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碳權竟有「9成」無效! 買「碳權」必須先知道的9件事

▲▼知卡宣綠森林親水公園內有5大戲水池區,非常適合親子同遊。(圖/花蓮縣政府提供,下同)

▲有些碳權在「持久性」方面,存在許多風險,例如:種樹。示意圖為知卡宣綠森林親水公園。(圖/花蓮縣政府提供)

● 周加恩/櫛構科技行銷長

台灣碳權交易所即將開幕,碳權也成為 ESG 領域的熱門討論話題之一。碳權交易所成立,雖然可以大幅度幫助台灣企業踏入碳權交易市場,但在國際上,自願性碳市場的「碳權」(carbon credit)仍然有問題需要解決。例如,2023 年 1 月《衛報》指出,國際認證機構 VCS 所核發的雨林保育復育專案(REDD+)竟然有 94% 皆為無效碳權,國際品牌 Gucci、Shell 皆為受害者。

這個驚人研究結果,顯示出當前的碳權市場仍然在快速變動中,也使得想進入碳權市場的企業面對重重障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究竟我們在說的「碳權」是什麼?買碳權就是減碳了嗎?又什麼叫做「碳權的品質」?想購買碳權的企業會面臨哪些風險?這篇文章,我們要來好好的聊一下這些碳權常見的問題。

一、什麼叫做「碳權」?

這裏我們討論的「碳權」是專指屬於自願性碳市場的「碳信用」(carbon credit),而非屬於強制性碳市場的「配額」(allowance)。自願性碳市場的「碳權」,指的是「某個致力於減碳的專案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減少量,經過第三方機構認證之後所核發的『一噸碳排放減少量』」。

簡單來說,就是企業本身「目前難以減碳」,所以付錢購買他人的減碳成果,幫自己做一個補償。這個「減碳成果」,就是「碳權」,或者「碳信用」(carbon credit)。

以國際碳權市場來說,這裡說的「他人」,可以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例如某一個機構在巴西買了一塊雨林地,圈起來並且進行維護,該機構就是所謂「開發方」(developer),而「針對巴西雨林地進行保育」的行動,就是一個碳權專案(project)。

二、碳權怎麼來的?

開發方會提出「如何計算自己減了多少碳的方法論」與「計算結果」,提交給第三方專業驗證機構如 First Environment,通過碳權方法論驗證之後,再提交國際認證機構(例如 VCS、GS、ACR、CAR 等國際四大家)進行審核,通過即可核發碳權。

獲得碳權後,開發方再藉由仲介、或者交易所拍賣的方式,將這些碳權銷售出去,藉此維持營運。

這樣的碳市場遊戲規則讓「做減碳的人有金錢回報」,也讓「減不了碳的人有一個解方」,這個解方就是企業可以拿錢去買別人家的減碳成果,來抵換自己家的排放量,藉此作為一種「補償」(compensation)

三、碳權,不是減碳!

要注意的是,碳權的功能是「補償」而非「減碳」。

購買碳權的企業並不是因此就「減少碳排放」,而是「因為目前的減碳效果有限,因此課金購買別人的減碳成果,作為一種補償」的機制。在溫室氣體盤查的計算上,企業並不能因為有購買碳權,就少算了部分的碳排放。

這樣的機制尤其被大量應用在減碳非常困難的航空業,目的是「在科技尚未成熟到可以讓航空業減碳之前,先以碳抵銷的方式做為補償」

要特別注意的是,許多企業不明白碳權只能作為「補償」用途,因此略過減碳行動步驟,只透過大量購買便宜碳權來聲稱達成「碳中和」,這就是為人所詬病的「漂綠」(藉由永續公關手法掩飾企業造成大量碳排放、污染)。

四、碳權的「品質高低」是什麼意思?

雖然聽起來很弔詭,但是在碳抵換遊戲規則裡,雖然同樣都是經過認證核發的「減少一噸碳」,卻都不是同樣的「一噸碳」。

你可以想像,這些一噸一噸的碳權,都是各種不同的小小兵。雖然每一隻小小兵都是被認證核可,用來消除一噸二氧化碳排放,但有些小小兵自帶噴火槍非常威風;有些小小兵則天生偷懶,只會在旁邊睡午覺,讓人懷疑是否真的可以消除碳排放。

每個碳權小小兵都有不同的「技能樹」,這些技能樹的特性不同,造就了碳權的「品質」。以下就來介紹碳權的各種屬性類別,讓大家認識一下碳權小小兵們。

五、最基本的碳權有「2 種」特性

1、碳權品質:外加性

「外加性」講的是這個碳權專案,是否真的有存在的必要。驗證機構特別會去看的是,一項減碳專案如果少了販售碳權的收入,是否就會因此無法減碳。

通常「外加性」最有爭議的都是「森林保育」類型的專案。

例如,JPMorgan Chase&Co 在 2019 年曾經購買由 ACR 認證機構核發的 Hawk Mountain 森林保育碳權,希望藉此中和員工通勤產生之碳排。但是後來被檢驗發現,該山脈地本身從 1930 年代開始即是政府規劃的森林保護地,砍伐風險幾乎為零,因此碳權收益根本沒有任何實質效果。

