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

許淑華會勘埔里轉運站預定地 允1個月內成立推動小組

南投縣長許淑華於去年9合1大選時,提出增設包括埔里轉運站在內的三大交通轉運站政見,並於23日赴埔里鎮會勘預定地,並允諾在1個月內成立埔里轉運站多方推動小組,為埔里轉運站全面啟動籌建跨出第一步。

遠傳電信徹底落實ESG 以AI技術及綠能科技打造永續環境 展現「節能減碳 寶衛地球」的決心!

隨著全球對於環境議題的重視,企業們也逐漸開始積極投入ESG相關的項目。遠傳電信作為其中的佼佼者,拍攝了兩支令人印象深刻的ESG形象廣告。其中,「遠傳能源管理系統」以擬人的手法呈現冷氣的心聲,讓觀眾深入了解遠傳運用能源管理系統,幫助國小學校的冷氣,可以自主調節溫度,達成卓越的減碳成果。

告別「透支」! 2023新生活運動4大方案

高鐵、汽車都會超載,但很多人不知道,2022年的「地球超載日」早在7月28日發生。這代表人類耗盡了當年度地球所能生產的所有資源,也表示接下來的日子,已經都在透支地球。過去50年「地球超載日」持續提早發生,意味著人類已經累積了19年的「生態債務」。新年伊始,我們其實可以努力延後地球超載日,如果人類的碳足跡能減少50%,地球超載日將延後93天,因此只要我們願意採取低碳生活,就能為延緩地球超載日盡一份心力。

初二回娘家「新興旅遊」很可以 3招實踐綠色新年

走出疫情陰霾,擁抱日常生活。迎新年,不妨先從為地球永續留下美好的善良種子開始,實踐綠色新年。綠色和平指出,如果前往的景點像小琉球一樣,設有「飲水地圖」,可以甲地租借環保杯,之後於乙地歸還。當旅遊業也提供了減塑的服務,年節出遊的您更應支持鼓勵,並請記得自己製造的垃圾自己帶走,讓每個美麗的景點留下的只有回憶。

林明溱遺憾任內留5萬噸垃圾山 許淑華:上任後全力處理

南投縣缺乏焚化爐、垃圾去化困難更嚴重堆置,卸任縣長林明溱今天直呼,未能在任內將垃圾問題解決是最大遺憾,更向新任縣長許淑華致歉;許淑華也表示上任後首要任務就是處理垃圾問題,除已向友好縣市商討提高代燒總量,也預計在3個月內擬定完整計畫,向中央爭取資源,全力處理垃圾問題。

世界氣候峰會埃及登場 中市府辦「2050淨零永續」論壇

台中市政府今(12)天在市府舉辦「2022台中市永續零碳城市論壇」,以「2050淨零永續」為主軸,從國際零碳趨勢、零碳產業、零碳環境、永續建築、韌性城市、智慧交通及全民綠生活等7大主題,邀請環保署、學界、業界集思廣益,找出對策,過程中不時火花激盪,帶來創意思考,今年第27屆氣候峰會(COP27)在埃及召開的同時,市府也擔負起全台領頭羊的角色,為地球盡份心力。

世界不動產聯盟高峰會今開幕 為疫後生活找出路

第41屆世界不動產聯盟全球領袖高峰會今(7)日在高雄展開,這是首次在台灣舉行領袖高峰會,有來自全球27個國家、550位世界不動菁英與會,更邀請到法國JACQUES ROUGERIE國際建築獎,對未來創新空間如海洋或太空提出前瞻計畫,獲獎團隊將有5000歐元獎金(約合新台幣16萬400元)。

台中城食森林行動6年有成減碳690噸 降熱島效應兼吃生鮮蔬菜

台中市政府永續發展及低碳城市推動辦公室,從2016年推動「城食森林補助計畫」,在學校、社區、鄰里及公寓大廈廣植蔬菜,至今有128處場所、面積逾17萬平方公尺,減碳量達690公噸,成果愈來愈好,市府4日上午在沙鹿「綠光尋夢園」舉辦成果發表會,由各社區展現成果,彼此交流,不但可減低城市熱島效應,還能吃得到生鮮蔬菜,一舉多得。

