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

台積電、Google、亞東工業氣體三巨頭同台 綠色和平:政府應擴大再生能源市場供給

綠色和平日前舉辦「再生能源路徑國際論壇──企業邁向淨零轉型新藍圖」論壇,邀請Google亞太區能源與基礎設施資深協理蕭義俊、台積電環保安全衛生處資深專案經理孫讀文、亞東工業氣體總裁Olivier Letessier,與綠色和平董事何玫玲同台,分享企業再生能源路徑規劃與具體淨零轉型作為,與鼓勵與會企業投入再生能源建置與使用,並呼籲政府規劃相應輔導政策,擴大再生能源市場供給。

創新當道! 企業尾牙新玩法「數位配送」、輔大「掀」AI學習新頁

企業福利和教育創新,雖然領域不同,卻共同展現了現代科技對生活品質提升和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角色。在歲末年終,Edenred宜睿智慧提出「省時、零庫存、零配送」的尾牙數位採購專案,為企業福委解決尾牙贈禮的煩惱。同時,輔仁大學民生學院與HTC Medical VR及際教育機構Virti合作,運用VR及生成式AI技術,推動永續發展目標(SDGs)實踐,同時培育未來科技人才。

捐30億1年後 Patagonia證明:創造利潤同時有影響力

在2022年9月喬納德將Patagonia的所有權捐出給環境信託及環保組將近一年後,他接受麥肯錫採訪,問到Patagonia如何超越傳統的資本主義,在獲利的同時保護環境、照顧員工及社區?

屏東明揚國際工廠爆炸 防災專家:根本問題是「公司治理」

明揚國際科技公司(8420)的屏東廠,在(22日)傍晚5點多突然發生了一起爆炸事故。截至目前,這起意外事件已經造成102人傷亡,而爆炸的原因目前仍在調查中。防災專家、內政部消防署災害管理組的前組長林金宏指出,許多工廠和企業雖然表面上重視安全,但本質上卻不夠重視,常常以得過且過的態度對待安全。然而,一旦事故發生,就會帶來悲劇。

「鮮乳坊」整合利害關係人的利益共享 創造企業影響力 

一杯國產鮮奶的「交易」模式中有政府制訂基礎收購價、酪農飼養乳牛、食品大廠按基礎收購價收購生乳,過程中,酪農承擔高度風險;而飼料價格飛漲、鮮乳銷售量下滑、外國鮮乳進口、大廠中斷收購等等,均會造成酪農生乳滯銷、倒掉、被迫賣掉牧場。目前台灣的乳品生產供應體系韌性不足,產業也潛在永續風險。

群創處長涉企業誠信廉潔 科技女業務無端被諷「貴圈真亂」

最近這幾天最轟動的社會新聞,應該就是群創處長跟三家供應商女業務的八卦緋聞了!看到大家都在追八卦,這是人性,完全可以理解。但是,這件事其實遠遠不只是八卦!這是公司治理的嚴肅課題。不只群創有問題,被爆料女性業務涉入八卦的億光、聯詠、奕力三家供應商,問題也一樣大。

Z世代消費力低 最在乎「3件事」:勞權、性別平權、居住正義

在當今社會,永續發展受到關注,而消費者對企業的ESG表現,也成為重要的消費指標。對ESG支持方式雖然有世代差異,但「高認知」的消費者將成為主力,特別是Z世代(1990年代中後期~2010年代初)。《2023年消費者永續指數調查》發現,Z世代的消費力雖然較低,卻在參與社會議題上表現最積極。隨著年齡的成長,未來Z世代的消費能力將逐漸增長。

消費者對「這件事」很大方 願意多花10%買偉大理念

近年來,永續議題受到高度重視。但是,消費者願意為了「偉大的永續理念」,多付一點錢嗎?這是整個消費市場最在意的關鍵資訊。政大商學院信義書院與東方線上消費者研究集團攜手發布的《2023年消費者永續指數調查》發現,環保系商品的售價貴10%為消費者最能接受的範圍。

「公司治理評鑑」前5% 國泰金、玉山金再度蟬聯

證交所及櫃買中心日前公布第九屆公司治理評鑑結果,本屆共1,662家上市櫃公司受評,國泰金、玉山金再獲肯定,排名上市公司前5%。

近500家上市櫃董事會全男性 專家:女性可從3面向強化公司治理

上市櫃企業公司治理有待加強,其中截至今年三月底為止,上市櫃公司仍有497家並沒有一名女性董事,占了近28%,其中有163家上市櫃公司明年任期屆滿,就必須改選增加1名女性董事,女性董事未滿1/3的公司則有225家,占比13%。專家認為,女性參與董事會具有3大好處,有助突破企業經營盲點,有助強化公司治理。

新光金開盤爆逾10萬張巨量! 法人:押寶換人做做看

新光金(2888)本周五(6月9日)董事改選,開盤不到1小時飆到近13萬張,居個股成交量之冠,股價也飆漲逾7%,一度站上9.2元,市場驚呆,摩爾投顧分析師林漢偉受訪時表示,受惠於董監改選題材,市場認為新光金本周變天機率高,看好「新團隊有新作為。」

東森國際辦減資彌補虧損 今年首季已轉盈、公司治理排名前20%

東森國際(2614)今(30)日召開股東會,111年因受疫情及國際經濟萎縮,造成台灣經濟成長下滑,轉投資公司無形資產評估減損等因素,造成稅後淨損16.55億元,連同保留盈餘調整數期末待彌補虧損為17.58億,但本業仍有2.1億元淨利;為改善財務結構、提升股東權益報酬率及每股盈餘,決議辦理減資彌補虧損。公司在今年首季已經轉虧為盈,公司治理名列上市公司前20%。

