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不只是議題,更是目前刻不容緩的行動!為了響應6/5世界環境日,同時也力求讓更多人了解再生能源的重要性,太陽能系統建置開發商「永鑫能源」特別在6/3(六)於台北市東區頂好廣場舉辦「#送北極熊回家綠市集」活動。
2023/06/09 15:25每年的6月5日為世界環境日,是聯合國設立的一個重要節日,目的是提高全球對環境保護的意識和重要性。台東林區管理處關山工作站與台東專科學校於共同辦理敬山活動,由關山站同仁帶領學校師生到紅石林道牛樟遭盜伐現場,解說山老鼠破壞森林、竊取國家資源的犯罪行為,並進行淨山活動撿拾林地上的垃圾,隨後在紅石林道管制站播映「一隻台灣黑熊之死」影片,在世界環境日這天,以行動共同維護自然環境及資源。
2023/06/05 16:54全世界其實一直持續在討論ESG議題,「真正蓬勃,也不過最近4~5年的事情,尤其最近2~3年,特別快啊!」簡又新沈思後說道,這與國際趨勢密切相關,突然受重視的主因是疫情的催化,「隨著Covid-19疫情的爆發,各國紛紛實施封城、鎖國、停工廠、關學校等措施,對企業勞工帶來了巨大的困境。」全球對於「社會面」議題的關注程度顯著提升,進而將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議題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
2023/05/25 17:0021世紀跟過去是完全不同的時代,「台灣不能落後!」簡又新感慨萬分,我們不能只是口號喊得震天響,卻沒有追上世界的步伐。簡又新回想起當環保署長的時候,「1987年,台灣因經濟的高度發展而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我們創造了經濟奇蹟,也帶來嚴重的環境問題。」從貧窮一躍而成繁榮時,浪費現象大量產生。當時的台灣,雖然經濟狀況良好,環境問題卻相當嚴重,民眾也缺乏環境意識。
2023/05/25 16:30今年初的一場活動,現場與會的電子媒體開門見山:「氣候變遷新聞通常是票房毒藥,這種議題不受民眾青睞!」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當面坦言,自己走上這條孤獨的路已經16年。今年已經77歲的他,一度是無人問津的存在,但堅持到底、從不放棄至今,已經成為了推進台灣永續發展的指標人物。「我這個曾經的毒藥,現在開始會變甜藥。」簡又新開朗笑說。
2023/05/25 16:05水利署第六河川局整治二仁溪沿岸環境有成,將昔日素有「黑龍江」惡名翻轉成彩虹大道堤岸,並成為地方日常遊憩休閒地標,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張駿暉、陳佳琳教授率同師生約40餘人,齊聚於二仁溪環境改善工程,共學討論相關水利工程、生態保育等經驗交流。
2023/05/16 23:38為強化離島環境衛生觀念,台東縣環境保護局於9、10日一連2天在蘭嶼鄉公所及蘭嶼鄉椰油國小舉辦環境衛生系列活動,包括登革熱防治宣導、資源回收觀念宣導及淨灘活動等,共計217人參與。
2023/05/10 17:51每年4月間當桐花開始綻放的時候,即宣告「客家桐花祭」的來臨,玉里鎮作為客家重鎮並有許多知名景點,在4、5月期間桐花盛開時,也吸引眾多遊客前往賞花,配合桐花祭期間來訪觀光客眾多,花蓮地檢署於4月初開始投入社會勞動人力,結合玉里鎮公所清潔隊人力,共同為桐花祭做好準備工作。
2023/05/08 12:45為擺脫行人地獄汙名,交通部祭重罰,除3月底起,汽車不禮讓行人直接重罰3600元外,目標7月1日起,最高罰將再從3600元提高到6千元。交通部5月起也啟動「行人安全環境改善專案視導」,今首站前往桃園市,7月底前視導全國22縣市辦理情況,屆時將公布「行人地獄縣市」。
2023/05/04 19:40為推動市長黃偉哲建立勞資友善環境政見,實現「希望家園」之施政理念,為保障勞工權益,加強勞雇關係,促進社會與經濟發展,台南市勞工局為督促事業單位遵守勞動法令,積極運用宣導、輔導及檢查等多元策略,王鑫基局長呼籲雇主守法並建立友善的職場環境,以免不慎受罰。
2023/04/27 15:19即將到來的4月22日,是全球鼓勵人們實踐環境保護理念的「世界地球日」。而今年地球日總部(Earth Day Network)也宣布年度主題為「投資我們的星球(Invest in our planet)」,強調不分企業品牌與消費者,都有責任透過生活消費行為,打造一個不讓污染擴散,穩定邁向宜居且樂居的星球。
