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樂界的阿湯哥 約夏·貝爾小提琴獨奏會

▲約夏·貝爾Joshua Bell(右二)將舉辦小提琴獨奏會,鋼琴家 Peter Dugan將伴奏。(圖/記者巴哈靈感音樂文化協會提供)

▲約夏·貝爾Joshua Bell(右二)將舉辦小提琴獨奏會,鋼琴家 Peter Dugan將伴奏。(圖/記者巴哈靈感音樂文化協會提供)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2022年巴哈靈感音樂文化協會推出「大師系列」,邀請國際樂壇高度矚目的美國小提琴家—約夏.貝爾(Joshua Bell),於11月26日和27日在國家音樂廳和高雄衛武營音樂廳演出。

約夏.貝爾(Joshua Bell)曾與國際主要交響樂團合作,並持續以協奏、獨奏、室內樂演奏、指揮等身分受邀演出,他同時擔任著名的聖馬丁學院室內樂團的音樂總監一職。睽違多年,約夏.貝爾被稱為是「全球 50 大最俊美的人」、「千禧年當紅男子」、「古典樂界的阿湯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貝爾說,「我總是被批評動作太多,每次看錄影,我都在想能不能更省力;但是對我來說,如果我抑制這些動作,幾乎就是抑制了我的音樂演出。」貝爾從小就展現運動天份,10 歲獲得全美網球比賽佳績;對貝爾而言,運動和音樂的共通點,就是身體的力度和精神的專注必須融合為一:先想像自己克服挑戰的情景,再 進入心無旁騖的境界。也是因為對於運動的喜愛,使他的演奏具有其他小提琴家沒有的「運動感」。貝爾在疫情前,一年演出高達150 場音樂會,留下上百張各種錄音。他獲獎無數,包括葛萊美獎、水星獎、留聲機獎、回聲音樂獎、費雪獎等;他參與多部電影配樂的演奏,包括1998年奧斯卡最佳配樂獎的《紅色小提琴》、2009年暢銷宗教懸疑小說改編的《天使與魔鬼》,及張藝謀 2012年執導的《金陵十三 釵》,叱吒樂壇超過40年。

講到貝爾的老師,許多人會想到金戈爾德(Josef Gingold)。金戈爾德師承法比學派的小提琴大師易沙意 (Eugène Ysaÿe);易沙意曾有兩年和比利時小提琴家魏歐當(Henri Vieuxtemps)學習, 而魏歐當師承的小提琴家貝里奧(Charles Auguste de Bériot),則曾和堤比(Jean-François Tiby)習琴,也都是比利時人,與法比學派淵源極深。金戈爾德結識海菲茲(Jascha Heifetz )與克萊斯勒(Fritz Kreisler)等同輩大師,也曾在NBC交響樂團和傳奇指揮大師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合作,並擔任克里夫蘭交響樂團的首席。

貝爾說,恩師金戈爾德是上天給他最好的禮物。「父親熱愛小提琴、在家裡放了一把;我家裡有一架鋼琴、每個人都會彈,但我沒興趣,就是喜歡小提琴,」貝爾回憶。貝爾也和大多數的美國男孩一樣,熱愛運動與電玩,而貝爾的父母把他送去公立小學;他們原以為伯明頓是文化沙漠,沒想到印第安納大學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音樂學院,聘任世界上頂尖的音樂教育家,其中就包括住在同一條街尾的金戈爾德。「我6歲的時候,當時的老師認識金戈爾德,那時就曾經拉琴給他聽;12 歲參加大師葛拉米安(Ivan Galamian)在紐約草山音樂學院的夏季音樂營,再次碰到金戈爾德,接受他的指導。他讓我大受啟發,害羞的我請父母央求他,說我想要跟他學琴,從此他變成我像是祖父般的老師。」小學還沒畢業的貝爾,12歲就跟著70歲的大學教授習琴。每週五,當大學學生上完課,就會輪到貝爾,有時一上就是兩、三小時。貝爾在金戈爾德的指導下,承襲了上一代大師的音樂和風範;而這個害羞的小男孩,也透過小提琴逐漸找到自信。「他總是鼓勵我冒險;我只要嘗試新的事物,他就會微笑。他不像其他老師,會要求學生完全複製、照本宣科,而是讓我自己去找指法、弓法。偏差的時候他會提出質疑,但也會告訴我他欣賞的地方。他讓我有自由和自信,在舞台上冒險、嘗試新的演奏。」原來,金戈爾德不只教授音樂、拓展貝爾在演奏上的寬度與深度,更啟發了他的音樂生命和動力。