英國劍橋大學也針對 VCS 認證的 REDD+ 森林保護碳權進行研究,多數專案皆會濫用認證方法論中的基準值彈性,把砍伐風險誇大到至多 950%,藉此獲得大量的「幻影碳權」(phantom credit)。

因此在挑選碳權時,嚴格審視專案的方法論是否具有「外加性」,是否有誇大風險、基準值場景等可能,就非常的重要。

2、碳權品質:持久性

另一個重要的碳權屬性是「持久性」,關於「碳權專案聲稱減少的碳排,會不會在未來某一個時間點失效」。

有些方案的「持久性」很好計算,例如「沼氣發電」類型,將農業廢棄物厭氧發酵產生的甲烷,燃燒後轉化為二氧化碳排出,還可以用來發電。

因為甲烷的溫室效應能力約為二氧化碳的 27.9 倍(AR6 數據),所以把甲烷燒掉可以大幅減少溫室效應。像這樣的類型,燒完就是燒完了,減少排放的二氧化碳是確定有效的,因此「持久性」的表現就會比較高。

然而,有些碳權在「持久性」方面,就有許多風險,例如:種樹

主要是因為,森林往往需要持續數 10 年才有真正的固碳效力,開發方如何保證在這段期間,組織可以長期善盡管理森林的責任?以及,如何因應森林大火、洪旱災、病蟲害等風險?這些都是會影響「持久性」的風險來源。

六、買碳權不只看風險,也要看「附加價值」

碳權小小兵的技能配點,除了基本的「外加性」與「持久性」以外,也還有其他的附屬細節。許多碳權不只是單純地「減少碳排放」,而是更進一步地額外產生了附加的社會效益。

例如,「高效能燃木鍋爐替換」類型,藉由碳權收益來資助開發中國家、更新需要大量木柴燃燒的傳統爐灶,除了減少碳排放以外(燒的柴變少了),同時具有提升公共衛生(呼吸道危害變少)、提升婦女權益(撿柴的時間縮短)、提升孩童受教權益(撿柴時間縮短)等眾多社會價值。

而像是前文中提到的「沼氣發電」的碳權,除了單純把溫室效應能力強的甲烷轉化成較弱的二氧化碳以外,也有促進再生能源發展的額外效益。

一般而言,碳權的附加社會價值越多,「外加性」與「持久性」的計算方法論越嚴謹,這個小小兵的戰力就越強,價格就越高。

而有些「外加性」、「持久性」有疑慮的碳權,購買的企業可能會因此被放大檢視,被攻擊為漂綠,甚至惹上官司等,這類型的碳權價格就會比較便宜

七、目前世界碳權專案 170 種,品質都不同!

嘗試購買碳權的企業,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碳權的「品質不一」目前,世界上的碳權專案類型共有 170 種,常見的例如甲烷再利用、冷媒降解、雨林保育(REDD+)、種樹(aforestation)、藍碳、紅樹林、濕地保育...等。

每種碳權都有其對應的「計算方法論」,也有對應的風險和長處,因此碳權的品質並不是非黑即白的「好碳權或壞碳權」,而是一種連續分佈的品質光譜。

八、國際認證「碳權」就 OK?不見得!

直覺上來說,我們通常會仰賴具有權威性的第三方認證機構,來協助買家檢核哪些碳權是「及格」的,而哪些不是。然而,在碳權市場,目前仍然很難完全只仰賴認證機構來做出購買決定。

例如,2016 年研究顯示,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CDM)培育的碳權專案有 85% 皆為灌水,這項研究也讓 CDM 的認證標章成為當下企業買家最不認同的碳權標章

而日前 VCS 的森林碳權,被調查機構指出 9 成皆為無效,風波甚至延燒到今年 5 月 VCS 執行長請辭,此事件顯示,即便是國際最大的碳權認證機構,核發的碳權也不一定是「品質保證」。

九、那 ... 究竟該怎麼辦?

碳抵銷仍然是全球公認的應對氣候變遷與暖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們不能完全仰賴碳權而忽略了自身減碳的努力,但也不需要因為部分碳權的品質有疑慮,而一竿子打翻一整籃碳權。

面對眾多不確定性,欲購買碳權的企業必須充分明白,碳權市場仍然處在非常新穎的階段,仍然充滿了不確定性

企業進入碳權市場前,應該對於碳權商品進行充分的身家調查(due diligence)之後再行購買。

但是,更重要的是在購買碳權之前,企業必須優先考慮自身企業的減碳方案,針對企業營運數據管理去做加強,部署智慧數據管理工具、內部碳定價措施、推行節能駕駛協助進行節能措施。

在全球淨零的路徑上,先「盤查」,再來「減碳」,最後才是用碳權做「抵換/補償」,這些都是必要的手段。如果沒有針對企業體質進行大瘦身,只是一昧追求「碳中和」的名號,這樣就非常容易被認為是在「漂綠」,反而有損聲譽。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櫛構科技」。專欄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奧萬大國家森林遊樂區慶週年,7月1日至5日推入園10元銅板價優惠。(圖/南投林區管理處提供)

▲碳權市場仍然處在非常新穎的階段,仍然充滿了不確定性。示意圖為奧萬大國家森林遊樂區。(圖/南投林區管理處提供)

 

延伸閱讀

►花錢買「碳權」就沒事? 小心落入漂綠陷阱

 

 

 

 

關鍵字: ESG永續雲永續ESG碳權碳信用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go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