的氣候系統。為加速全球ESG永續行動,台灣大哥大攜手經濟日報今(23)日共同舉辦第六屆「台灣大永續論壇」,以「原生.多樣.創新.共融—用科技守護美好」為主題,聚焦全球迫切的氣候危機、減碳解方。
2024/12/23 20:55迎接即將到來的耶誕節及元旦旅運人潮,桃園機場在出境大廳設置7公尺高耶誕樹主題裝置,首度取材自機場焚化爐產生的爐底渣及寶特瓶等回收材料,經過再製打造桃機永續耶誕樹。機場公司也邀請藝文團體帶來主題表演及鋼琴點歌派對,為旅客及航廈工作人員帶來濃濃的耶誕歡愉氣息。
2024/12/21 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