貝爾接下來的發展,就像電影情節一般傳奇。1981年,14歲的貝爾贏得了「《17》雜誌與通用汽車全國大賽」,獲得被指揮大師慕提(Ricardo Muti)甄選的機會,同年和費城管弦樂團首次登台。「我從來就沒有用職涯的角度來思考我的小提琴之路。金戈爾德鼓勵我無論場合大小到處演出,讓我獲得很多寶貴的經驗,後來就一步步邁向職業小提琴家的路;演奏成為我生活的方式,並不是一夕之間發生的。」比賽的獎金和演出的酬勞,讓貝爾16歲就存到錢買了跑車,也讓他在19歲就有機會擁有自己的名琴—製琴大師史特拉底瓦里在1718年製造、外型像吉他的「沙諾.沙爾東」(Chanot- Chardon)小提琴。24歲開始,貝爾開始演奏借來的另一把史特拉底瓦里小提琴—1732年的「湯姆.泰勒」(Tom Taylor),據稱曾被偉大的小提琴家姚阿幸(Joseph Joachim)從火場裡救出。借用幾年之後,貝爾相當喜愛,因此說服物主出售,成為他購入的第二把史特拉底瓦里小提琴。29歲,貝爾碰到阿瑪迪斯四重奏(Amadeus Quartet),有幸拉到 1713年,史特拉底瓦里在技術純熟的黃金時期所製造的「修伯曼」(Hubermann),又名「吉普森」(Gibson)小提琴。貝爾對這把曾經兩度失竊、 一度埋名50年的小提琴驚豔不已。「它打開了另一個表達的世界,我也發現我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弦,演奏出以前的琴發不出來的聲音」。而貝爾曾經擁有三把不同的名琴,各自獨特、曲折的故事,好似電影《紅色小提琴》的縮影;而電影獲得奧斯卡的最佳配樂,正是由貝爾以「湯姆.泰勒」小提琴演奏,讓電影和音樂都多了一分神秘感。

「我的琴比我在紐約的房子還貴,我的弓比我在印第安納的房子還貴」,貝爾這樣說。可以想像,貝爾在疫情前,一年有250天不在家,而價格相當於紐約曼哈頓百坪豪宅的小提琴、配上19世紀初法國製弓師圖爾特(François Tourte)的琴弓,帶給他如同家般的溫暖。而為了探索音樂的價値與意義,他帶著價格高昂的樂器和價値深遠的音樂,走下舞台、接近一般人生活的節 奏,為自己和全世界上了一課。2007年,他接受《華盛頓郵報》記者萬恩格騰(Gene Weingarten)邀約,進行了膾炙人口的實驗:他穿著牛仔褲、長袖無領衫、戴著帽子,選了一月冬天週五的早上,在華盛頓特區繁忙的地鐵站口,演奏巴哈的《夏康舞曲》和舒伯特的《聖母頌》。古典音樂的巓峰之作,在忙碌的角落發聲43分鐘;雖然有1,097人路過,卻只有7個人駐足超過1分鐘。其中27人總共給了他美金32元17分,直到最後一位女士認出貝爾,給了他 20 元美金。在此兩天前,貝爾在波士頓音樂廳的演出,所有門票售罄;而坐在音樂廳中聆聽他演奏同樣的樂曲,得花上200元美金。這篇《早餐前的珍珠》(Pearls Before Breakfast),獲得當年的「普立茲新聞獎」;在報導刊登7年之後,2014年貝爾重回同一個地鐵站,帶著一群年輕的音樂家,在觀眾如雷的掌聲中演奏巴哈和孟德爾頌的作品。 貝爾認為,第一次車站的實驗環境嘈雜、人們很難在繁忙的腳步中聽出巴哈的美好,因此 2014 年舊地帶來相對正式的快閃表演,也為自己的琴藝平反。

