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成不知「超過95%能源依賴進口」 民調揭能源認知不足、核能支持上升

▲▼ 新興能源發電。(圖/CFP)

▲國人對台灣能源結構的認知存在顯著落差。(示意圖/視覺中國)

記者胡至欣/綜合報導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日前公布《2025台灣電力使用與能源轉型民意調查》結果,內容涵蓋能源認知、發電方式偏好、電力韌性、減碳措施及政策支持度等多項議題。結果顯示台灣民眾在能源議題上存在顯著的「知識落差」與「信任斷層」。尤其在能源進口、再生能源占比、主要發電方式等關鍵議題上,多數民眾的認知與事實相去甚遠。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9成民眾低估能源進口依賴 錯認主要發電來源

調查顯示,台灣民眾對能源結構認知明顯不足。僅9.8%受訪者對於我國能源進口依賴度高達約96%(依能源署2025年7月7日的最新公告資料,2024年進口能源比例為95.2%)有所意識,仍有37.2%表示「不知道/拒答」。

再生能源部分,只有9.8%正確指出其發電占比約為11%~15%,逾4成則誤以為低於10%或無法作答。

對於主要發電方式的判斷也存在誤差。雖然天然氣已是台灣最大宗發電燃料,但只有15.9%答對;高達45.7%仍認為是燃煤,另有17%誤認為是核能。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核能支持創新高 逾半支持重啟核電廠

在能源轉型目標上,僅26.5%民眾認為政府宣示的「2030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達30%」有機會達成,61.4%表示不看好。對於燃氣作為過渡能源,69%擔心供氣不足,顯示民眾對能源安全仍存疑慮。

值得關注的是,核能支持度大幅提升至66.1%,比去年增加7.8個百分點。其中52.5%支持啟動核四、50%贊成重啟核一至核三,另有42%支持發展小型模組化核反應爐(SMR),反映社會對核能的態度正悄然轉變。

台電滿意度下降 民眾盼供電更穩定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電力韌性與服務品質方面,69.1% 民眾能接受的停電時間在6小時以內,其中 34.6% 僅能忍受1小時以內,顯示電力中斷對民生影響深遠。對台電公司滿意度降至62.2%,不滿意度則攀升至20%,創下歷年新高,突顯民眾對供電穩定與服務水準愈發重視。

碳費最被看好 但民眾不挺禁售燃油車

在減碳措施上,民眾認為最有效的作法為徵收碳費(42.2%),其次是鼓勵綠色投資(36.9%)及加強教育溝通(36.5%)。但對政府提出的「2040年全面禁售燃油車」,卻有59.1%表示不支持,反映政策推動仍需更多配套與社會溝通。

TAISE董事長簡又新大使指出,這項調查已連續八年進行,每年都揭示民眾對能源政策的隱憂與期待。他提醒,目前低電價雖讓用電負擔較輕,卻可能削弱節能動機,與淨零目標背道而馳。

他強調,能源轉型不只是技術問題,更是全民參與的課題。政府應加強資訊揭露與溝通,讓社會理解能源供應與價格背後的真實成本,並在穩定供電與節能減碳之間取得平衡。

調查時間:2025年6月16日至20日
有效樣本數:1,069份