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

讓世界看見台灣!機師工會前進聯合國ICAO 出席國際機師聯合會

我國自退出聯合國組織後,除2013年曾以貴賓身分出席聯合國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後,自此未再受邀,已是「星空聯盟飛行員協會ASAP」會員的桃園市機師工會今年5月首次以觀察員身分參加「國際機師聯合會」年會,更首次進入聯合國國際民航組織ICAO總部內參與相關會議。

永續傳道者「簡又新」專訪3/做好ESG也能有漂亮的EPS 開啟年輕人的黃金時代

全世界其實一直持續在討論ESG議題,「真正蓬勃,也不過最近4~5年的事情,尤其最近2~3年,特別快啊!」簡又新沈思後說道,這與國際趨勢密切相關,突然受重視的主因是疫情的催化,「隨著Covid-19疫情的爆發,各國紛紛實施封城、鎖國、停工廠、關學校等措施,對企業勞工帶來了巨大的困境。」全球對於「社會面」議題的關注程度顯著提升,進而將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議題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

永續傳道者「簡又新」專訪2/500企業搶入 總營收破36兆超越台灣GDP

21世紀跟過去是完全不同的時代,「台灣不能落後!」簡又新感慨萬分,我們不能只是口號喊得震天響,卻沒有追上世界的步伐。簡又新回想起當環保署長的時候,「1987年,台灣因經濟的高度發展而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我們創造了經濟奇蹟,也帶來嚴重的環境問題。」從貧窮一躍而成繁榮時,浪費現象大量產生。當時的台灣,雖然經濟狀況良好,環境問題卻相當嚴重,民眾也缺乏環境意識。

永續傳道者「簡又新」專訪1/從孤掌難鳴到一呼百應 苦走16年

今年初的一場活動,現場與會的電子媒體開門見山:「氣候變遷新聞通常是票房毒藥,這種議題不受民眾青睞!」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當面坦言,自己走上這條孤獨的路已經16年。今年已經77歲的他,一度是無人問津的存在,但堅持到底、從不放棄至今,已經成為了推進台灣永續發展的指標人物。「我這個曾經的毒藥,現在開始會變甜藥。」簡又新開朗笑說。

聯合國不應以國籍決定採訪權! 無國界記者組織為台灣發聲

中央社2名記者近日請領世界衛生大會(WHA)採訪證遭拒,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人員告知原因為中國施壓。無國界記者組織(RSF)今天發布聲明,要求聯合國勿以國籍(護照)決定採訪權。

蘇丹內亂「首都遭空襲」!無國界醫生進駐當地醫院 一週治療240名傷患

無國界醫生團隊在蘇丹首都喀土穆(Khartoum)南部少數仍在運作中的一間醫院與蘇丹工作人員和志工一起工作,在一週內治療了240名創傷病患。他們受到槍傷及爆炸造成的傷害,肇因於首都住宅區目前正遭受的空襲和砲擊。醫療相關機構竭力維持運作,有些遭到嚴重破壞,有些因人們逃離或難以在城市中移動而面臨人力短缺。在喀土穆南部的巴沙爾(Bashair)教學醫院曾被迫短暫關閉一段時間。

「不塑之客」愛地球!向聯合國指標邁進 花蓮近250店家參與

花蓮縣環境保護局於2020年起推廣轄內餐廳業者加入不塑友善餐廳行列,同年配合環保署政策推動「紙餐具循環友善店家計畫」,目前轄內已有118家不塑友善餐廳、129家紙餐具循環友善店家,希望藉由不塑概念的宣導,推動全民一起用行動愛護地球!

被遺忘的母嬰健康緊急狀態  中非危機下「出生和生產都冒風險」

母親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存在之一,她們擁有無私的愛和奉獻精神。然而,在中非共和國,數十年的不穩定局勢和武裝暴力,導致當地許多孕婦和新生兒 面對著極端困境,無法獲得基本的醫療服務。龐大的陰影籠罩下,應對這些日常緊急情況,已然是無國界醫生(MSF)團隊的首要任務。母親節即將到來,在這個美好的節日,身為地球公民的我們,不能忽視這群苦苦掙扎的孕婦和新生兒,正面臨著健康風險和不確定的未來,以及戰亂中的壓力和恐懼。

俄撤離「最大核電廠」附近1600多人爆恐慌 IAEA:俄烏恐在此激戰

烏克蘭預計即將展開反攻,俄羅斯宣布撤離烏國南部札波羅熱地區的18處占領地點,包括歐洲最大核電廠附近城鎮安赫德(Energodar),截至目前已有1600多人撤離,離開的車潮塞5小時之久。聯合國國際原子能總署署長認為,俄方撤離核廠附近居民的決定,意味著兩軍可能在核廠周邊發生激烈交戰。

蘇丹內亂交戰未歇 聯合國警告恐逾80萬人出逃

蘇丹政府軍與準軍事團體「快速支援部隊」於4月中旬爆發的戰鬥至今沒有停歇,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公署今天警告,蘇丹境內激烈戰鬥可能迫使超過80萬人逃往鄰國。

聯合國秘書長:國際緊張已達歷史高點 瀕戰風險飆高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列斯(Antonio Guterres)24日在聯合國安理會上表示,全球強權的衝突風險已經來到「歷史高點」,他並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與惡化全球經濟復甦。對此,代表本月聯合國安理會輪值主席國的俄國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則警告,世界可能處於更危險的邊緣,程度超過冷戰,但他對該歸咎誰與西方持相反觀點。