在這場地鐵實驗當中,有不少孩子被貝爾的音樂吸引,卻也被趕時間的家長催促拉走。而這段故事,在2013年被童書作者史汀森(Kathy Stinson)和插畫家佩特里契奇(Dušan Petrii)製作成繪本《演奏小提琴的人》(The Man with the Violin),由貝爾親自寫結語,提醒我們留意身邊的美好事物。「我很喜歡小孩,我自己就有三個。或許因為我喜歡在音樂會後和孩子們見面,所以很多家長會帶孩子來聽我的音樂會;我都會走到大廳和許多已經展露頭角的孩子見面。能夠聽到孩子說受到我的啟發開始學小提琴,或是我激勵他們練習,沒有什麼比這個更讓我快樂了。」2017年,貝爾再次和同樣的作者和插畫家合作,出版《小提琴之舞》(Dance of the Violin),講述他12歲時不顧老師反對,自信滿滿的參加斯圖爾伯格國際弦樂大賽(Stulberg International String Competition)。他在演奏拉羅《西班牙交響曲》開頭時失誤,鼓起勇氣對著觀眾和評審要求重新來過,因此獲得了第二次機會,最後拿到第三名。「我小時候如果失誤,就算別人聽不出來,我都會不自在;後來參加比賽,有時候也會輸,我就學會要放手,不糾結於挫折。我依然是完美主義者,不喜歡不好的表現,就算觀眾猛力鼓掌,我也不見得會高興;我對自己很嚴格,但也是因為這樣也才有動力回到練習室、努力做得更好。」

貝爾也親自投身教育,帶領新一代的音樂家成長。他曾經重回孕育他的印第安納大學音樂學院任教,並且長期投入計畫,協助弱勢的孩童有機會接觸、學習古典音樂。2014年,他和美國靑年藝術基金會合作,親自帶領9位得獎的靑年音樂家排練,在倫敦和紐約演出,過程被《HBO》拍成紀錄片《約夏.貝爾:靑年藝術家的大師班》(Joshua Bell: A YoungArts Masterclass)。2019年,他在德國德勒斯登獲得格拉蘇蒂原創音樂節 (Glashütte Original Music Festival)頒獎,表彰他對藝術教育的貢獻。去年8月,他還和小提琴教學的應用程式Trala合作,開設獨家線上課程,目前已累積超過50萬用戶。


貝爾身兼著名的聖馬丁學院室內樂團(The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的音樂總監,也和世界頂尖的樂團和音樂家,在世界最知名的場館演出。同時,他也跨足流行、錄製電影配樂,更和鄉村樂手演出爵士,把即興的爆發力重新帶回古典音樂。他改編古典名曲的專輯《小提琴的愛情》(Romance of the Violin)曾穩居美國《告示牌》古典音樂排行榜長達兩年之久,創下樂壇紀錄;而融合古典、世界、爵士和美國傳統音樂的專輯《非常民歌》(Short Trip Home),也展現他意欲打破疆界的多元風格。「我什麼都願意嘗試,這讓我有機會碰到有趣的人和事物。我對待人生也是如此:你如果拒絕,就永遠不知 道會發生什麼事情;而我很享受這樣的機會,相當奢侈。」疫情期間,貝爾和歌劇女高音妻子瑪汀內茲(Larisa Martinez)以及幾位音樂家合作,在家演奏心愛的作品片段,推出現場錄音的專輯《在家的音樂時光》(At Home With Music),嘗試展現自己自在面對音樂、演奏音樂的一面。 但對貝爾來說,現場觀眾仍然是他人生不可或缺的陪伴;疫情後,他也再次回到舞台,用音樂和聽眾現場見面。「音樂在這個世界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對我個人來說,音樂讓我感到自己活著,而我也無法想像生命沒 有音樂、沒有和聽眾的交流,會是什麼樣子。來自觀眾的回應,對我來說非常特別;可以以音樂家的身份生活,讓我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運的人。」

音樂會資訊—約夏·貝爾小提琴獨奏會
2022/11/26 (六) 19:30 臺北國家音樂廳
2022/11/27 (日) 19:30 高雄衛武營音樂廳

演出曲目:
Schubert: Violin Sonata No.1 in D Major, D.384
舒伯特:D大調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作品三百八十四

Beethoven: Violin Sonata No.7 in C Minor, Op.30
貝多芬:C小調第七號小提琴奏鳴曲,作品三十

Bloch: ‘Nigun’ from “Baal Shem”, B.47
布洛赫:〈曲調〉選自《巴爾興組曲》,作品四十七

Ravel: Violin Sonata No. 2 in G Major M.77
拉威爾:G大調第二號小提琴奏鳴曲,作品七十七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