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第一天總額逾80萬美元 台「國際碳權交易平台」三大特色一次看

▲▼台灣「國際碳權交易平台」今啟動。(圖/記者潘姿吟攝)

▲台灣「國際碳權交易平台」今啟動。(圖/記者潘姿吟攝)

記者潘姿吟/台北報導

台灣碳權交易所於今年8月7日正式揭牌,並於今(22日)完成首批碳權交易,總計27家金控參與,總交易量達8萬8520噸,交易額約80萬美元,台灣證券交易所兼任台灣碳權交易所董事長的林修銘表示,以自願減碳的角度來看,已超越新加坡首次交易的1萬多噸。他並提到,國際碳權交易平台,對內協助台灣產業適應國際供應鏈、實踐產品碳中和及ESG等要求,並提供中小企業便利取得碳權的合法管道,免去赴海外開戶的繁瑣程序;對外則可提升台灣的國際能見度。

林修銘進一步解釋,國際碳定價機制已行之有年,各國近年亦積極成立碳權交易平台,如:新加坡、韓國,日本、馬來西亞、印尼等亞洲國家,近期先後推出碳交易平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國際碳權交易平台」今啟動。(圖/記者潘姿吟攝)

▲台灣證券交易所兼任台灣碳權交易所董事長的林修銘。(圖/記者潘姿吟攝)

台灣碳權交易所今天開板的「國際碳權交易平台」,具有以下特色:

1、接軌國際,採美元計價交易:鑑於國際上碳權市場多以美元計價,「國際碳權交易平台」亦以美元為交易貨幣,除吸引更多買、賣家加入台灣市場外,更有利於我國碳權市場國際化。

2、保障買賣雙方交易安全,採「信託帳戶」交易:為確保買方資金且取得賣方信任,參採國際常用的信託帳戶(Trust AccountTrust Account)方式進行交易,保障買賣雙方交易安全。

3、妥善管理帳戶平台,採「子帳戶」架構設計:「國際碳權交易平台」之編碼原,充分運用虛擬帳戶、法人統編及交易類型,有效掌握及整合「碳權流」及「金流」,是我國第一個實現標準化交易作業的碳權交易平台,為我國日後淨零減碳之路取得重大進展,其相關設計理念及作業方式並可進一步應用於未來「國內碳權交易平台」上。

林修銘最後強調,將重視「基礎工程」,致力於教育及人才培育,在北、中、南各地舉辦論壇,促進交流與對話,並提供通識、證照及專業主題等三種類型課程,讓企業對碳管理與碳權交易有全面的理解;其次,透過引入「排碳有價」機制,進一步激勵企業投入低碳創新技術,加速形成低碳新興產業聚落,帶動綠色經濟的正向循環。

關鍵字: ESG永續雲SDGsESG台灣碳權交易所碳交所林修銘王美花經濟部國際碳權交易平台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go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