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長彭啓明17日在環境部召開臨時記者會,針對碳費相關議題進行說明。他強調,依據《氣候變遷因應法》,碳費收入將進入「溫室氣體管理基金」,用於補助地方政府。然而,根據《財政紀律法》規定,不得訂定固定的經費額度或比例,因此無法承諾具體的分配金額。彭啓明進一步解釋,「碳排放」與「空氣污染」不同,碳費主要向排碳大戶徵收,這些資金將優先用於需要調適氣候遽變的區域,而不是單純依照課徵碳費較多的地區來分配。
2024/10/18 20:56環境部即將在下週一(7日)舉行第6次「碳費審議委員會」,預期將正式定案碳費費率。中研院經濟學研究所助研究員楊宗翰今(3日)在「碳費未來規劃的科學建議」線上記者會表示,碳費實質費率應至少達每噸500~600元,才能極小化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帶來的經濟衝擊。
2024/10/03 23:59為推行未來碳費制度的實施,環境部今(29日)正式預告碳費相關的3項子法:「碳費收費辦法」、「自主減量計畫管理辦法」、「碳費收費對象溫室氣體減量指定目標」。環境部氣候變遷署長蔡玲儀表示,此3項草案為未來碳費實施時的配套機制,其中包含減量、搭配優惠費率誘因,讓收費對象可以及早規劃減碳措施。不過,綠色和平質疑,這些草案存在多處疑慮,恐讓減碳效果大打折扣。
2024/04/29 19:47隨著全球永續發展趨勢的日益重視,「自然碳權暨生物信用額度創新解方論壇」邀請了經濟部主任秘書楊志清、「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8)」獲邀擔任Keynote演講與論壇倡議Biocredit Taiwan的台大團隊成員,以及輔仁大學永續發展團隊、KPMG安侯建業永續發展基金會、亞太經貿投資總會和立順興資源科技公司等,共同探討如何通過自然碳權與生物信用額度,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實現淨零碳排放的創新應用策略。
2024/02/22 07:25環境部3日舉辦「碳費徵收子法推動進度交流座談會」,首度公開「碳費計算公式」,並更新碳費應繳費額的計算公式。根據新的公式,計算碳費時,可以先扣除2.5萬公噸的碳當量,再乘以相應的收費費率,這意味著排碳大戶將有2.5萬公噸的免費額度。然而,環保團體卻多數不認同,環境部說明,此調整是希望加速小廠節能減碳。
2024/01/04 02:07為達成臺灣2050淨零排放政策目標,並兼顧企業減碳及碳中和需求,臺灣證券交易所於今(20日)宣布,將與國發基金共同出資成立「臺灣碳權交易所」,預計今年中完成設立登記,相關細節尚在籌劃中。臺灣碳權交易所主要業務,將包含國內碳權交易、國際碳權買賣及碳諮詢宣導服務。
2023/04/21 01:23第1頁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