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加利用雨水,對於水資源的開源方面是很大的貢獻,因為這是一種順應自然的生態系統。(圖/資料畫面)
記者潘姿吟/台北報導
臺灣年平均降雨量雖然多達2,500公釐左右,但分配相當的不平均。根據水利署資料,臺灣的枯水期為11月至隔年4月,豐水期則是梅雨及颱風發生的5月至10月,降雨量佔全年78%。整體枯水期和豐水期的雨量比平均為2:8,南部則更為懸殊,高達1:9,嚴重豐枯不均。
此外,河川坡陡流急,加上水庫容量有限,透過自然集水系統收集到的雨水,很少能被保存使用。
國際上,發展雨水貯集後「直接利用」於家庭生活用水或工業區用水外,或農業、漁業、畜牧業與水土保持等方面,已經非常普遍。從效益上來看,有現地供水、分散風險、取代傳統遠距離管線,與減少水資源開發壓力等優點,廖朝軒說明如下:
1. 現地供水,毋需遠地取水:許多都市的供水路徑來自很遠的地區,有些甚至達到100公里遠。倚賴上游供水方式的里程高,與永續概念背道而馳。
2. 分散水源供給,降低風險:都市倚賴遠距離供水,若發生不可抗拒因素導致輸送管線損壞時,將馬上危及由大型集中供水控制(例如:水庫)的供水系統。
3. 都市水循環的恢復:都市的混凝土建物與瀝青地面,減少了地下水的入滲量,破壞了水文循環,如遇大雨常見排水宣洩不及,這也是世界上許多都市面臨洪災問題的原因之一。城市必須自己想辦法吸水,因此,以雨水貯集利用為目的的地面或地下貯集入滲設施,不僅可減緩淹水壓力又能雨水貯集利用,一舉數得。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