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騷擾加害者心理不是為了發洩性慾 而是因爲「這個」

 記者潘姿吟/綜合報導

「妳應該有B吧!」一位女實習生透露,曾經在劇組實習時,有位前輩的眼睛狂盯著胸部,讓她當下傻眼,感覺噁心與害怕,日後在穿著上,也變得小心翼翼,以防他人過度遐想。這是YouTube頻道「故事探勘者」的故事,街訪民眾遭受性騷擾的親身經歷,調查發現,性騷擾狀況不分男女,任何地方都有可能發生

被問起性騷擾的過往,街訪路人提到前男友曾說交往原因,竟是「長得像喜歡的AV女優」;還有女性上班族被男同事開黃腔被提醒後竟不知收斂還得寸進尺;也有男性說,學妹因為孤單,想要跟他要照片來自慰。

勵馨基金會公民對話處倡議組組長郭育吟指出,其實加害者的本質心理,並非是想發洩性慾,而是權力控制,不只女生無法說出口,男孩遇到時更加無助,但凡妥協一次,心裡的坎都有可能跨不出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性騷擾應視為社會問題,不是個人問題。3月8日是國際婦女節,這是一個慶祝女性權益與平等的日子。然而,我們必須承認,女性仍然在各個方面遭受著壓迫和不公平待遇,其中一個問題就是性騷擾。

郭育吟強調,若是遇到性騷擾,切記「不要自責,不要懷疑」,要相信自己「不舒服」感覺。如果當下環境安全,應立即尋求同事朋友幫助,身邊的人很重要,千萬不要當沉默的共犯結構。

▲▼YouTube頻道「故事探勘者」的故事,街訪民眾遭受性騷擾的親身經歷,調查發現,性騷擾狀況不分男女,任何地方都有可能發生。(圖/截自故事探勘者)

▲▼YouTube頻道「故事探勘者」接訪調查發現,性騷擾狀況不分男女,任何地方都有可能發生。(圖/截自故事探勘者)

▲▼YouTube頻道「故事探勘者」的故事,街訪民眾遭受性騷擾的親身經歷,調查發現,性騷擾狀況不分男女,任何地方都有可能發生。(圖/截自故事探勘者)

她觀察,華人的世界非常講究「關係」,往往會因為怕會「破壞關係」,不敢把自己真實的感覺說出來。因此,有不少民眾面對朋友、同事,甚至是陌生人,做出不舒服言語或騷擾行為時,都以抱持沉默、離開現場來淡化騷擾事實,但後果會讓對方真的以為,「我們是可以這樣開玩笑相處」。

因此,她強調,千萬別以為讓事情隨便過去就沒事了,施暴者很有可能會成為慣犯,因此,唯有蒐集證據,爭取公司或機構的法律途徑,才是正面迎擊的處理方式。她提醒,即使當下證據不足,也可以在事後以E-mail或Line的通訊方式,告訴對方行為已經造成不舒服,藉此詳記人事時地物,取得對方道歉的紀錄,作為日後上法律途徑的憑據。

故事探勘者團隊也提到,實際訪問民眾親身經歷後,才驚覺性騷擾不分男女老少,在任何情境都有可能發生。但人們往往因為事情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所以無法感同身受,漠不關心。對此,他們希望透過影片讓更多人知道!杜絕性騷擾需要眾人的力量,你我都不應該當淪為沉默的共犯結構,同時,鼓勵大家勇敢說出不舒服的遭遇,不要忍耐、不要沉默 勇敢尋求正確的協助。

▲▼YouTube頻道「故事探勘者」的故事,街訪民眾遭受性騷擾的親身經歷,調查發現,性騷擾狀況不分男女,任何地方都有可能發生。(圖/截自故事探勘者)

▲勵馨基金會公民對話處倡議組組長郭育吟指出,華人的世界非常講究「關係」,往往會因為怕會「破壞關係」,不敢把自己真實的感覺說出來。(圖/截自故事探勘者)

關鍵字: ESG永續雲SDGs性平平權性騷擾女性婦女節勵馨基金會故事探勘者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go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