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淨零關鍵戰略太「膨風」? 專家:缺整體規劃且不夠積極

▲▼ 森林。(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台灣淨零關鍵戰略缺整體規劃?專家:應界定減碳責任,留資本給下一代解決巨大碳債。(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記者潘姿吟/台北報導

拚2050淨零轉型,國發會於去年12月28日發佈台灣淨零轉型的12項關鍵戰略,更規劃至2030年前投入預算近9,000億元。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今(4日)舉行記者會,與會的綠色財政、永續交通、能源、森林碳匯等領域專家,除了提出對此次關鍵戰略的看法外,普遍認為政府態度不夠積極,因為在民眾對氣候變遷的認知不足的前提下,此議題應定義為整體性的規劃政策,必須有跨部門、跨層級的戰略,以及在執行面、技術面的具體方案,否則,將流於口號,恐有「膨風」的疑慮。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蕭代基表示,從目前的關鍵策略中,尚未看到得以解決氣候災難與碳債問題的說明,民眾無從認識問題的嚴重性;另雖規劃了綠色金融策略,但缺乏長期的綠色財政與稅制規劃,如:排放源有減碳責任與除碳的道德責任,應被重視為「責任義務」,而不是只被當成「做公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蕭代基認為,該份報告缺乏對各項減碳技術的可行評估與綠色財政策略,如:財政部曾指出的油氣類貨物稅、貨物稅的減免或免徵,這完全違背污染者付費原則,成為推卸責任與不執行的話術。他強調,台灣是高所得的已開發國家,不可因為目前總排放量僅佔全球0.56%,或以為依賴未來科技,以為可以慢慢做,就能達成2030年的減碳目標。

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系助理教授鄭祖睿則提到,運輸部門仍缺乏低碳策略的整體性規劃;雖然電動化的規劃已較完整,但無碳化的策略不夠積極,除此之外其他運輸項目都較概略、偏向教科書的論述。另在新車領牌數的預估中,未隨人口改變,大小貨車電動化與無碳化缺乏討論,就怕未來流於形式。此外,台灣的運具電動化策略的相關時程,應該要更貼近「現在就可以行動」的方向。

鄭祖睿強調,推動淨零綠生活低碳運輸,需要跨部門、跨層級的擬定策略,不能依賴單一交通部會來完成,若政策缺乏整體性、趨向碎片化,相關問題難以被全盤討論與解決,將連帶影響未來的社會溝通,甚至出現政府部門踢皮球的情況。他再指出,目前電動運具的目標仍顯示企圖心不足。他比較台灣與國際推動新售電動車的目標期程,若以2040年為目標,在2030與2035年已明顯低了約20%。

森林碳匯部分,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張世杰教授直指,農委會目前設定的2040年自然碳匯目標1,000萬噸,缺乏充分的科學估算基礎,以及具體的可行性。他解釋,1,000公頃的平地森林,必須歷經20年才能產生1萬噸碳匯量,森林成長是需要一段時間的,並不是一開始植樹就能有碳吸存的效果,然而,現在到2040年只有17年時間,如何落實?

張世杰指出,目前清冊引用的森林碳匯量是2009年第4次森林資源調查的數據,但森林的碳吸存是一個隨著環境條件不斷變動的過程,甚至最近關於亞馬遜及非洲熱帶森林的研究都共同指出,天然林的碳匯能力正逐漸下降中。

張世杰進一步說明,台灣的自然碳匯每年21.9百萬公噸二氧化碳這個數字,是僅依靠一次的不同林型生長量調查所推估的,以此來做長期的預估,在科學上不夠充分。他呼籲,台灣應該啟動第5次的森林資源調查,盤點當前實際的狀況,才能有更精確且符合現況的趨勢估算。

此外,2050年自然碳匯目標為何呢?張世杰提醒,我們若現在沒有具體計畫且開始行動,還是停留在先想策略再來規劃植樹,勢必來不及達成碳匯的目標。

臺灣大學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位學程兼任助理教授趙家緯指出,目前台灣訂立的2023年淨零目標並不符合轉型的需求,且也需要檢討當前減量目標、背後的科學證據,以及實際執行的效率。

趙家緯說明,台灣規劃的氫能策略、效能與具體目標,在成本、減碳效果、空氣污染疑慮等面向,都需要都再討論。

趙家緯最後結論,政府將在節能投資674億元,但仍需要政策工具來落實「節能優先」,否則,擴散節能成功經驗用了36%的預算,卻僅貢獻12%的節電量,而耗能量最大的工業,卻欠缺新政策工具,如此一來,預算的強度和真正的效果仍存在著落差。

關鍵字: ESG永續雲ESG永續綠色財政永續交通能源森林碳匯國發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go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