「2022國際碳揭露專案」評比 台中榮獲最高A級榮譽

台中市政府參與國際碳揭露專案(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CDP),今年再度獲評為A級城市,在氣候減緩及調適兩面向評比皆為A級,與法國巴黎、瑞典馬爾默、英國倫敦、日本東京等城市齊名。此外,在永續發展方面,「2022第15屆台灣企業永續獎」政府機關永續報告評比,獲得白金級第1名的佳績,顯見城市氣候治理及永續發展成果備受國際肯定。

淨零永續開啟電業新時代 台電逐步推動電力淨零排放

淨零轉型已是全球共同的目標,今年初政府公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為落實淨零轉型,開啟電業新時代,台電的任務除持續確保穩定供電、發展再生能源並落實能源轉型,今年也因應國家淨零排放路徑正式宣示2050「電力淨零」目標,將從三大面向、八大策略,由低碳、減碳循序漸進走向零碳未來,逐步推動電力淨零排放。

暴力犯罪發生率最低又最敢生 彰化縣獲《今周刊》永續城市優等獎 

2022《今周刊》永續城市大調查今天出爐,今(28)日下午於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頒獎典禮,彰化縣社會力與經濟力表現突出,社福支出比率居冠,暴力犯罪發生率最低,為全台最敢生小孩的縣市,首次入榜即榮獲「永續城市優等獎」。

響應國際無車日!騎單車完成任務 台中市政府送咖啡、紀念口罩

台中市長盧秀燕上任以來改善空氣品質不遺餘力,環保局為了響應明天(22)日「國際無車日」,在6個捷運站、火車站舉辦零碳單車通勤活動,民眾只要在每週四上午7點至9點、下午4點至6點,騎單車到活動地點,並完成指定任務,即可領取咖啡兌換券及紀念口罩,歡迎民眾一起騎自行車通勤,為節能減碳、降低空氣污染盡份心力。

當二氧化碳變成錢 營建業估2050年房價再漲35%

從烏俄戰爭開始,全世界圍繞的議題就在於「能源」,如何節能減碳也變成迫在眉睫的問題,而台灣宣布2050年將接軌世界共識,朝向淨零轉型邁進,而排碳量最高的營建業則表示,「當二氧化碳變成需支付的成本」,營建成本將再漲35%。

元太奪「台灣永續行動獎」金銀銅3大獎    續推低碳、節能電子紙產品

全球電子紙領導廠商元太科技/E Ink宣布,獲得第二屆「TSAA台灣永續行動獎」肯定,以社會共融、綠電及電子紙產品等ESG永續專案,一舉抱回金、銀、銅三項大獎,包括「e啟讀出未來」電子書閱讀器行動圖書館專案獲頒「SDG 4教育品質-金獎」、「多元綠電邁向淨零之路」專案獲得「SGD 7 可負擔能源-銀獎」及「電子紙致能永續零售」業務經營獲得「SDG 12責任消費-銅獎」等三項大獎。

日月潭環湖電動車充電站啟用 縣府鼓勵廠商廣設合推綠色觀光

台灣碳資產公司攜手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飛宏科技,以及台灣保時捷,在日月潭推出「BEGIN」電動車環湖智能快充站,南投縣政府表示將持續鼓勵公民營停車場,尤其是觀光風景區,廣設電動車充電站,共同努力發展南投縣的低碳旅遊和綠色觀光。

環保引領時尚!租車住宿即借杯 綠島、蘭嶼20單位響應

環保循環杯又來囉!台東縣環境保護局媒合了綠島及蘭嶼共20處公、私單位響應「租車住宿即借杯」活動,綠島及蘭嶼各有10處借還站,即日起到綠島、蘭嶼旅遊,就能在各媒合業者處借到島上專屬的環保杯,期望讓「重複使用取代一次性使用」變成一種旅遊風格、一種生活習慣,暢遊享受島嶼風光,來一趟環境友善的低碳旅遊。

