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電信ESG「泰舊換新 竹構未來」計畫 助原民青年返鄉撫育竹林固碳愛地球

▲▼中華電信,竹構未來,泰雅,竹子,青年,產業,永續,ESG,小薰,竹筒飯,文化。(圖/翻攝自影片)

▲中華電信「泰舊換新 竹構未來」的計畫,經過一年撫育後,成果斐然。(圖/翻攝自影片,下同)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桃園復興區大溪第六林班地,一片翠綠竹林隨風搖曳。這裡不僅是自然生態的一部分,更是中華電信「泰舊換新 竹構未來」計畫的重要舞台。2025 年,主持人小孟再度帶領觀眾回到現場,見證一年的撫育成果,這次還特別邀請了泰雅族女星小薰,一同走訪並體驗竹筒飯的傳統智慧,讓文化與撫育在山林間交織。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竹子在泰雅族文化中的生命記憶

「竹子對我們來說,就像是生活的一部分。」泰雅族藝人小薰談起童年,眼裡滿是回憶。她提到父親曾搭建竹屋、製作口簧琴,母親則常用竹子煮竹筒飯販售。從竹簍到竹器,竹子貫穿了她的成長歲月,更代表了泰雅族人世代相傳的智慧。綽號阿山哥的友順竹業負責人林志仁也笑說:「有泰雅族人的地方,就會有台灣的桂竹。」

▲▼中華電信,竹構未來,泰雅,竹子,青年,產業,永續,ESG,小薰,竹筒飯,文化。(圖/翻攝自影片)

青年返鄉,科技機械助力產業升級

相較於去年,今年的竹林景象煥然一新。泰雅族代表阿山哥向小孟和小薰分享,經過撫育後,陽光能穿透灑落林間,新生竹苗紛紛冒出土壤,讓整片竹林更為通透清朗。阿山哥補充解釋,竹子有特殊的生長機制,在撫育整理後,即便不是筍季,也會冒出細小的新竹;這些較青色的竹桿會依附周邊的竹子,在颱風季時共同抵禦風勢,避免倒伏。

▲▼中華電信,竹構未來,泰雅,竹子,青年,產業,永續,ESG,小薰,竹筒飯,文化。(圖/翻攝自影片)

▲▼中華電信,竹構未來,泰雅,竹子,青年,產業,永續,ESG,小薰,竹筒飯,文化。(圖/翻攝自影片)

今年筍季長出的竹子還帶著竹筍殼,正是撫育後林地空間釋放的成果,為新生竹提供了良好的成長環境。現場望去,整齊的竹林宛如拍戲現場,讓小孟、小薰不由自主感嘆:「難怪那麼整齊,這一整片真的很漂亮,很像在拍戲的場景,還可以拍網美照,像金庸武俠一樣。」,不僅展現生態循環的美感,也讓人感受到山林的生命力。阿山哥笑言,等到筍季之後,林相會更加迷人。

▲▼中華電信,竹構未來,泰雅,竹子,青年,產業,永續,ESG,小薰,竹筒飯,文化。(圖/翻攝自影片)

竹林撫育永續循環的意義

阿山哥帶領兩人認識竹林的生長規律:「竹子到第四年就能利用,會留下一至三年的母竹,其他則能成為建材、支撐果樹,或作為碳封存。」這樣的管理方式,既能達到碳匯目標,也讓竹林保持永續循環的活力。他進一步說明,隨著中華電信投入資源,引進了塔式集材機、聚材機和林地搬運車,過去全靠人力伐竹的辛苦方式已逐漸被取代。「現在的年輕人只要半天就能上手機械,效率更高,也更願意回到山上,看到竹產業的希望。」

▲▼中華電信,竹構未來,泰雅,竹子,青年,產業,永續,ESG,小薰,竹筒飯,文化。(圖/翻攝自影片)

針對「泰舊換新 竹構未來」的計畫,中華電信董事長簡志誠表示:「我們更看重的是永續經營的理念。透過這樣的計畫與地方合作,我們不僅保護環境,增加當地就業機會,並促進社會與經濟的全方位發展。這也是中華電信在追求科技進步的同時,始終堅守的社會責任。『泰舊換新』不僅是資源的替換,更是價值的升級。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大家了解竹材永續經濟的潛力無限,達成自然資源永續利用,與促進綠色循環經濟發展的共同目標,邁向淨零家園的美好願景。」

竹筒飯體驗:文化與味蕾的雙重饗宴

當天最歡樂的橋段,就是小孟和小薰一起動手體驗做竹筒飯的時刻。部落老師帶著白米、滷肉、香菇與蝦仁,引導大家將食材放入剛砍下的新鮮竹筒,再以竹片封口,紮綁起來後放入火堆蒸煮,過程中小孟和小薰差點被紮繩環節給難倒,所幸在老師的幫忙之下最後順利完成。

▲▼中華電信,竹構未來,泰雅,竹子,青年,產業,永續,ESG,小薰,竹筒飯,文化。(圖/翻攝自影片)

▲▼中華電信,竹構未來,泰雅,竹子,青年,產業,永續,ESG,小薰,竹筒飯,文化。(圖/翻攝自影片)

隨著竹香與米香瀰漫空氣,竹筒飯不僅是一道料理,更是一種文化的象徵。小孟忍不住驚嘆:「原來竹子既能當容器,也能當碗和湯匙,真的是環保又聰明的設計!」而對族人來說,竹筒飯承載的不只是飽足感,更是一種與山林共生的智慧。現場眾人就這樣邊吃邊笑,感受著文化傳承的真實溫度。

▲▼中華電信,竹構未來,泰雅,竹子,青年,產業,永續,ESG,小薰,竹筒飯,文化。(圖/翻攝自影片)

部落與企業攜手,邁向永續未來

這場涵蓋33.7公頃的四年計畫,不僅守護竹林,更讓青年有機會返鄉就業,讓部落文化與永續產業同時生根。「竹構2025」活動展現了竹林撫育的具體成果,也體現了跨界合作的力量。透過中華電信的投入,政府的支持,以及部落的參與,竹林不再只是單純的自然資源,而是結合文化、經濟與永續願景的重要基石。

 竹子在泰雅文化中象徵守護與延續,如今,也成為推動綠色經濟的橋樑。當竹林一代代更新,「泰舊換新 竹構未來」不僅是一場環保計畫,更是一份文化與永續共生的承諾。

關鍵字: 中華電信竹構未來泰雅竹子青年產業永續ESG小薰竹筒飯文化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讀者迴響

go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