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全球146個國家中被列為第18位缺水國家,特別是氣候變遷恐將加劇旱象,更需要在水資源的開發。圖為第五河川局全力協助仁義潭水庫清淤。(圖/台灣自來水公司第五區管理處)
記者潘姿吟/台北報導
水是有限資源,尤其淡水僅占全球水資源的2.5%,且不是全部都能提供人類使用。隨著氣候變遷增加缺水風險,新水源的開發方案將成為一大重要課題。在3月22日「世界水資源日」的今天,TAISE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公布「因應氣候變遷永續水資源民意調查」,發現民眾對設置再生水廠、海水淡化廠的接受度高,分別佔了89.9%及88.5%,並認同再生水或海淡水等「科技造水」之新興水源,應該優先使用於工業用水。
台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榮譽教授蔣本基談到,未來新工業區、都市計畫區開發,可考量設置二元供水系統,以提高再生水的使用量。不過,再生水及海淡水的開發,經常面臨法規標準、工程技術及財務成本等困境,仍需要提出具體的改善對策。例如:台灣平均家戶水價(9.24元/度)在全球排名第3低,僅高於印度(4.20元/度)、斯里蘭卡(2.58元/度),應適度調整水價、開徵耗水費,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蔣本基進一步說明,再生水具有特定性的用途,政府應訂定合理的法規標準,獎勵再生水與自來水並行,同時配合供水採客製化及專管專送,也必須要開發關鍵技術,扶植相關產業;海淡水屬於高耗能、高成本,可考慮在廠內設置綠電設施自主發電、設置能源回收設施、採取離峰用電,並將工廠興建在工業區、科學園區及給水廠最近距離的地方,降低回送成本等。
▲▼2023水資源民調記者會,近9成民眾認同再生水、海淡水等「科技造水」之新興水源,應該優先使用於工業用水。(圖/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提供)
TAISE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則指出,台灣平均年雨量(2,500公釐)是世界各國平均值(973公釐)的2.6倍,但在全球146個國家中被列為第18位缺水國家,特別是氣候變遷恐將加劇旱象,更需要在水資源的開發、節約及運用管理有更積極的作為。他綜觀民調結果與國際趨向,提出以下3個重點:
一、再生水作為「開源」的可能性
2021年歐盟在荷蘭及英國做過一份民調,民調中有7成以上民眾可以接受回收水製成的飲用水。台灣民眾對科技造水的接受度頗高,並且不分年齡、性別、學歷,甚至不同政黨傾向,都很支持。雖然目前還停留在將再生水用於非人體接觸及工業用水的部分,但這顯示「科技造水」在台灣將會是非常好的一個「開源」途徑。
二、水資源資訊公開透明卻宣導不足
不論是全台用水情形、水情燈號等,在水利署網站上都有公開資訊,然而民眾的認知卻還是與現實有落差。這點需要特別注意,除了官方平台之外,增加與民間單位合作及利用社群平台宣導,才能強化國人對水資源的認識,進而有效促進民眾在自我行動,以及面對水資源議題、教育及公共建設等,能有更正確的判斷與行動。包括從生活中落實節約用水,定期檢查家中管線,選用有省水標章的洗衣機、馬桶等產品,以及住家設置家用型雨水回收系統等,小小的一個改變,就能將水資源更有效利用。
三、民眾對於水源與生態的維護觀念與國際同步
UN Water Conference的概念文件中提到:「河川上游汙染會降低下游生長,粗糙的廢水管理也會導致大量溫室氣體排放,造成氣候變遷。」這份民調顯示,台灣民眾在多年環境教育薰陶下,已注意到氣候變遷影響到水資源利用及河川生態的狀況,十分值得肯定。因為河川水是台灣最大的水資源來源,維護河川及其生態系,也是保護好我們的水質與水源。
簡又新提到,台灣的水價低廉,但水資源的處理、輸送、儲存等費用,遠比我們想像中的高昂,「淡水」是愈來愈珍稀的資源,「我們應該重新審視水的價值,並用更務實且公平的方法去衡量水相關服務。」
▲2023水資源民調記者會,台大水工試驗所游景雲主任、中興工程顧問陳伸賢、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台大環工所蔣本基名譽教授(左至右)。(圖/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提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