低碳飲食正流行!少肉多蔬救地球 台東鼓勵慢食體現慢經濟

飲食也能節能減碳救地球!大家共同更友善對居住的環境,從選擇當季在地食材做起,盡可能多樣化攝取原態食物,並達到少肉多蔬食及適量採買不浪費,透過建立健康低碳飲食型態,愛護地球也守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永續未來 富邦人壽攜手產官學研推動河川保育

富邦人壽連續三年支持荒野保護協會「河川廢棄物快篩調查計畫」,節錄會中精華發布「電子河川保育白皮書」,盼號召全民為臺灣環境盡一份心力。。

南投力推宗教場所低碳標章4年 松柏嶺受天宮等13宗教場所獲認證

為推動宗教場所減燒金紙、香支,有效防制空氣污染,南投縣政府積極推動宗教場所低碳認證標章,鼓勵各宗教團體體察民眾對於環保的要求、改變祭祀焚香燒金作法,今年共有13所宮廟寺院通過認證,包括名間鄉香火鼎盛的松柏嶺受天宮,也呼籲眾宗教團體持續響應,齊推「環保寺廟」,打造清新健康的祭祀環境。

騎電動機車深度遊!台東低碳旅遊獲好評 13日金峰鄉最終場

台東推動低碳旅遊,今年分別在4月辦理綠島鄉最美星空低碳旅遊,以及9月兩梯次的都蘭低碳旅遊,皆獲得廣大迴響,正積極籌備中的最終場金峰鄉低碳旅遊,預計將於11月13日辦理。

研華、大同、貿協攜手組智慧電巴國家隊 搶攻低碳公共運輸商機

全球工業物聯網領導廠商研華公司(2395) 今(22)攜手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與大同公司,一同舉辦智慧電動巴士論壇,期望藉此整合台灣智慧電動巴士產業鏈上下游廠商,打造完整解決方案的國家隊,以搶攻全球低碳公共運輸商機。

桃園推廣商用三輪電車 鼓勵物流配送導入低碳零碳

為減少滿街穿梭的物流運輸業車輛廢氣排放、噪音以及交通阻塞等問題,達成2050邁向淨零碳排目標,桃園市生態物流專案辦公室1日以「最後一哩路低碳運輸」為題,於虎頭山創新基地邀請商用三輪電車產業、物流業界代表,舉行生態物流議題系列培力訓練,並進行交流分享,安排實車展示及體驗,期能達到創新應用體驗效益。

慢活慢食慢遊!責任旅遊環境永續 台東是我的下一站

蔚藍天空、青山綠水,臺東好山好水空氣清新,少了都會城市的喧囂擁擠,可以放鬆心情體會生活的真正樣貌,一直以來是各地旅人喜愛的旅遊景點,尤其初次造訪後,無不對當地的美麗風光留下美好回憶,但近期臺東縣轄內的綠島、蘭嶼,皆因遊客面臨了生態危機,垃圾量大增也為當地環境問題造成困擾。

台東32家二手好物「藏寶地圖」大公開 饒慶鈴:賦予新任務

台東縣內二手物商店目前共32家,其中以有提供二手書籍類的商店為最多,佔了30家,其他還有舊衣、玩具等,台東環保局將持續更新二手商店名單公佈於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不用品再使用及維修站上,希望提供民眾完善的資訊,鼓勵民眾響應二手好物再利用,養成愛物、惜物的環保觀念。

台中再新增7條小黃公車路線 照顧偏鄉市民交通需求

台中市自7月20日開始,新增7條小黃公車路線,加上原有8條路線,台中共計有15條公車路線,市長盧秀燕表示,部分較偏遠地區受限載客數及路幅寬度,不適合一般公車系統進入,市府利用小黃當作公車,去年新增6條路線,主要服務屯區,今年再新增7條路線。

第1頁共4頁

go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