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能

9成不知「超過95%能源依賴進口」 民調揭能源認知不足、核能支持上升

TAISE能源民調顯示,僅9.8%民眾知道台灣能源進口依賴達95%,核能支持創新高達66%,六成不看好再生能源目標。

2024十大綠能新聞:英關煤電場、德淘汰核能、台「暫時零核」

2024年幾乎可確定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在這個被稱為全球沸騰時代 (the era of global boiling)的氣候危機中,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TRENA)選出2024國際及國內10大綠能新聞,掌握國內外再生能源的重要脈動,以做為下一步為氣候變遷展開行動的重要參考。

落實CSR進校園!wpd達德能源推廣環保與綠能教育

「達德能源」致力於推動能源轉型與環境保護,並前進台灣小學校園,讓學童透過遊戲,實際體驗不同時期的量測工具與學習到工具背後簡易的科學應用原理,探索基礎工程的一隅與綠色能源教育。

力拼年減30%碳排 VOLVO超前部署汰換老舊耗能設備、佈建綠能

致力於2040年實現碳中和的國際富豪汽車VOLVO,目標在2025年達成每輛車減少40%碳排放量。對此,VOLVO與全台經銷體系合作,透過有效的溝通輔導與獎勵機制,讓全台經銷體系在2023年全年度減少了692,554度的用電量,成功降低近15%的碳排放量,更訂定於2025年在零售體系中實現50%碳抵減目標。

全球三分之一糧食被浪費 問題出在哪?

《浪費食物的故事》是一部紀錄片,揭露全球糧食系統如何導致嚴重的剩食問題。全球三分之一的糧食從未食用,美國生產的食物有 40% 都被浪費,每年全球因浪費食物而產生的成本高達 1 兆美元。影片呼籲正確對待糧食的方式,避免讓剩食落入剩食金字塔的底端。

黃色小鴨的全球漂流之旅 綠色和平:海洋垃圾抗塑大作戰! 

黃色小鴨是可愛的泡澡玩具,但1992年海上意外導致數萬隻小鴨漂流全球,成為海洋垃圾。這些垃圾對海洋生態造成威脅,淨灘是重要的,但源頭減量才能解決問題。綠色和平等團體進行快篩調查,推動政府和企業減少塑膠產量。全球塑膠公約的制定也是重要步驟,需要更多人支持。

《海洋保育法》是什麼? 5大重點總整理

政院通過《海保法》草案,待立院三讀。綠色和平等團體透過連署、電話陳情等行動推動《海洋保育法》的立法工作,促使政院通過草案。草案賦予主管機關劃設海洋庇護區的權限,並分為核心區、緩衝區、永續利用區,違規進入最高可罰50萬元。

第1頁共1頁

go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