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權可抵環評、碳費 田建中:4年後拚接軌ETS碳交易

▲▼碳交所總經理田建中,今(21日)表示,國內碳權除了能用於碳中和,還有兩大法定功能:一是環評增量抵換,企業擴廠增加碳排的1/10必須取得國內碳權,並有10年計畫;二是國內碳權可以抵減碳費徵收計算的排放額度。他強調,長期來看,碳權的剛性需求一定存在,並期望未來3、4年後,可以接軌ETS碳交易機制。(圖/記者潘姿吟攝)

▲碳交所總經理田建中表示,長期來看,碳權的剛性需求一定存在,並期望未來3、4年後,可以接軌ETS碳交易機制。(圖/記者潘姿吟攝)

記者潘姿吟/高雄報導

台灣進入碳有價時代,碳交易成為推動產業減碳與綠色經濟轉型的關鍵。碳交所總經理田建中,今(21日)在「國內減量額度交易平台啟用典禮暨企業分享會」,對記者說明,國內碳權除了能用於碳中和,還有兩大法定功能:一是環評增量抵換,企業擴廠增加碳排的1/10必須取得國內碳權,並有10年計畫;二是國內碳權可以抵減碳費徵收計算的排放額度。他強調,長期來看,碳權的剛性需求一定存在,並期望未來3、4年後,可以接軌ETS碳交易機制。

碳交所董事長林修銘說明國內減量額度交易平台的5大特色:上架多元產業碳權、經濟誘因加速淨零、指定平台保障交易安全、交易機制接軌國際、以及透明碳權交易市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田建中也指出,國內碳權與碳費徵收的強制性規約不同,碳權主要是透過經濟手段,利用市場力量,達到企業自主減碳的目標。目前第一批上架的6個案子、總上架額度為6,080公噸二氧化碳當量,價格介於 ,500-4,000元/公噸二氧化碳當量。他期望未來3~4年,可以過渡到「總量管制排放交易」(ETS)機制,也就是納入管制的企業針對其排放購買碳權憑證。

環境部已核准37家、約2,000萬噸的抵換專案。企業在通過抵換專案後,可以評估是否申請上架。只是,目前尚未出現第1筆國內碳權交易。對此,田建中解釋,碳權交易市場剛起步,買賣雙方仍在觀望。由於環評涉及企業擴廠的資本支出,需要內部跨部門評估才會做出決策。此外,有些企業因有擴廠需求,取得碳權會留作「自用」而不願售出。

▲▼碳交所總經理田建中,今(21日)表示,國內碳權除了能用於碳中和,還有兩大法定功能:一是環評增量抵換,企業擴廠增加碳排的1/10必須取得國內碳權,並有10年計畫;二是國內碳權可以抵減碳費徵收計算的排放額度。他強調,長期來看,碳權的剛性需求一定存在,並期望未來3、4年後,可以接軌ETS碳交易機制。(圖/記者潘姿吟攝)

▲碳交所攜手跨部會啟動國內減量額度交易平台。(圖/記者潘姿吟攝)

關鍵字: ESGSDGs碳交易證交所碳交所經濟部金管會國發會高雄市經濟部中鋼陳其邁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go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