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業者著手開發自駕巴士。(圖/台灣智駕公司提供)
記者張克銘/專題報導
就在台灣無人巴士透過沙盒實驗上路後,也讓人不禁想像未來無人巴士滿街跑的情形是否在近幾年就會成真,但以目前的情況來看,仍有幾個問題需要解決,包括法規制定、台灣交通習慣、行車速度能否提升、營運等問題,都需要時間讓整體服務更完善。
無人巴士對大眾民生面帶來的便利性、安全性,是開發此技術的最大優勢,尤其台灣未來可能進入人口老化時代,對於一些老人以及偏鄉地區的民眾,在交通不方便的情況下,無人巴士著實能夠解決這個痛點;此外無人巴士也能解決司機人力短缺的問題,更能想像未來無人載具對於解決民生面的需求相當大。
▲台灣交通情況複雜,無人巴士上路法規制定將是一大問題。(圖/ETtoday資料照)
雖能解決民生問題,但幾個問題能仍不容忽視,首要的就是法規制定部分,由於沙盒計畫已經是讓法規鬆綁的情況下進行,但在現有法規開車手一定要放在方向盤的情況下,屆時智駕車將會有另一套的法規,目前國內的法規,還沒有針對智駕車準備,此外還包括車禍的責任歸屬部分,在法規層面可說是最大的挑戰。
大家肯定都會有收過罰單的經驗,包括切換路線、闖紅燈、紅燈右轉等等的習慣,台灣駕駛人對於無人巴士甚至是智駕車都是威脅,而安全性又是無人巴士最看重的部分,現在實驗階段的時速都保持30公里以下,若以後時速往上提,能否兼顧安全將成考驗。
▲自駕巴士要在台灣上路可能還沒那麼快。(圖/台灣智駕公司提供)
而在營運部分,目前台灣投入智駕車或是無人巴士的廠商還不多,推沙盒實驗也是希望導引產業發展,找出未來可以上路服務的樣態出來,但也有業者表示,台灣沒有製車的能力,只有技術,很難有發展的空間,未來上路後票價的制定,要比現有公車票價高?也會成為討論的議題。
經濟部技術處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計畫辦公室主任雷震台表示:「目前無法預估上路時間,但透過沙盒實驗,找出還有哪邊不足的部分,有哪些部分可以去做強化、精進,符合未來道路上需要,這是技術上可以努力的部分,這個都需要時間。」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