2023/04/21 17:34有些人手閒著沒事幹時就喜歡摳摳甲皮,甚至挖挖鼻孔覺得好舒壓!但在公共場合做這動作,不只不雅觀,還可能增加病原體傳播風險。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指出,其實「會一直挖鼻孔」可能隱藏3大危機,包括鼻腔內疾病、內心疾病以及受室內空氣及濕度變化所影響,導致你不自覺地挖鼻孔,找出關鍵原因有望獲得治療。
2023/04/05 11:12加拿大安大略省及英屬哥倫比亞省(British Columbia,又稱卑詩省)出現生態危機,寵物金魚被放生到野外水域後,竟然「暴風成長」變成巨無霸,牠們的繁殖能力強大又快速,已經嚴重危害環境與本土物種,被媒體形容是「黑幫份子」一般的入侵性外來種。
2023/03/30 14:00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專家小組(IPCC)在台灣時間昨晚(3/20)發布最新報告,警示地球暖化已經逼近關鍵臨界值,工業國和其他國家必須即刻採取兩步驟的減排行動:一、2030年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50%,二、2050年代初期完全停止排放二氧化碳。報告中呼籲全人類把握最後一次機會,將全球暖化升溫維持在1.5℃以內,否則當代人與後代子孫都將受害。聯合國祕書長古特瑞斯更直言,此報告是「人類求生指南」。
2023/03/21 18:15IPCC科學家指出,地球可能會在未來10年內跨過暖化臨界值,各國需要立即徹底擺脫化石燃料,以防地球過熱。2030年前必須減少相較於2010年一半的碳排,才能將地球的升溫控制在1.5度內。科學家指出,地球還有最後一次改變的機會,但這樣做需要全球合作、數十億美元投入與重大變革。學者則認為,暖化已經難以避免,即使達到2050淨零,世紀末升溫1.5度恐將成常態。
2023/03/21 14:34綠色和平於 228 假期辦理淨山行動已行之有年,今年於花蓮壽豐鄉鹽寮村 193 縣道處擴大辦理,號召全臺各地行動者兵分兩路清理山林與河川,總計清理 372 公斤垃圾,其中塑膠製品及玻璃罐占大宗,現場亦撿到多個沙發椅墊、 口罩、電風扇、塑膠拉門、鞋子、木椅等家用廢棄物。
2023/03/01 14:15台東第一座以「環境保護」為主題的教育空間「永續方舟館」正式啟航,展館提供解說導覽服務、環境教育課程及環保DIY活動,即日起開放預約申請。
2023/02/04 18:54高雄首座新建社宅「凱旋青樹」今(1)日開放民眾參觀,8點出頭就有民眾到場排隊,以年輕族群居多,9點開放看屋後約有40組民眾到場看屋,多數民眾的想法都認為由政府當房東有保障、房子又新是最吸引人的特色。
2023/02/01 10:41台灣有許多旅遊景點,不過比起在國內玩,更多民眾偏好出國旅遊。對此,就有男子感到好奇,究竟是發生什麼問題,讓民眾對國內旅遊興致缺缺、反而是一窩蜂跑到國外,貼文引發討論後,也有許多網友點出關鍵,除了住宿以外,還有很多其他問題。
2023/01/31 20:42春節到來,許多人也會趁假期好好整理居家環境,尤其累積多年的物品,需要有「戰略」,才能有效率地整理。專家提出「大掃除整理術」的10大步驟,一步一步來對愛家各區域整理收納。
2023/01/23 18:00台東縣森林公園為國家級卑南溪口重要濕地範圍,是台東市著名觀光景點之一,園內鷺鷥湖生態豐富、景色明媚,假日吸引許多遊客踏青、賞鳥,由於鷺鷥湖泥沙長年淤積,湖域生態相對敏感,為降低施工對生態帶來衝擊,台東縣政府自主將清淤工程提升辦理生態檢核,歷時十個月終於完工,友善措施成果獲得生態團體認同,一致稱許值得做為其他縣市借鏡。
2023/01/15 12:32國門解封,許多民眾習慣出國旅遊兼代購,在國外商店採購「一般環境用藥」,回國後於各大網路平台或實體店面刊登廣告販售,台東縣環保局表示,此行為已違反環保法令規定,可依環境用藥管理法罰款6萬元至30萬元,若有販售行為者,則可依同法罰款3萬元至15萬元。
2023/01/05 15:09台北市商業會主辧2022-未來論壇,12月15日下午舉行,共約500餘人參加,減碳成為全球目標,要求各國都要訂岀具體可行的政策,以達成2050淨零碳排標準。
2022/12/16 10:55台東縣環保局今年1至11月已處理77件影響環境衛生及觀瞻,相關案件,改善率高,違規僅3件,依廢棄物清理法各罰款1,200元。
2022/12/06 16:02環保署舉辦111年環境知識競賽決賽,19日於台灣大學進行,共有440位菁英齊聚一堂,角逐全國最高殊榮。台東縣代表選手表現十分亮眼,傳來捷報。在豐榮國小教師鼓勵下,首次報名參賽的蔡沛妤同學不負眾望,就奪下國小組第2名。
2022/11/20 1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