1,662家上市櫃公司治理評鑑 連9年排名前5%只有這8家

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布第9屆(2022年)公司治理評鑑,共有928家上市公司及734家上櫃公司受評,合計1,662家。連續9屆達前5%上市公司有裕隆、聯電、統一超、遠傳、中華、台積電、台灣大、信義房屋等8家。

如何掌握ESG商機? 僅23%企業正在進行

B型企業協會秘書長黃惠敏發表「2022 台灣中小企業ESG策略問卷」調查結果,好的方向是受訪企業有86%認為在做ESG或CSR的企業,可以兼顧公益與獲利;53%表示在評估公司營運績效時會納入ESG等非財務指標衡量;23%已完成或正在進行組織/產品碳盤查做好ESG的最大動機是提升品牌形象;然而,只有26%的企業表示已制定ESG策略及行動,高達81%的企業尚無設置專責的ESG人力;做ESG最大的挑戰在於擔心成本增加、缺少人才、不知如何著手;一般印象受投融資方要求,或者因同儕壓力而做ESG,在中小企業中則不顯著

企業想「漂綠」小心了!ESG檢測儀今上線 一鍵秒掌握誰在末段班

企業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正夯,從傳產到科技業,從跨國公司到中小企業,紛紛將永續、ESG納入公司政策,只是哪些公司是玩真的?哪些公司又是說一套做一套?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建置「ESG檢測儀」,蒐集超過60項ESG指標,於今(17日)正式啟動,是第一個公開且完全免費的ESG資料庫,透過公開透明的數據看見企業真實的永續成績。

鴻海曝公司治理5大面向 再提14項ESG長程目標!

鴻海科技集團(2317)於今(16)日公佈ESG永續發展之公司治理領域長程目標,以「鴻傳永續」、「海納治理」等兩大策略,做為集團首要的推動方向,並聚焦在「反貪腐反賄賂及法令遵循」、「稅務資訊」、「強化董事會結構、職能及監督」、「資訊安全」、「供應鏈管理」等五個議題面向,提出14項應對目標與承諾,以落實誠信經營、完善公司治理、保障各利害關係人權益,展現履行社會責任的決心。

沈軾榮質疑「金寶違法賣群創」釀6.4億虧損 怒批公司治理出大包

金仁寶集團旗下金寶(2312)6月27日將召開股東會、選出新任董事;金寶前總經理、現任董事沈軾榮,提名十席董事名單(七董、三獨董)參選,且於今(18)日提3項質疑,怒控金寶日前違法出售群創(3481)股票,造成團隊虧損6.4億元,顯示公司治理已出大問題,因此「 自己邀請產業專家、律師與會計師擔任董事及獨董,協助監督、健全公司治理」。

業界唯一!中信金公司治理 獲協會認證「特優」

中信金控對公司治理、ESG再獲肯定!與旗下子公司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及台灣人壽保險公司,榮獲中華公司治理協會CG6013(2021)公司治理制度評量最高等級「特優」認證,是本次名單唯一榮獲特優的金融機構。

國泰、鴻海、信義房屋齊聚 落實ESG

國內ESG三標竿企業領導人,包含國泰總經理李長庚、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和信義房屋創辦人周俊吉大方於全國上市櫃公司、董監事或年輕人關注的「國泰永續金融暨氣候變遷高峰論壇」上分享企業ESG心法。

資本超過100億上市櫃公司注意! 股東會年報須提早14天申報

金管會為拚「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擬修法規定資本超過100億的上市櫃公司,要改在股東會召開前14天揭露年報。

鴻海衡陽廠獲公司治理及綠色環保雙認證 永續經營受肯定

全球最大的科技製造與服務商鴻海(2317)於今(17)日宣佈,公司持續推動永續經營再獲肯定,作為國際商業社群及電子行業責任商業聯盟,旗下位於衡陽的廠區,近日榮獲 RBA Factory Of Choice One Star(一星)標章,代表廠區營運完全遵守 RBA 行為準則。

李禮仲/小股東不應是經營權之爭的「韭菜」

邇近東元經營權爭奪案佔據各大報版面,爭論不斷。東元之爭表面看似豪門權鬥,但深層的意義則是公司董事長究竟能否任意運用公司資源,去爭奪或防衛公司經營權等公司治理及董事責任議題。

快訊/菱光3大股東也發公開信 質疑黃育仁:花公司錢圖個人利益

菱光科技股東會前夕不安靜!主要股東東元電機股份有限公司、東安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及光元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發表「公開信」,向董事長黃育仁先生提出5大質疑,並要求載入股東會會議紀錄。

李沃牆/台積電捐疫苗 有違公司治理及股東權益?

先前政府授權台積電與鴻海兩家公司合計購買1,000萬劑德國BNT疫苗,卻引發小股東質疑,認為台積電欲無條件捐贈政府的疫苗價值逾60億元台幣,此筆資金並非本業業務或投資支出;站在股東立場推算,台積電此筆支出將會影響第3季每股純益約0.2元,以本益比25倍計算,將影響股價5元。

金管會強化ESG資訊揭露 兩大新制下半年上路

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SG)受到全球高度重視,過去公發公司揭露ESG只有「文字性」描述難以比較,為了營造健全ESG生態,以強化企業永續經營及資本市場競爭力,金管會今(15)日宣布,會在今年7月和年底公布相關指引原則,強化年報資訊揭露及投信基金ESG資訊揭露。

第1頁共4頁

go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