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大里垃圾山。(圖/自由攝影師翁清雅授權提供)
● 吳芥之/資深媒體人、大學助理教授
台美關稅談判進入關鍵階段,我方代表團提出類似前經濟部長郭智輝「境外關內」的構想,計畫在美國打造「類科學園區」,作為談判籌碼與產業布局的一環。然而,台中市長盧秀燕卻突然跨級向中央喊話,聲稱「擔心」若在美國複製台式科學園區,恐使中科與台中工業區成為蚊子園區。
盧市長過往在國際經貿、高科技產業等領域,並無令人印象深刻的專業表現;如今卻從地方視角出發,以「社區柑仔店」的格局,妄論全球供應鏈重組及關稅談判大局,除了貌似眉頭深鎖、憂心忡忡外,徒顯見識狹隘。
▲台中市長盧秀燕。(圖/記者游瓊華攝)
事實上,在台灣資源有限、國際比較利益與川普關稅壓力等多重因素下,關於「移台論」、「疑美論」或「美積電」等陰謀說早已不值一提。相較之下,盧市長真正應該憂心的,是那些攸關台中民生的市政議題。
在擔心中科變成蚊子園區之前,盧市長手中正孵著兩顆可能變成「巨型蚊子館」的巨蛋—台中巨蛋與大巨蛋。市府雖強調這兩顆蛋「定位不重壘」,但若未來在營運管理與財政規劃無法落實,極可能成為下一任市長的燙手山芋。
更迫切的問題,則是大里的垃圾「造山」運動,垃圾堆積量已居全台之冠,預估要等到2042年才有可能清掉,處理經費將達37億元。此外,原本規劃以十億元整修的文山焚化爐,盧市長上任後改為興建新爐;在拖了七年後近期終於發包,工程經費則暴漲至85億餘元,預估最快四年完工。台中市民不但呼吸不到谷關的清新空氣,還得忍受十多年的惡臭與空污。盧市長一面高調擔心中科的未來,另一面卻無視於迫在眉睫的民生需求。
中科去年的營業額破兆,居台灣科技產業鏈的關鍵地位。不光是中科,台灣的南北科學園區都不可能成為蚊子園區。
更值得盧市長關心的,是台中多個以機械、金屬、塑膠製品為主的傳統工業區,這些產業正是川普關稅政策下的第一線受害者。經濟部雖已推出轉型與輔導措施,但地方政府也要同步協助推動數位化、綠能化,並改善工業區周邊交通與生活環境,才是真正能幫助在地民眾的作為。畢竟,科學園區的員工有很大比例是遠距通勤,而傳統工業區的從業人員則多為在地居民,工業區的興衰深深影響地方民眾的生活與生計。
盧市長的中科焦慮,並非基於理性產業分析,而是出於意識型態的考量。試想,若能成功塑造「中央談判不力,藍營縣市受害」的敘事,將可爭取可觀的政治紅利。可是盧市長劍指中科,宛如指摘績優生沒考滿分,卻對亟須輔導關懷的弱勢學生置之不理。
盧市長要避免台中成為「蚊子之都」,就該回頭面對雙巨蛋、垃圾山、工業區轉型等市政議題。至於中部科學園區,遠遠不勞盧媽媽費心啊!
● 本文專欄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