蘇丹內亂第3天 聯合國:造成近200死1800傷

蘇丹政府軍與準軍事團體「快速支援部隊」(Rapid Support Forces)之間的激戰在今天進入第3天後,聯合國官員指出,雙方戰鬥迄今已造成大約200人喪命、1800人受傷。

游錫堃:台灣人不該被拒於聯合國大樓門外

總統蔡英文出訪友邦過境美國,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28日在記者會回答不出「台灣人為何無法進入聯合國總部大樓」,更被「是否中國在管理聯合國」問題激怒,匆匆結束記者會。對此,立法院長游錫堃2日表示,台灣人不該被拒於聯合國大樓門外,在自己看來,記者們不過是點出事實而已。

為何「台灣人」不能進入聯合國大樓? 聯合國官員被問到變臉

總統蔡英文29日展開中美洲訪問行程,並將過境美國紐約及洛杉磯。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杜加里克(Stephane Dujarric)被多名記者追問,為何台灣人無法進入位於紐約市的聯合國大樓,最後被問到變臉,匆匆結束記者會。

專訪/台灣女人美心也美! 勵馨副執行長王淑芬:女性贊助者佔7成

2008年,勵馨開始著手婦女就業服務方案,協助受創女性,因長期受暴、可能身心狀態都還沒有平穩,或還需要經過一些危機處理,如:暴力議題、離婚事件議題、子女議題等,我們就是慢慢地陪伴她們一直到自立。

一條龍解決女性創業3難題 渣打:陪妳們走向成功

提倡性別平權不遺餘力的渣打國際商業銀行,攜手勵馨基金會、B型企業Impact Hub Taipei,推出「渣打女力創業獎(Women in Entrepreneurship, WiE)」,透過渣打銀行的國際網絡,帶入資源,從創業相關課程、育成培力、業師輔導,及總金額160萬元獎勵金等面向,支持並協助年輕創業女性擴大影響力。

20億人沒有乾淨飲用水 水資源組織:2000億美元才能解決

在3月22日「世界水資源日」當天,聯合國召開半世紀以來第1次的水資源會議指出,現今全球仍有20億人口無法取得乾淨飲用水。聯合國原先預計2030年實現永續發展目標(SDGs),但根據WaterAid分析,按照目前投資速度和意願,就算2030年後數十年也無法達成。

聯合國發布「人類求生指南」 氣候炸彈進入倒數10年

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專家小組(IPCC)在台灣時間昨晚(3/20)發布最新報告,警示地球暖化已經逼近關鍵臨界值,工業國和其他國家必須即刻採取兩步驟的減排行動:一、2030年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50%,二、2050年代初期完全停止排放二氧化碳。報告中呼籲全人類把握最後一次機會,將全球暖化升溫維持在1.5℃以內,否則當代人與後代子孫都將受害。聯合國祕書長古特瑞斯更直言,此報告是「人類求生指南」。

33歲以下「這」衝擊最大! 學者:世紀末增溫1.5度恐成常態

IPCC科學家指出,地球可能會在未來10年內跨過暖化臨界值,各國需要立即徹底擺脫化石燃料,以防地球過熱。2030年前必須減少相較於2010年一半的碳排,才能將地球的升溫控制在1.5度內。科學家指出,地球還有最後一次改變的機會,但這樣做需要全球合作、數十億美元投入與重大變革。學者則認為,暖化已經難以避免,即使達到2050淨零,世紀末升溫1.5度恐將成常態。

北韓人權議題遭漠視!脫北者淚訴「悲慘經驗」:只有金正恩才能自由

當世人一談到北韓(朝鮮),腦袋中首先想起的便是核武與導彈威脅,至於人權議題則經常被遺忘。聯合國安理會最近針對北韓人權現況進行一場非公開的協議,不過該場會議的官網直播因中國反對而作罷,其中甚至有2名脫北者受邀出席,他們痛訴如今能在北韓享受自由的,恐怕只有金正恩一人罷了。

烏克蘭1.6萬兒童送至俄羅斯 聯合國報告:強制移送已構成戰爭罪

聯合國調查人員今天表示,俄羅斯強迫移送烏克蘭兒童到俄國控制的地區,已構成戰爭罪;聯合國也正調查俄烏戰爭中可能涉及的種族滅絕罪行。

聯合國達成《公海條約》共識 專家:設保護區不是「唯一」工具

經過長達10年的協商,聯合國在台灣時間3月5日宣布通過《公海條約》(The High Seas Treaty)。2030以前,將全球30%海洋納入保護範圍,也是達成生物多樣性公約30X30的生態保護承諾的關鍵。這份條約是繼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通過之後,40多年來,再次針對「公海」的規範達成共識。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集專家說明條約通過,對全球及台灣在做海洋保育有何影響?

女權倒退 聯合國警告:性別平等還要300年才能實現

3月8日即將迎來國際婦女節,聯合國祕書長古特瑞斯(António Guterres)6日警告,全球在女權方面的進展「正在消逝」,實現性別平等的希望「越來越渺茫」,根據最新估計,還需要300年才能達成性別平等。

聯合軍演倒數8天! 北韓籲聯合國「要求美國南韓停止」

北韓國營媒體今天報導,北韓外交部呼籲聯合國,要求首爾和華盛頓立即停止聯合軍事演習。

聯合國通過歷史性協議! 《公海條約》2030年前保護全球30%海洋

經過長達10年的協商,聯合國4日終於在38小時的談判會議後,達成一項保護世界海洋的歷史性協議。聯合國《公海條約》將在2030以前,將全球30%海洋納入保護範圍。

第1頁共8頁

go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