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灘看起來乾淨不一定真「乾淨」 海洋微塑膠已無所不在

▲▼桃園竹圍漁港沙灘。(圖/民眾提供)

▲專家指出,沙灘看起來乾淨不一定真的「乾淨」。臺灣陸地上的灌溉水、沙灘、河口到海洋微塑膠已無所不在。(資料照/民眾提供)

記者潘姿吟/臺北報導

微塑膠不僅會進入生物體,也影響整個自然環境,與人類行為生活切身相關。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今(11日)「台灣水資源塑膠微粒現況」記者會中,專家指出,臺灣陸地上的灌溉水、沙灘、河口到海洋微塑膠,已無所不在。平均每公升灌溉水有1.88~141個微塑膠,河口微塑膠濃度範圍約每立方公尺0~1.8個之間,恆春半島沙灘平均每公斤的沙含有200個微塑膠。學者呼籲,微塑膠人為清除不易,必須從源頭攔截,並建立一致的微塑膠監測標準,才能制定有效的減量策略。

中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助理教授江政傑表示,石門大圳是過去桃園地區最大的灌溉系統,該團隊研究團隊研究此區域6個採樣地點包含上、中、下游的灌溉水,發現平均每公升的灌溉水有1.88-141個微塑膠,以白色或透明的纖維居多。江政傑推測,灌溉水中微塑膠以纖維為主是因為與流經都會區人口密度交高的地方有關。研究也發現梅雨季節5月與年底的10~11月有較強降雨時,灌溉水中微塑膠濃度較其他月份來得高,代表氣候與乾濕季節會影響微塑膠的分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副館長陳德豪的研究從2017年6月到11月,主要是恆春半島的8個沙灘,一半是遊客容易到達的沙灘,一半則是較少遊客處,研究取得沙子樣本之後,分離並過濾出微塑膠,不計入沙灘上的大型塑膠垃圾。

陳德豪指出,研究發現恆春半島沙灘中平均每公斤的沙含有200個微塑膠,最大宗的就跟江政傑研究灌溉水的結果類似,也是白色纖維,其他則有碎片、薄膜、塑膠原料、保麗龍球碎片等,不過沒有看到季節性的微塑膠變化或是差異,但是不論乾、濕季,都發現微塑膠濃度高的沙灘與遊客活動有關。

陳德豪解釋其中6月濕季時正好是恆春地區遊客人數最多的時期,在4個遊客人數較多的沙灘,樣線經常會經過遊客活動區域,從結果來看,也發現較多纖維,推測可能來自遊客的衣物、陽傘等織品。11月乾季遊客數減少,但從鄰近墾丁大街的大灣沙灘是微塑膠濃度最高的沙灘,採樣發現破碎的鈔票、纖維等物,推測與墾丁大街的夜市活動,以及鄰近排放污水的墾丁大排有關。

陳德豪表示,研究中看到表面看起來乾淨、有定期清潔的白砂跟南灣的沙灘,微塑膠的密度卻顯著高於其他沙灘,這也代表微塑膠不易被人為活動所清理。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舉行「台灣水資源塑膠微粒現況」記者會。(圖/陳德豪研究簡報)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舉行「台灣水資源塑膠微粒現況」記者會,陳德豪研究團隊針對恆春白砂、南灣、後壁湖等8個沙灘進行採樣。(圖/陳德豪研究簡報)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舉行「台灣水資源塑膠微粒現況」記者會。(圖/陳德豪研究簡報)

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助理教授許瑞峯的研究團隊,調查河口與海洋的微塑膠濃度,臺灣河口的微塑膠濃度範圍約為每立方公尺0~1.8個之間。他們以宜蘭、花蓮、台東三地的海洋,各設一條調查線延伸至黑潮,研究發現宜蘭外海是一個重要的高濃度微塑膠熱點,主要是受到海流的影響,剛好是海流的交會滯留點,導致微塑膠累積。

許瑞峯也提到,黑潮中也有微塑膠是令人驚訝的發現。原因是黑潮的流速快且是被預期較為原始的洋流,也支持著西北太平洋許多生物及生態系統功能,因此普遍認為黑潮是「乾淨」的洋流,竟然也看到微塑膠,顯示微塑膠已無所不在。

▲▼黑潮主流中8至10測站的微塑膠濃度高,推測是來自11至13測站。(圖/許瑞峯簡報)

▲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助理教授許瑞峯的研究團隊,調查河口與海洋的微塑膠濃度發現,普遍認為乾淨的黑潮也看到微塑膠,顯示微塑膠已無所不在。(圖/許瑞峯簡報)

除了河口與海洋的監測,許瑞峯提到由於微塑膠的粒徑小,容易傳輸,現在也發現在海洋中,浮游動植物的殘骸和浮游動物排遺易黏附許多微塑膠後,形成海洋塑膠雪花,會沈降至海底,進入生物的攝食循環。許瑞峯也說,海洋塑膠雪花除了往下沉降,海水表層的泡泡可能會被浪彈至大氣,微塑膠也可能因此重新進入大氣循環。

許瑞峯最後呼籲,臺灣應儘速建立一致的監測方式與標準,透過長期的調查與追蹤,釐清微塑膠分佈熱點、了解台灣附近微塑膠的主要傳輸方式,才可能進一步制定可行的策略,減少環境中的微塑膠。

關鍵字: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go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