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台電公司環境保護處副處長吳政宏提供
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之天然氣接收站的環評,日前因受到陳抗爭議而陷入膠著。經過調整,台電現在將填築區東移到開發範圍的港池內且面積縮小22%,已完全避開潛堤區珊瑚區及大海扇區,是兼顧生態保育、減碳減排,以及穩定區域供電的多贏局面下,確保持續推動燃油改燃氣的最佳選擇。
台灣能源發展正值轉型階段,在減煤增氣的政策推行下,台電不僅在電廠空污排放減量上有顯著的成果,總發電量也配合經濟成長持續逐年增加,其可歸功於更先進的發電技術、空污防制設備的效率提升,使得在提供優質價廉可靠的電力之餘,還能改善空污共同維護環境空氣品質。
協和電廠擁有著鄰近港灣,便於補運燃料的優質地理環境條件,一直以來都是北部供電的要角之一,在相同的廠址內,汰除四部燃油機組並換新為二部燃氣複循環機組後,無論是粒狀物、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或溫室氣體排放量皆可同步大幅降低,其中空污排放量合計可減少96%、溫室氣體排放量可減少52%,減量績效十分可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協和更新改建計畫的推動進程中,台電以負責任的態度持續檢討精進,力求採用對環境與生態影響最低的方案,希望達成淨零損失的目標,因此整體開發範圍未改變的前提下,將填築區東移,不僅再度縮小填海造陸面積,也保留了大海扇區及潛堤區珊瑚區,達到穩定供電、減污減排、顧生態以及未來銜接轉型氫能的契機。
● 本文獲「台電公司環境保護處副處長吳政宏」授權。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ETtoday 永續雲》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 etpan@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